央企核銷損失4000億 國資委監管權威面臨挑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6日 09:38 《財經時報》 | |||||||||
在國資委2003年成立前后,出臺近20部關于財務監管的規章,但是在現存181家央企中,不按規定執行的竟然有176家之多 本報記者 易強 國資委的監管權威,依然面臨央企“挑釁”。臨近2004年底,各央企準備年報之時,
“(四成)企業既沒有達到做強,也沒有達到做大的目標。有120家企業有相當部分的財務狀況沒有進入財務審計報告;有30家企業的財務審計不全面或不深入。” “有13家企業的財務審計報告存在技術問題;還有13家企業的財務審計報告結論與事實相反!眹Y委統計評價局局長孟建民透露。違規央企有176家,占央企總數的97%,明顯是有令難行——國資委成立前后,政府出臺了近20部財務監管的規章。 社科院一位經濟學家說,央企既握經濟命脈,又關乎社會穩定,備受政府寵愛,自然會“擁兵自重”,有令難行并不奇怪。 孟建民是在1月8日公布前述信息的。當時他正參加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年會。這是一個“副部級”組織,會長由中組部任命。 中介機構成替罪羊 孟認為,財務審計報告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于財務中介公司幫助企業作假。它們“收人錢財,給人方便”,在審計工作中走過場。據他掌握的資料,181家央企已聘300余家中介機構進行財務工作。 “不過,將原因歸結到會計師事務所,顯然是有‘護短’的嫌疑。中介機構只是國企‘作案’的工具而已,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一位業內人士頗有微詞。 聘請中介做財務審計,是2003年9月公布的《國有企業清產核資辦法》的要求,它們僅負責對清產核資結果的專項財務審計。事實上,在國資委成立之前,財政部已于2002年6月出臺《委托社會中介機構開展企業效績評價業務暫行辦法》。地方國企也群起效仿。山東和青島等省市國資委,還公布了財務中介機構的評選標準,對其執業年限、注冊會計師的人數都有明確的要求。 “根據這些《辦法》,無論是以前的財政部,還是現在的國資委,都有對中介機構的監督檢查責任。中介機構違規操作,也是政府失察的結果! 清產核資已經收官 國資委對央企的清產核資工作始自2003年9月,全部工作于去年10月結束!澳康氖敲寮业祝藢嵸Y產質量,為央企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做好企業業績考核、績效評價以及國資保值增值工作創造條件”。 據記者了解,清產核資的內容包括賬務清理、資產清查、價值重估、損溢認定、資金核實和完善制度等內容。 《國有企業清產核資辦法》規定,企業賬務出現嚴重異常情況,會計信息嚴重失真或者國有資產出現重大流失等情況時,國資委可要求企業清產核資。 企業分立、合并、重組、改制、撤銷等經濟行為,涉及資產或產權結構重大變動情況時,企業可向國資委提出清產核資申請。 “因此,國資委此次清產核資的時點并不相同!敝槿耸糠Q。 有的央企資產清查時間點為2002年12月31日,全部工作于2004年3月底結束。有的時間點為2003年12月31日,全部工作于2004年10月底結束。 央企核銷損失4000億元 據孟的數字,在現存181家央企中,有40家企業總資產損失超過10%,有40家企業的總資產損失超過了20%。這些數字可以與另一組數據互為映證——央企去年共申報核銷損失3178億元人民幣。這相當于9.2萬億資產總額的4.2%,3.2萬億凈資產的9.9%。加上財政部已核準的近1000億元損失,央企共計核銷損失達4000億元。 “核銷損失是中央處理不良資產的手段,目的在于為企業和銀行減負,方便進行深層次的改革重組。但成本將落到百姓頭上!币晃唤洕鷮W家解釋道,與銀行核銷損失相比,央企的手筆并不算大。在過去幾年中,四大商業銀行共計核銷損失接近2萬億元。 日前傳出的消息是,繼中行建行之后,財政部將對工行注資并剝離不良資產,注資額度將達到4700億元。據傳不久后有望得到國務院批復。 國資委黨委書記李毅中稱,央企發生損失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資失誤、管理不嚴、財務紀律松弛,“會計核算不規范,人為調節利潤,造成大量潛虧掛賬”。 “主要是監督制約機制不到位,缺乏資產損失責任追究制度!崩钜阒性硎,4000多億元的權益雖然核銷掉,但下一階段還要落實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