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政冷已經引起經涼 日企擔憂希望融入中國社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4日 11:09 環球時報

  石華

  相互依存彼此受益 “政冷”已經引起“經涼”

  中日經濟交往有多深

  日本政府一位前任高官曾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明中日關系。他說,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鄰居,你可以搬到別的地方去住。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鄰國,你卻沒有辦法把國家搬到別的地方。你只能尊重對方,與對方處好關系。

  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作為最早參與中國改革開放的國家之一,日本與中國經濟有著深刻的聯系。在兩國政治冷的背景下,兩國的經濟交往之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

  “難以割舍的經濟聯系”

  記者從商務部獲得的中日經貿資料顯示,截至2003年,日本已連續11年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日本的第二大貿易對象國;日本還是向中國提供政府貸款和無償援助最多的國家,也是中國吸引外資的主要來源。截至2004年10月底,日本對華投資項目累計超過3萬個,協議金額650億美元,實際投入461億美元。此外,日本政府累計向中國承諾提供30472億日元(1日元約合0.079元人民幣)貸款,用于224個項目;為125個項目提供了1322億日元的無償援助。

  日本駐華使館為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中日兩國結成友好城市299對,每周有255個航班從中國飛往日本,有219個航班從日本飛往中國。日本國內大約有50萬中國人,其中中國留學生7萬人,占日本全部外國留學生的65%。中國國內學習日語的人數約為40萬人,研究日本問題的學者約1200人。2002年,共337萬人次往來于兩國之間。即使受非典影響,2003年兩國仍有269萬人次往來。此外,日本在海外約有4.5萬家企業,其中在華日資企業約2.8萬家,雇了100萬中國員工。

  日本駐華使館經濟參贊高見博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強調:“日中兩國不僅僅是近鄰,更重要的是,兩國存在難以割舍的經濟聯系。”近年來日本經濟停滯,市場容量飽和,很多中小企業出現生存危機。中國正好相反,市場空間非常大,這為日本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對中國來說,則可以引進日本的資金與技術,增加就業機會。

  把“在中國制造”變成“在中國創造”

  事實上,中國絕不僅僅是日本企業推銷產品的市場。日本電氣公司(NEC)在世界500強中排第85位。NEC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金子肇先生與高級副總裁杜軍先生一道,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金子肇先生表示,NEC進入中國開拓市場并沒有受日本政府的影響,完全是公司行為。NEC擁有通信方面的技術優勢,1972年進入中國市場,當時就為中國提供了衛星通信設備,把中日政府首腦出席的中日邦交正常化簽字儀式,向全球進行了實況轉播。目前,NEC在中國大陸總投資已達30億美元,擁有獨資或控股公司53家,年銷售額約為30億美元。杜軍說,在NEC的全球戰略中,中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上一財政年度中,NEC全球收入為430億美元,其中國際業務收入85億美元,中國占其國際業務的1/3強。

  金子肇先生告訴記者,NEC海外銷售的手機與電腦產品,80%是在中國制造的。中國不僅是NEC的重要市場,還是NEC的生產與研發基地。根據NEC的全球戰略,NEC的中國半導體生產基地將繼續擴大。更為重要的是,NEC已經建立中國研究院。杜軍表示,在本土化方面,NEC中國公司的掌門人中已經有好幾位中國人了;在研發方面,NEC中國研究院的建立,標志著NEC已把中國看成了技術創新基地。他說:“我們辦研究院既不是為了做樣子,也不是把NEC在日本的產品拿來做本地化處理,而是在做真正面向全球市場的研發項目。我們的目標是,NEC不僅要‘在中國制造’,而且要‘在中國創造’。”

  “中日間的經濟關系正在變涼”

  某些日本政界人士一直認為,中國人均GDP剛達到1000美元,日本是中國的40倍,日本不僅是中國最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技術來源之一,中國對日本的依賴超過日本對中國的依賴。因此,中日政治上的冷不會造成經濟上的冷。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亞太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長文研究員認為,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他說,政治上的冷怎么會不影響經濟呢?如今,日本對中國的貿易與投資比重都在下降,對華援助也在大幅縮減,說不影響兩國的經貿關系,誰能相信呢?

  從貿易增速看,中日貿易增長速度明顯慢于中國與歐美的貿易增速,每年大約要下降10個百分點;從貿易規模上看,在11年獨占鰲頭之后,日本已降為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從投資看,去年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的協議金額與實際金額,均被韓國超過;從政府資金合作看,日本政府貸款大幅縮減,無償援助開始叫停。徐長文說:“這幾方面的跡象都顯示,中日之間的經濟關系正在變涼。”

  日中經濟協會北京事務所專門負責日本企業來華投資與貿易,與日本經濟產業省關系密切。所長齋藤圭介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即日中東北開發協會中國代表。他表示,受兩國政治關系的影響,來華的日本企業往往會背上包袱。“歐美企業來中國發展,沒有任何政治的或歷史的包袱,這讓我們非常羨慕”。

  日方企業承認,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鐵路,非常適合用日本新干線的技術與產品,但在兩國目前的政治關系下,討論購買日本的技術與產品,顯然很困難。

  事實上,中日之間經濟合作的空間很大,如能源、環保、交通、地區開發等,日本可以參與許多大項目。但是,由于政治上的冷,沒有政府的大力推動,僅由企業來談項目,顯然不夠。徐長文說,法國總統、德國總理訪華時都帶著龐大的商界代表團,是從政府層面大力推動雙邊經貿合作。日本企業卻沒有這樣的機會。日本經團聯為此有了危機感,呼吁日本政府改善與中國的政治關系。

  面向未來,日本有很多事情可做

  這幾位采訪對象的一致看法是,中日經濟相互依存,誰也缺不了誰。那么,如何才能讓兩國經濟聯系順利進行、繼續擴大呢?

  徐長文說,日本有很多事情可做。一是,30多個國家已經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如果日本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對改善兩國的政治經濟關系都有好處。二是,日本準備與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但沒有把中國列在日程表上,這顯然也不合適。有日本媒體甚至說中國在與日本爭東亞主導權。日本在這些問題上,心胸太狹窄了,太強調本國利益了,這樣不行。要講雙贏或共贏。三是,在中國西部開發、振興東北、環渤海經濟帶等項目上,在繼續對華援助上,日本都有很多事情可做。

  日本有關企業家認為,隨著兩國經貿關系越來越密切,日本政府應該處理好日中間的政治關系,尊重對方的立場。對歷史問題,不要感情沖動,而應該冷靜理智地進行探討,共同面向美好未來。

  高見博參贊以前在日本金融廳工作,對中日經濟頗有研究。他告訴記者,日中兩國有共同的利益。日本企業競相投資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市場最具魅力。在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后,有些日本企業僅有技術,而中國企業卻有資金與市場,歡迎中國企業去收購日本的制造業企業。

  齋藤先生到中國兩年半了。他回日本時,從北部的札幌到南部的福岡,都邀請他去介紹中國的情況;在中國,從北部的哈爾濱到南部的廣州,則邀請他講日本的情況。他指著兩國密如蛛網的航線圖說:“兩國地理上如此接近,這是我們的優勢,歐美企業根本不具備。我所接觸的人,都非常希望雙方能建立信任關系。日本企業非常希望能融入中國的社會生活之中,實現真正的融合。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字眼,反映了日本企業的心態。”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日本企業新聞 全部中日關系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印度洋地震海嘯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楊振寧登記結婚
意甲在線足球經理游戲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歲末年初汽車降價一覽
2005年新春購房指南
2004地產網絡營銷盤點
天堂II 玩轉港澳指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