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改革年現實問題:金融改革滯后成經濟發展瓶頸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3日 17:03 南方周末

  本報駐京記者 鄧瑾

  -人民銀行有兩大任務,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如果說往年都是貨幣政策獨舞的話,那么從今年開始,金融穩定將逐漸走向前臺

  -我們在解決一個一個小的金融危機時出手很大,但是所產生的道德風險則是巨大的

  -一定要有一部分人、一個專門機構,是站在國家整體利益的高度,專門吃改革這碗飯

  “這個穩健顯然不是那個穩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05年將開始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從此,“雙穩健”這個含蓄措辭終結了一場涉及多個部門的政策爭論,但同時也恰恰因為其含蓄性而需要解釋。

  財政政策最終放棄了財政部建議的“中性”,也沒有采納發改委提議的“積極”,而是選擇了“穩健”,國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這是一個考慮多方意見的結果。但是,從經濟學意義上來說,“它(穩健)的指向并不非常明顯,總量上到底往哪邊引導,字面上看不出來。”賈康說。

  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認為,因為貨幣政策多年來一直就叫做“穩健”,但“這個穩健顯然不是那個穩健”,因此它更需要解釋。

  賈康對今年穩健財政政策的解讀是松緊適度、注重結構,即總量上由原來的擴張轉為松緊適度,要把國債和赤字的規模下調,結構上要有保有控,有保有壓。

  盡管總量上要收緊是共識,但“現在各個部門討論的就是要收緊的力度和進度,這是最容易產生分歧的部分。”賈康說。

  而李揚對穩健貨幣政策的解讀是,今年相比去年來說略為寬松。今年我國貨幣供應量增長目標15%,全部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為2.5萬億元,而去年這兩個指標的完成數字分別是14.5%和2.2萬億元。

  今年的雙穩健政策中,財政政策相對比較穩,財政里面的國債更穩,稅率和稅制變化則很大,而貨幣政策的變化會更大,更有彈性,這是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的預測。

  國債之所以穩,是因為其規模已基本確定。據介紹,2005年的長期國債發行規模約為850億元,比去年減少250億元。

  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后的第二年,為了拉動內需而推出的積極財政政策(主要是擴大政府投資)以來,2004年已經開始實行轉彎,國債發行比上年減少300億元,降至1100億元。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賈康認為,今年開始實行的穩健的財政政策,“就是2004年已經實行轉型的政策的延續”。

  稅制改革預計變化很多。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在去年底召開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指出,2005年的稅制改革有四大重點,除了完善出口退稅機制、推進農村稅費改革、繼續做好東北增值稅轉型試點工作,還要積極研究有關稅制的改革方案。

  這些稅改方案涉及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并軌、個人所得稅制度、消費稅、物業稅、耕地占用稅制,以及增值稅改革的推廣等。

  相比財政政策,陳東琪認為今年的貨幣政策會“更有戲”。“有可能有的時候上一些,有的時候下一些,不一定一直往上或者一直往下,這會是一個彈性的調整。”陳說。

  不能簡單判斷房地產的冷與熱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央行對房地產市場和民間金融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此輪宏觀調控中對于房地產是否過熱,是否是泡沫經濟,央行認為過熱,需要打壓,而建設部則認為是局部過熱,整體而言要促進該市場的健康發展。李揚介紹說,今年貨幣當局對房地產市場的態度可以概括為兩句話,一是要認真研究房地產市場,二是要積極推動房地產金融市場的發展。

  “房地產市場是相當復雜的,不能簡單地根據幾個數字判斷它熱了,還是冷了,然后采取很強的措施。”李揚說。

  社會對這一輪房地產金融政策的批評主要集中在金融制度上,現在房地產開發的資金主要依靠銀行貸款,造成了很大的金融風險。“所以今年房地產金融領域的改革方向還是要在這個領域中多引進一些直接投資,比如房地產基金、房地產的一些投資機構等,這恐怕是今年應當鼓勵的。”李揚預測說。

  2004年隨著信貸收緊之后,沉寂多年的民間金融抬頭。過去貨幣當局對民間金融機構的態度非常明朗,一律封殺。而據李揚介紹說,現在當局表明了態度,一要研究,二要從建設性的角度提出解決的辦法。

  “這背后體現的是用改革的精神來推動金融市場體系的發展。”李揚說。

  既然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民間金融就死灰復燃,而且非常迅速地擴大,這就表明正規金融體系有沒有做到的地方,至少對金融改革提出了要求,因為金融的本質是跟隨顧客,滿足顧客的需求。

  人民銀行有兩大任務,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如果說往年都是貨幣政策獨舞的話,那么從今年開始,金融穩定將逐漸走向前臺。

  李揚預測說,人民銀行的金融穩定局將通過定期推出中國金融穩定報告而第一次登堂入室。這個成立才一年多的新機構今年將要處理兩件大事,一是要堅決終止為不良金融機埋單的狀況;二是開始對一卡通、金融機構辦基金、銀行辦保險等這些交叉性的金融工具進行監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魏加寧特別指出,“去年以來有幾個非常信號值得高度關注”,即中央銀行的“救助”兜底已經不僅僅限于存款類金融機構(銀行)了,而是從銀行業突破到了證券業,從國有金融機構突破到民營金融機構。

  “如此一來,我們在解決一個一個小的金融危機時出手很大,但是所產生的道德風險則是巨大的,不僅是存款人、投資者、金融機構的經營者以及各金融監管部門,各級政府都在期待著人民銀行的‘兜底’。”魏加寧說,“在順利化解眼前的金融風險的后面,是不是還有什么大問題在等著我們?”

  與金融穩定息息相關的兩個重要的基礎設施今年也有望推出。一個是個人誠信體系,一個是實時的大額支付體系。前者可以識別出比如你現在買的是不是第二套房,后者可以讓央行實時掌握資金的流轉。

  利率和匯率:不能繞過體制改革

  加息還是不加息,這曾是2004年的一個熱點問題。去年10月28日央行終于決定8年來首次加息,存貸款利率都上調0.27個百分點,算是牛刀小試。但根據李揚的觀察,加息的直接影響其實不大。

  今年的利率走向如何?盡管根據調查,很多人還有一種再加息的預期,但是專家提醒,利率究竟是一個宏觀經濟政策的手段,還是要根據宏觀經濟運行的需要來決定它動還是不動。而2005年的宏觀經濟,不僅要防止通貨膨脹,同時也要警惕通貨緊縮。

  “我認為2005年的經濟形勢可能要防止滑得過快,在這種情況下采取怎樣的利率政策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李揚說。

  相比利率水平,李更強調利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他認為下一步,利率體制改革要先于利率政策調整。

  利率市場化最主要的特征是息差縮窄以及銀行利益的減少。而2004年的利率調整是存貸款利率等比例上升了0.27個百分點,銀行的利益沒有被觸及。下一步改革要沖破這個控制,迫使銀行重新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在完善利率形成機制的同時,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可以說,溫總理在去年10月8日中歐首腦會談中就此進行的闡述是“深思熟慮的”。總理說,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目標是彈性的匯率制度,但是這個過程是復雜的,漸進的。

  李揚說,中國的匯率制度改革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困難,就是改革的順序問題。因為根據國際的經驗,匯率制度改革應當先有匯率的浮動,然后才有可兌換的實施,這樣的順序安排可以避免資金能夠利用匯率的浮動獲利、投機,因為資本項目在管制。而中國走的路則是在一定程度上先放開了資本項目管制。例如,今年1月10日起,內地銀行發行的人民幣銀聯卡就可以在韓國、新加坡和泰國取現和消費;之前,人民銀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曾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允許香港地區有人民幣存款,允許香港人民幣和內地有交換。這些舉措本質上是可兌換的安排。

  當可兌換發展到很高程度的時候,匯率如果動的話,風險很大。

  改革年的現實問題

  2005年是中央確定的“改革年”。2004年宏觀調控暴露出我國經濟運行和經濟體制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盲目投資和低成本擴張的根源是投資體制改革的滯后;土地市場的混亂是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市場發育滯后的結果;信貸問題是國有企業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滯后的直接結果;電力短缺與壟斷行業改革滯后有相當大的關聯;投資與消費比例的失衡,反映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保體制改革的滯后;宏觀調控中的某些不協調,反映了宏觀調控體制改革的滯后。

  “改革不到位,改革滯后,是形成我國經濟生活中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重要原因。”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說。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認為,在今年林林總總的改革重任中,重點有國企改革、金融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其中,“金融改革滯后已經成了經濟發展的瓶頸。”他說。

  根據李揚介紹,金融改革的內容非常多,提出的任務也不是2005年一年能夠完成的,但是指出了改革方向,值得我們關注。

  首先是推動混業經營,特別強調資本市場中的金融創新,比如銀行辦基金、資產證券化和抵押貸款證券化等。其次是進一步明確要調整中國目前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結構。

  2004年,超過80%的融資來自銀行,而銀行的基本運行格局就是短借長貸。資金來源最長5年,而且活期存款占的比重很高,而資金使用則很長,沒有按揭的時候最長八年,有了按揭之后可以達到二三十年。所以,就有流動性危機,就有不良資產的產生和積累。可以說,這幾年銀行不良資產問題總是很難解決,與此有關。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發展以資本市場為代表的直接融資。

  “現在要從根本上解決銀行不良資產這樣的高度來考慮直接融資的發展,所以我想應當是有一些實質性的措施。”李揚說。

  發展直接融資不僅要把發展地方性中小民營銀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而且更重要的是,爭取在國有股流通這個癥結問題上有所突破。高尚全如是說。

  曾在去年宏觀調控中懷念體改委的魏加寧對部門利益化、部門利益公開化的問題有切膚之痛,所以他認為改革年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盡快成立一個比較超脫的、跨部門利益的、專門從事方案設計的改革機構或協調小組。

  “也就是一定要有一部分人、一個專門機構,是站在國家整體利益的高度,專門吃改革這碗飯的,這是最根本的。”魏加寧說。

  正是由于一個跨部門利益的改革機構的缺失,去年宏觀調控中時常出現部委之間的不和諧音。這種現象甚至已經擴散到一些已經取得共識的改革措施上了。比如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并軌的事,本來可望在今年3月人代會上通過法律程序上的修訂,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但從現在的跡象看,由于一些部門、地方政府和外資企業的反對意見較大,這一進程很可能要被推遲。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金融改革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新酷鈴選
最新最HOT鈴聲推薦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