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民銀行年度報告:2770億民間資本生態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2日 05:47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見習記者 李伊琳 本報記者 馬 斌 溫州、上海報道
2004年末,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下稱“溫州人民銀行”)完成了一份心血之作。在這份調查報告中,被輿論熱談的溫州民間資本被撩開了神秘的面紗。 報告的名稱為《溫州民間資本的發展與引導研究》。2004年初,溫州人民銀行副行長蔡靈躍率領劉守謙、陳明衡等一行人組成的調查課題組,歷時近一年,對當地民間資本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民間資本的規模、構成、投資走向等以往不甚熟知的數據,終于可以了然于胸。 根據這份報告,截至2003年末,溫州轄區內民間資本存量約2770億元,其中貨幣資本約占35%,實物固定資本占42%,實物流動資本占23%。 民間金融資本占投資主體? 溫州人民銀行在調查中發現,1999至2003年之間,溫州當地資本積累呈現加速態勢——不僅資本總量逐年擴大,年度資本增量規模也逐年提高,后者由2000年的180億元增加到2003年420億元。同期,資本年積累率也在飆升,年增幅由11%左右上升到18%。 在規模膨脹的同時,溫州民間資本的構成相對穩定。各年度貨幣資本、實物固定資本和實物流動資本的比例關系大體為3.5∶4∶2.5。 如果要找出其中變化的話,那就是在1999~2003年間,溫州民間資本總量中,貨幣資本占比有所提高,實物流動資本占比下降,而體現資本有機構成的固定資本占比相對平穩。“(這)表明資本流動性增強,多樣化投資趨于活躍,也暗示著資本和實業相對有所脫節。” 報告指出,溫州民間資本在經歷過從商業資本為主發展到工業資本為主的階段之后,已經初露金融資本之端倪,主要表現在城市商業銀行增資擴股中的民營化、農信社體制改革中農村民營企業和業主的投資入股,以及純粹由民間資本組建財團的出現等。 比如,正在籌建的瑞安農村合作銀行,其募集的2億股的股本金中,包括農戶和個體工商戶在內的自然人占1.4億股,法人僅占0.6億股。 雖然民間資本參與的實體跨越個體工商戶到股份合作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種形態,但以自有資本擴張為主、以借貸資本為輔的融資格局沒有改變。 1993年以前,溫州市民營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勞動積累、合伙集資和企業盈利等,例如企業實收資本中個人資本就占60%左右。 10年之后,大體的情況還是沒有變。2001年調查的180多家民營中小企業顯示,2000年被調查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仍只有42.6%,一直保持到現在。被調查企業原始資本的個人私有率占88.7%,法人機構占有9.6%,國家占有1.7%,產權的私有性質明顯。 調查發現,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內源融資”的制度安排,即企業對于股東資本投入的回報,也如同對外借款一樣定期給付利息。 這種利息支付的計息基數、利率和付息時間多由企業所有者內定。計息基數并不等于資本實際投入,如一家企業有600多萬元原始資本,僅以500萬元為準計息;利率與民間借款基本相同,一般按季付息。 與借款不同之處在于,對股東資本投入的“利息”回報并非剛性,而是僅在企業盈利的條件下才得到支付,并且一般不能在應稅所得中扣除。 “在這樣的制度安排下,年終分紅變得無關緊要,如果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利息之外的盈余一般都被留在企業之中,為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內源資金。”報告認為。 與此相關的一個結果是,“外源借貸融資”在民間資本的壯大過程中僅僅起到輔助作用。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民間借貸是主要的融資形式,銀行信貸融資相對較弱,占比在30%以下。 但隨后,情勢發生變化。據溫州人民銀行匡算,近年來貸款來源在民間資本中的重要性穩步上升。2003年末,溫州全市本外幣貸款余額1343億元,其中964億元可以視為形成民間資本的貸款余額,占2770億元民間資本的34.8%,比1999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 民間借貸走向理性 盡管在多數場合,民間借貸更多的與“高利貸”等字眼一同出現,但溫州人民銀行2003年下半年的一次調查發現,溫州民間金融活動正逐步由高風險、高收益的投機性喜好走向理性化。 那次調查的結果顯示,借貸資金中有65%為放貸者自有。借貸資金的67%用于生產經營,19%用于小生意,4%用于養殖業。被調查的民間借貸的平均金額為19.4萬元,其中企業借貸平均金額40萬元,居民平均金額9.3萬元。民間借貸更好地適應了社會的小額資金需求。 民間借貸的利率似乎也不同于原先高利貸的印象。溫州人民銀行2003年的民間利率監測顯示,12個月市場平均月利率為8.86‰,各月之間差距在+0.52至-0.32個千分點之間。該水平是現行一年期法定存款利率的5.3倍,是一年期法定貸款利率的2倍。按照2004年在溫州等地進行的農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試點的權限,貸款利率最高可上浮100%,民間借貸的平均利率正好與該上限吻合。 溫州人民銀行發現,當地大規模的集資、高利貸和間接借貸等非理性化的借貸方式目前正逐步走向消亡。 在溫州,歷史上民間借貸的形式非常多樣,直接自由借貸和有組織的借貸同時存在,但近年來后者明顯減少。 該行相關人士分析,溫州民間借貸形成了一套不同于金融機構的風險防范機制。具體表現為,民間借貸的風險防范并不依賴抵押或擔保,這實際上使放貸人對資金風險防范更敏感。并且,民間借貸在固定雙方之間重復發生率較高,多重的社會關系和借貸活動的經常性都有利于借貸風險的信息溝通和防范。最重要的是,民間借貸資金一般用于民營企業的生產經營,但借貸主體往往不是企業,而是作為業主的個人。借貸主體的個人化使債權關系清晰,從而利于風險損失的補救。 至于民間借貸資本的規模,在不同時段有不同的估計和測算。溫州人民銀行2001年末調查匡算的結果是,當年末民間資本中借貸資本規模大約為350億元。 2002~2003年間,民間借貸資本規模發展不大,但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顯著加大。兩年內,民營企業貸款增加450億元,擠出了部分原先進入企業生產經營和一般投資的民間借貸資本。 然而資本總在尋求出路。同一時期,溫州居民個人的房地產投資急劇增加,“相當一部分來自民間借貸”,調查認為。 最典型的案例如,2003年初溫州市柳市鎮有人通過民間借貸渠道在3天之內籌集了6.8億元資金用于外地舊城改造。 一個可供參考的指標是,2003年溫州民間借貸月利率為8.86‰,是歷年來的最低水平,甚至落入了農信社的法定浮動范圍,表明當時民間借貸不甚活躍。 然而,2004年的信貸緊縮政策似乎使民間借貸有再次抬頭之勢。當年6月開始,民間借貸月利率已連續4個月在12‰左右,比2003年上升35%;監測到的借貸金額比2003年平均增長21%。 若按21%的增幅推算(在估計2003年末民間借貸規模與2001年末基本持平的前提下),2004年末的民間借貸規模約為420億元。 “我們的資金全部是自籌的,沒有一分來自銀行。”溫州新城原本從事汽車修理行業的余氏三兄弟,在去年末從民間籌集348萬元資金投入內蒙古煤礦行業。 “游資”下一步? 民間資本的主導作用在溫州顯然無可辯駁。溫州人民銀行稱,近5年來溫州民間資本投資總額1030億元,占全社會投資的比重平均為61.9%,相當于國有單位投資額的2倍、外商投資額的20倍。 2003年,溫州民間投資對當地GDP(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3.47%,也就是說,在當年GDP增長的14.8個百分點中,有3.47個百分點是由民間投資的增長來實現的,占23.4%。 但在近年來的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中,溫州似乎已經失去以往的強勁動力,2003年的主要經濟指標甚至落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 與海外投資集中的蘇州相比,溫州的優勢在部分消退:1994~1997年溫州市GDP的增幅高于蘇州市,1998~2001年二者基本持平;隨后兩年,二者經濟增長明顯加快的同時,溫州與蘇州的差距漸漸拉大。 溫州人民銀行認為,盡管從總體看來,溫州GDP10年的平均增幅(15.6%)高于蘇州(12.5%),但趨勢上蘇州有更強的增長潛力。 不僅如此,經濟結構的相對落后也讓溫州隱隱作痛。 2000~2003年,蘇州第一產業的比例由5.9%下降到2.8%,溫州由6.6%下降到4.7%,兩市二、三產業都已成為經濟結構的絕對主體。 然而,蘇州在原有的紡織、輕工等產業基礎上,培育了IT產業、生物醫藥、精細化工、新材料等六大支柱產業,成為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制造業城市,其中40%為高新技術產業。同期的溫州,卻滯留于鞋革、服裝、工業電器、塑料制品、印刷等傳統產業為主導的階段。 溫州人民銀行有關人士還透露,1998~2003年,溫州市投資性資金外流超過710億元;另據全國75個城市統計推算,175萬在外地的溫州人累計投資1760億元,創辦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2003年創造生產總值828億元,相當于溫州本地68%。 該人士指出,造成這種局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部分制度創新的先發優勢以及勞動力等低成本優勢趨于喪失,土地和電力能源出現較大缺口,傳統的產業結構未能適時調整等。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與民間資本的投融資機制和資金運用效率有關,從中暴露了當前狀態下的民間資本作為資本要素的缺陷性。”溫州人民銀行本次調查課題組的官員如此認為,溫州特色的資本形成機制,現階段不僅限制了資本量的跨越式擴張,也影響了資本運作的效率。 首先,從企業資金形成機制的角度來看,溫州經營性民間資本的集聚主要還是依靠自身積累這種傳統方式,產業資本擴張也是。 其次,從社會資金存在形式的角度而言,大量民間資本還屬“游資”狀態存在,而一些銀行又實行“抓兩頭、放中間”的信貸策略,這制約了資金更合理地配置。 再次,從資金運用效率來看,2002年以來,信貸資金擴張、民間資金投機、房地產投資等愈演愈烈,經濟增長卻不顯著。溫州人民銀行分析,除了部分資金外流的因素外,本地資金的運用效率也在下降。 溫州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謝健表示,“溫州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歸結為民間資本的問題,如何揚長避短,有效引導民間資本運行,也就決定了溫州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景。”顯然,溫州人民銀行課題組的報告也為溫州的經濟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一個可把脈的訊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