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2005--改革攻堅關鍵一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0日 15:07 中國青年報 | ||||||||
田心 以黨的十六大,特別是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改革進入新階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著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為客觀地判斷中國改革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深入研究“十一五”規劃期間的改革發展趨勢,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日前舉辦了“著力推進改革的2005年年度改革形勢分析會”,與會學者
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根本在改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05年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說:“宏觀調控已經取得了成果,但怎樣鞏固和發展呢?” 高尚全提出:第一,要把改革作為鞏固和發展宏觀調控的一個根本措施。第二,要把改革作為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治本之策,而不是一般的治標策略。第三,要把改革作為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關鍵。 2005年改革的重點抓什么?他的結論是,2005年是改革年,改革的任務很多,必須抓住重點。第一,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第二,金融改革要背水一戰。金融改革滯后已經成了經濟發展的瓶頸。第三,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加強政府執政能力建設。從宏觀調控的背景來看,某些行業的投資過熱,是與政府投資沖動分不開的。國有企業改革滯后,金融體制改革滯后,都跟政府改革不到位有密切聯系,為此,必須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更加注重建設服務型政府,加強政府執政能力建設。 政府改革已經成為推進改革的關鍵 “我認為,現階段經濟改革都直接或間接地同政府轉型相聯系,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政府改革的實際步驟,政府改革已經成為推進改革的關鍵”。 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在列舉了一系列制約因素后,提出了一個引起不少學者共鳴的觀點:政府要由經濟建設性主體向經濟性公共服務主體的轉變。 遲福林分析指出,在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下,政府在經濟方面的主要職能是提供經濟性公共服務,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通過有效的宏觀調控和管理,提供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和金融環境;二是通過制定科學的中長期規劃,為企業、社會提供一個科學的經濟預期;三是要及時、公開地提供經濟信息和市場信息;四是通過有效的市場監管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五是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 探索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兩個趨向’的論斷,提出了我們現在已經發展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階段,也就是說開始進入了一種由二、三產業和城市經濟反哺農業和鄉村經濟的社會發展階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徐小青說:“這是一個重大的判斷,同時也預示了2005年農村政策的走向。” 徐小青認為,2004年政府推動了一系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包括農村金融體制和信用社的改革,也包括伴隨著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還有縣鄉政府管理體制改革的調研與討論,關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立法工作等。這些明顯的進展,在2005年里都將會有所突破。 他強調,同時應該看到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國家開始探索轉變對農民收入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方式,這背后既有WTO農業協定關于國內支持政策要求的背景,更重要的是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國家財力不斷增強而導致的支持方式的變化,2005年將會在去年的基礎上探索建立支持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將進一步提速 2005年是我國加入WTO后的關鍵時間點:從2005年1月1日開始,我國大多數行業在加入世貿談判中爭取到的以“保護”、“調整”、“延緩”、“漸進”為標志的過渡期即將畫上句號,還有部分行業如銀行、基礎電信等在履行加入世貿協議中將進入一個關稅和市場準入門檻大幅降低的“后過渡期”。商務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何蔓青對2005年———加入WTO過渡期的關鍵一年的分析,也是此次會上學者們關注的話題之一。 何蔓青指出,與加入WTO前三年過渡期相比,2005年后的過渡期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2005年后降低關稅的任務相對較輕;二是以2005年作為一個臨界點,服務業開始進入深度開放的后過渡期;三是較之前過渡期,2005年后過渡期外部市場的沖擊力度明顯加大。她的結論是,中國將在更大領域、更深層次上、更高的水平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將進一步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