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企業信用破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9日 13:47 成都日報 | ||||||||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2004年12月,浙江省工商局首用“突然死亡法”,宣布262家企業“信用破產”,并依法吊銷了其營業執照。幾天以后,杭州市也在公布了8000余家“信用破產”的企業名單后,將他們從合法經營者名單上剔除。 這些被宣布“信用破產”的企業有欠錢不還者、制假販假者,名單中甚至還包括了“浙江歐陸風情咖啡館”“浙江專利”等一些曾經赫赫有名的公司。
這是浙江的工商部門首次大規模對信用破產企業采取強硬措施。 “突然死亡”并不突然 面對眾多議論,浙江省工商局信用辦副主任楊財標就此解答道:“突然死亡其實并不突然!”“此前,眾多信用破產企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嚴重問題,其罪當誅。” 楊財標說,并不是企業信用等級被歸入D級才被吊銷營業執照,而是因為這些企業嚴重違法違規被吊銷營業執照后信用等級才被歸入D級。工商部門此次“判決”的依據是這些企業留在工商部門的不良信用記錄,對他們是否失信的評價標準,則重點在于企業行為的合法和規范程度,完全有憑有據。 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企業的信用建設早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據省工商局有關人士介紹,自2002年浙江省政府提出打造信用浙江以來,省工商局將誠信工程的主體定位在企業,并逐步解決了全省上下左右的信用網絡,實現數據的聯網和共享。 2004年12月,浙江全省開始全面推行企業信用監管,所有企業的信用記錄都會被實時監控。各級工商部門負責對轄區內各類企業的信用監管評價,給每一家企業貼上信用標簽。按規定劃分為AAA、AA、A、B、C、D六個等級,分別表示信用優良、良好、穩定、波動、低下、破產。要想了解浙江企業的信用情況,直接登錄浙江省工商局的門戶網站或者浙江企業信用網一看等級便知。工商部門則根據數據庫中企業信用等級的變化,隨時對其進行處理。因此,“突然死亡”的背后,其實是整個信用監管體系的初步建立。 誠信是企業家道德的底線 據悉,此次浙江被宣布信用破產的企業除被吊銷營業執照外,其企業法人也被相應地勒令自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年內不得擔任新設企業法定代表人;已擔任其他企業法人的,所在企業應當申請辦理企業法人變更登記。 采訪中,記者試圖聯系幾家被處罰的企業,但無人愿意就此接受采訪。 浙江企業家在信用問題上的教訓是慘痛的,無論是從制假售假到創自身品牌的溫州商人,還是從次品貨、便宜貨中站起來的義烏人,應該說,對信用一詞的體會都是深入骨髓的。無論是從對毒金華火腿、毒鄉吧佬雞腿的嚴厲查處,還是對欠薪企業的人人喊打來看,信用問題從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一個企業甚至全行業的命運。信用度的提高,對于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是大有好處的。 對不講誠信者處以“極刑” 據介紹,浙江省此次對眾多信用破產企業絲毫沒有心慈手軟,主要是吸取國內外一些專家的建議,并借鑒了國外的一些有效做法。 2004年,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的第二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所所長夏斌曾大聲疾呼,目前在信用建設過程中,監管部門不是無法可依,而是執法不嚴。他并呼吁說:“一個企業或個人如果違反合同規定欠錢不還,哪怕是一分錢,債權人也應該向法院申請宣告那個欠債企業或個人破產。” 我國目前尚缺乏統一的信用記錄體系,無法實現各種經濟主體的信用信息共享,這使得很多無信之徒有空子可鉆。同時,我國的法律強調適用性,要考慮到偌大一個國家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法律的適用范圍很大,適用度過寬,往往同一件違法行為可以作出不同的判決,不僅給執法者帶來難題,或造成“尋租”的可能,也給諸多不誠信者找到了法律的漏洞。據新華社杭州電 他山之石 在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普遍做法就是對不講信譽者處以“極刑”,即宣布突然死亡。比如,在法國繳稅是由納稅人自己申報的,稅務機關對于納稅人是充分信任的,但是納稅人若有偷漏稅行為,一旦被發現,不僅被罰得傾家蕩產,還被打入“黑名單”,難以翻身。在新加坡當一名公務員有相當優厚的報酬和保險,還有數目可觀的退休金,但是只要被證明有污點,不僅公職解除,退休金及各類保險取消,而且由于上了“黑名單”,連社會上一些信譽較好的機構或企業也不敢錄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