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2005年貨幣供應增幅預計15%:供應的微妙平衡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9日 11:24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王延春 北京報道

  1月4-6日,南寧荔園山莊一下成了金融界、實業界、投資界等各界人士的關注焦點,因為央行高層選擇這個幽靜的山莊“閉門論策”。

  “今年顯然不會繼續依賴數量調控,而是注重信貸結構調整,”一位在南寧參加央行
行長會議的人士電話里告訴記者。

  這次央行行長會議透露的信號是:在進一步搞好總量調控的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結構調整力度;不失時機地推行一系列金融體系和金融企業改革。

  “這次央行工作會議主要透露兩條主線——調控和改革。”也參加了此次會議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告訴本報記者:“而信貸結構調整則是壓力最大,最艱難的一步”。在他看來,今年貨幣政策目標似乎與去年沒有多大變化,但從調控的取向和操作方式上看,2005年貨幣政策調控的意圖顯然有別于去年。

  15%:微妙的平衡

  “15%,緊了?松了?一個微妙的數字。”中國銀行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2005年貨幣供應增幅預計為15%左右。

  “相對于2004年的貨幣目標是緊了,但相對于實際運行數據,則是松了。”這位負責人說。2004年,貨幣政策的預期目標是,狹義貨幣供應量M1和廣義貨幣供應量M2預期增長為17%,全部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2.6萬億元。而年末執行情況是,貨幣供應量預計增長14.5%,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2.2萬億元。

  “2005年的貨幣政策是穩中偏緊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王召博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目標顯然保守,從1977年——2003年的數據分析,M2增長率在16%-18%的區間內比較合適。”

  一位北京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15%的貨幣供應量對實體經濟來說,感覺是偏緊的。”

  而央行參事、中國金融學會副秘書長秦池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盡管比前幾年貨幣預期目標是低一些,但相對2004年的實際增幅是放松了。

  秦池江認為之所以選擇這個目標最主要的原因是“M2與GDP的比例已經接近200%,這在世界上是最高的,資金總體過多”。

  所以,15%凸顯央行意圖。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則認為,15%的背后有更深的意味,“貌似寬松的數量目標實際上給進一步運用價格型調控手段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如果單純靠數量調控,將貨幣供應量卡在13%-14%,其他諸如利率、匯率工具就沒有多大空間。”哈繼銘說,2005年15%的貨幣供應增長從資金面上看似乎比2004年寬松,但流通速度的大幅波動將使貨幣當局難以把握合適的貨幣供應,使該貨幣供應增長目標對市場的參考意義遠不如往年,同時也表明今后的調控不能單純依賴數量型貨幣調控手段,須以數量型和價格型工具雙管齊下的方式進行宏觀調控,包括進一步調整利率水平甚至在適當的時機增強匯率彈性。

  2004年央行的貨幣操作主要依賴數量目標的控制——試圖通過控制信貸過度擴張進而控制投資過度增長的調控思路,結果暴露出總量政策調控后經濟中結構性矛盾突出的問題。出現了“壓縮短期貸款與票據融資,中長期信貸增長的錯位”,一時間許多企業感到流動資金緊張,出現的資金“體外循環”卻繼續支持著投資增長。顯然,央行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2005年,央行希望改變依賴數量目標調控的格局。

  哈繼銘認為,“15%是一個‘軟指標’,是彈性很大的意向性目標,是假定貨幣流通速度不變的情況下確定的,但這個假定很難測準,因此,年末都要調整。”

  15%,也彰顯央行行長周小川的謹慎態度,根據宏觀經濟運行實際情況“摸著石頭過河”。2003年貨幣政策提法是“穩健”但實際操作是寬松的,2004年的“穩健”則是偏緊的,而2005年貨幣政策定的調子是要松緊適度的“中性”穩健。顯然央行提出試探性的15%,可以實現央行一種微妙的平衡。

  價格調控工具將發力

  如果說去年使用價格型工具調控是被迫的,那么2005年則將更加注重價格調控工具的使用。用哈繼銘的話說,就是“從過分依賴數量調整的貨幣政策,轉向利用利率和匯率杠桿等多種貨幣參數。”

  這是金融界人士解讀周小川工作報告最普遍的一個判斷,盡管周小川的報告表述得非常含蓄——“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利率杠桿的調控作用。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但顯然,2005年調控手段發生轉向。

  “采用數量型工具長期來說是難以為繼的,調控的成果只是階段性的。”秦池江說,2005年為解決前期調控中所存在的問題,央行意識到需要充分利用價格型工具。

  2004年10月底的加息被業界看作金融調控從前期“數量型工具為主導”轉向“充分利用價格型工具”的新階段。2005年將更多發揮利率杠桿作用,讓商業銀行根據風險調節信貸。

  “我的判斷是2005年還會加息。二三季度加息的可能性最大,幅度大約為75個基點。”哈繼銘告訴記者。

  當然,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周小川報告的表述并不意味著加息。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一研究課題認為加息周期的到來估計要到2006年以后,并提出2005年中國不必升息。

  此外,金融市場人士猜測,“中國的匯率體制將于2005年發生改變”。

  哈繼銘告訴記者,“政府在2005年下半年進行匯率制度改革的可能性較大,但必須有兩個前提條件。第一,升值預期下降。第二,基本準備工作就緒。”

  可以看出,央行的思路是從“改進結售匯制度”、“調節國際收支”等入手,實現外匯的雙向流動,從而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為漸進式的匯率機制改革創造條件。

  巴曙松告訴記者,“調節國際收支的市場機制”第一次寫進央行工作報告中,“調節國際收支”將成為下一步匯率體制改革的重點。

  王召表示,匯率浮動將伴隨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同步進行。“可以采取浮動5%的上下漲停板,逐步浮動,與其等將來匯率機制完善后調整匯率,不如逐步調整到位。”

  著力調整信貸結構

  優化和調整信貸結構,將是今年金融領域的一大焦點。

  “信貸結構調整將成為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夏斌告訴記者。

  周小川在南寧的工作報告表示,保持貨幣信貸平穩合理增長;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加強和改進中央銀行“窗口指導”,引導金融機構及時為有市場、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業的企業提供流動資金貸款,嚴格控制中長期貸款。

  夏斌說,促進信貸結構調整是貨幣政策的一大難點。央行不再是簡單地行政命令控制信貸,而是依靠具體的政策操作措施來調整信貸結構。

  央行副行長蘇寧不久前在央行南京分行轄區調研時指出,當前宏觀調控仍處于關鍵階段,貨幣信貸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蘇寧要求央行各分支行進一步加強調研,關注金融機構對貨幣政策的傳導情況并加強窗口指導。在2004年央行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指出,在經歷了2004年信貸資金總量控制后,2005年銀行業將調整信貸結構。

  這次會議還提出要改進“窗口指導”,今年更多的是規勸和引導。中國銀行上述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央行應該更多給商業銀行提供信息,“提示取代行政命令”。

  記者從央行了解,為了提高“窗口指導”效果,央行與銀監會等監管部門將更快地建立協調監管機制,并加強央行對各分行的指導。

  去年央行宏觀調控的“前瞻性”在市場上贏得高分。夏斌說,“央行與銀監會分家后,扎扎實實工作,成熟了。”2005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宏觀調控最關鍵的一年,央行雖然調控的擔子重了,但積累的經驗使央行將更自信和更從容。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貨幣供應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元旦節
元旦和弦鈴聲專題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