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2005年資金缺口為3400億元 縛住股改手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8日 11:25 新京報 | |||||||||
看似近在眼前的工行注資,誰也說不準時間表,更有觀點認為,在中行建行其中一家成功上市前,政府都會慎對工行的注資———工行股改走入“深水區” 辭舊迎新的工行可謂“好事多磨”。2004年呼聲最高的“工行號”基金公司被一致認為會在2004年內率先盛裝亮相,但時至2005年1月8日,由工行打造的基金公司仍未見登場。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因為監管層尚未最終達成一致的意見,所以工行設立基金公司的方案
現在,就連工行內部人員的前后之詞也有所不同了。2004年12月28日,曾參與工行股改前期研究工作的工行內部研究人士告訴記者,“從目前情況來看,工行股改應該很快就會啟動。”而7天后,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工行將于本月底前獲得政府注資。當記者就此再次向該人士詢問時,得到的答案卻是,“具體時間真的不好說,但今年獲得注資應該沒問題”。隨后,另一位工行內部知情人士表示,工行不會這么快獲得注資,最早也得春節以后。 本周四,香港知名投行家溫天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更大膽地吐露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我認為,在中行建行其中一家成功上市前,政府都會慎對工行的注資,畢竟數額太大了,試點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而只有順利經過市場檢驗才能真正說明政府的注資是成功的。” 工行今年資金缺口為3400億元 工行股改的資金缺口到底有多大? 本周四,工行公布了其截至2004年末的幾個關鍵財務數據。數據顯示,2004年工行不良資產余額凈下降405億元,其中不良貸款余額下降15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1%,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個多百分點。與此同時,2004年工行新增各類貸款2889億元,增長9%。 而工行2003年的財務數據顯示,2003年末,工行不良貸款合計7207.05億元,占比21.24%,其中損失類1867.68億元,可疑類4605.92億元,次級類733.97億元。 以此計算,工行目前不良貸款余額為7057.05億元,全部貸款余額為36947.9億元。此前曾有業內人士根據工行截至2004年9月底的數據計算出,如果完全按照中行建行的財務重組方式,即國家注資外匯儲備替換兩行原有的資本金,然后損失類貸款核銷,可疑類貸款按照賬面價值32.5%轉移給信達資產公司,則工行的資金缺口為4700多億元。 但是,在工行最新的財務數據出爐后,其不良貸款中的損失類、可疑類和次級類貸款的詳細數目尚不得而知。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工行1999年以后的新增貸款的不良率為1.6%,目前工行90%以上的不良貸款都是在1999年以前形成的,貸款沉積的時間越長,貸款回收的難度就越大。 據溫天絡透露,在曾經一度大肆追捧國內不良資產以后,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已經開始體會到不良貸款的回收難度,因此國內不良資產將會有賤賣的可能。所以工行能否收回其不良資產的32.5%成為一個大大的疑問。 所以,計算工行的資金缺口必須另辟蹊徑。據《第一財經日報》援引工行人士的表述,工行不良貸款率的目標是在今年達到10%.在今年國家宏觀調控的深入開展的大環境下,如果將工行今年新增貸款按照基本與2004年持平,即按照與2889億元基本持平來計算的話,2005年底,工行貸款余額將是39847.9億元。同時需要考慮到工行部分不良貸款處置后,總的貸款余額將下降,為此,工行若要在今年底實現10%的不良率的話,工行今年將處置的不良貸款為3413.6億元,差不多相當于國家注資中行建行450億美元的水平。 此外,工行欲降低其不良率還需化解其非信貸不良資產。2003年末,工行非信貸風險資產為1339億元,扣除2004年已經處置的355億元,目前還有984億非信貸不良資產。業內普遍認為,工行完全有能力通過自身利潤化解這部分不良資產,但這樣的話,工行不良貸款的處置將更大程度地依靠國家。 工行注資的難點 “工行作為我國最大國有銀行,對其改革,財政部也有準備。國務院總的精神是這幾家銀行都要改革,一行一策,不要一個模式。但總的來說是都要注資,都要剝離一些不良資產,不管以什么形式,都要建立新的公司治理結構框架。”這是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近期的公開表態。 而樓繼偉沒有明確表示,國家的注資只能用于補充銀行的資本金,而不能用于沖抵壞賬。1999年首次剝離四大行壞賬的結果已經讓人牢記住這個教訓。只有這樣,國家才不會白扔錢,投入的錢才能帶來收益,并從制度根源上推進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 截至2003年末工行資產總額52791億元,核心資本1729.53億元,附屬資本434.33億元,資本凈額1777.83億元。核心資本充足率4.77%,資本充足率5.52%。 以此計算,工行2003年底資本金總額為2163.86億元。在沒有上市、沒有發行次級債以及絕大部分利潤用來消化不良資產的情況下,工行去年的資本金不會出現較大增長。因此,無論國家注入的是300億美元還是400億美元,抑或等額的人民幣,只會在工行的資本充足率上體現出變化,而工行被置換出來的用于消化不良資產的資金卻只有這略多于2000億元的人民幣。 還有多達2000億的不良資產該如何解決?這或許正是監管層長考之后仍未出手的關鍵,或許也是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財政部將在工行股改中扮演更加積極角色的一個注腳。 由財政部主導工行的一種方案現在已經開始在業界散播,即由財政部向央行發行債券,然后將籌集的資金劃撥匯金,由匯金作為投資人將資金注入工行。 但是這種方案仍未明確怎樣解決工行高企的不良貸款。“關鍵問題還是在不良資產的處置上,看國家如何搭配其可用的各種工具。”前述工行內部研究人士指出。 本報記者 周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