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考驗城市抗災 北京應急避難所建設提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7日 03:06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許慧穎 柳春秋 發自北京 鋼筋水泥的重量對地球來說是一種負擔,這種負擔大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導致災害的發生,因此應該逐步培養起人們的危機意識,“開發商也要有種社會責任感,要看長遠一點,在做建筑物時要考慮一些特殊新型材料的應用,這些特殊新型材料一方面會減輕整體建筑對地面的壓力,另一方面災害發生時它們的特殊材質能對人們的傷害降至最低。”
印度洋海嘯的救援工作還在緊張的進行當中,而關于海嘯的反思也在進行中。 曾有人提出,如果北京也遭到類似自然災害,應急避難系統能否將傷害程度降到最低?這引起了社會各方對北京應急避難場所的關注,去年11月份《北京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對公眾公布,而《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修編也將建立應急避難場所體系建設納入其中,北京市政府要求在2007年前基本完成北京市應急避難場所體系建設。 北京是地質多發帶 從地質板塊來看,北京地處華北地震帶北翼,受河北、山西地震帶“靜中總動”危險的包圍,歷史上屬中國六大古都唯一多震的地方。近3800年的資料統計表明,北京處在六大地震帶包圍之中,發生過5級以上地震80次,其中7級以上大震6次。早在1994年全國地震減災會議中已將北京列為全國60個處于6級8度地震威脅的城市之首。 在新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提出了建設“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新格局,而“兩軸”的規劃位置恰恰處在北京地質最不穩定的幾組斷裂構造帶上。 應急避難系統建設遠遠不夠 自2003年10月北京建成元大都遺址公園(應急避難場所)始,2004年底前北京城八區已經新建19處應急避難場所,總面積達282萬平方米。一旦出現災害或其他應急事件,這些避難場所可容納140萬人緊急避險,這對于一個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城市來說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北京市政府要求在2007年前基本完成北京市的應急避難場所體系建設。 據記者了解,目前,北京市區可用作避難場所的用地分布很不均衡,作為老城區的城四區,即東城、西城、宣武、崇文平房眾多,面積大,又較集中,一些地區能夠作為避難用地的綠地等很少,尤其是幾處文物保護區,如西四北頭條-八條、前門大柵欄保護區等。又如舊城一些改造區,平房改建成了樓房,但是其綠地面積增加不多,尤其是應該建設的人均1~2平方米的公共綠地,在改造時往往被忽視。 北京減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金磊提出,城四區應努力增加“避難用地”,即增加公園和綠地,還應該在兩軸與幾條深大斷裂交匯處,規劃紅線外延300米范圍內開工建設進行強制性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災難呼喚建筑新材 盡管陽光一百常務副總范小沖表示,開發商在做項目之前會考慮到地塊的地質因素,一般都會做地質勘查,盡量把項目建在地質狀況相對穩定的地方。然而這只是單體建筑安全看得見的最基礎的思考,除去表面的因素,還沒有開發商關心過建筑對地殼的影響。 亞洲區域經濟戰略投資研究所所長王如軍就指出,鋼筋水泥的重量對地球來說是一種負擔,這種負擔大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導致災害的發生,因此應該逐步培養起人們的危機意識,“開發商也要有種社會責任感,要看長遠一點,在做建筑物時要考慮一些特殊新型材料的應用,這些特殊新型材料一方面會減輕整體建筑對地面的壓力,另一方面災害發生時它們的特殊材質能對人們的傷害降至最低。” 金磊認為,城市避難是一個統一體,不可能專門為地震、防洪等都開辟不同的應急避難場所,因此在快速大范圍推廣開來的情況下已暴露出研究欠深入的情況。比如:地下空間的利用就一直未納入進去,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陷。 相關鏈接 國外先進做法 在日本,建筑物的頂部墻體連接處是用橡膠連接的,橡膠本身有彈性,在災害發生時不會馬上斷裂倒塌,而會隨著震動拉扯一段時間,從而給人們爭取必要的逃生時間。另外,日本每月都會進行一兩次全民的地震等災難演習,讓人們在逼真的災難環境中學會逃生和自救的基本常識;而德國目前正在研究新型的玻璃,以免發生災害時高層建筑的玻璃帶給人們無法想像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