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就業壓力的邯鄲經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7日 00:02 中國經濟時報 | ||||||||
地方經濟看點 本報記者 王寧 總人口850萬人的河北省邯鄲市,目前僅農村勞務輸出總規模就超過100萬人,占全省輸出總數的28.3%,位居全省第一位。 但邯鄲市副市長宋春嬰依然并不輕松。邯鄲是老工業基地,也是農業大市,由于多
解決就業和再就業成了邯鄲的一大難題。邯鄲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邯鄲市就業服務局局長苑清民認為,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不外乎兩條途徑:一是使農民離土不離鄉,實現就地轉移就業。這需要在農村多上項目、上大項目;二是鼓勵部分農民走出家門,輸出勞務,異地就業。通過這兩種途徑,目前邯鄲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轉移63.2萬人,輸出勞務49.9萬人,全市勞務輸出總規模達101.2萬人,占全省輸出總數的28.3%。苑清民表示,為推進勞務輸出產業化水平,他們還將推進四個轉變:由自發性、小批量為主向有組織大規模輸出為主轉變;由建筑工等少數工種向多技能、多工種轉變;由短線輸出為主向長線輸出為主轉變;由國內輸出向國內外輸出并重轉變。 邯鄲市農村輸出勞動力突破100萬人,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化規模。苑清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每人每月收入500元,每年務工10個月計算,全市年勞務收入達50億元。從安置角度看,等于在大中城市建造了500家2000人規模的廠礦企業。“實踐證明,擴大勞務輸出,實現異地就業既是當前農民增收的一條捷徑,也是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的主要出路。”苑清民說。 而在如何解決當地11.9萬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方面,邯鄲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鄭金平介紹,將實施“六個一批”工程,大力開發就業崗位:一是把項目建設與擴大就業相結合,規范實施項目建設“三同時”(在新建項目立項的同時將創造就業崗位納入項目建議書,擬定項目可研報告的同時確定用工計劃,項目建成投產的同時安排就業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增加一批就業;二是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通過發展服務業和創辦社區就業實體,吸納一批就業;三是發放小額貸款,鼓勵下崗職工自主創業,在全市形成以創業帶就業的良性局面,帶動一批就業;四是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4050”人員買崗位,消化一批困難群體就業;五是加大下崗向失業并軌力度,加快出中心進失業步伐,督促一批就業;六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用人單位招用一批就業。 邯鄲市的經驗引起了有關專家學者的興趣。中國社科院近日就專門和邯鄲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組成聯合調查組,進行了《邯鄲市勞動力市場現狀分析及擴大就業與再就業的對策研究》。該課題組顧問、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孟昭宇表示,邯鄲的一些做法很具有超前性,如:充分利用了行政資源和信息資源;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協調聯動,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統籌安排城鄉就業工作,等等。 孟昭宇同時表示,通過這次調研,也發現邯鄲市就業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具體表現在:全市城鎮每年新增勞動力6.5萬人,下崗職工達11.9萬人,全市農村剩余勞動力高達130萬人,且每年新增約10萬人。在未來幾年,邯鄲市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狀況將持續存在,且供求差額巨大,2005-2010年勞動力供求差額的預測值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嚴峻的就業形勢,艱巨的就業與再就業任務,迫切需要對勞動力市場狀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與探討,以便找出切實可行的具體對策。”孟昭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