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價格勾畫中國經濟今年走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4日 10:17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居民消費價格仍存上漲壓力生產資料價格恐生連鎖反應利率是否再動要看調控變數匯率問題面臨較難選擇處境 價格,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測量百姓生活水平的關鍵尺度。居民消費價格、生產資料價格、利率、匯率這四大價格在2004年的走勢,成為國內外人士的關注焦點。
盤點過去一年價格形勢,剖析當下價格變數,不難窺見2005年中國經濟和百姓生活的前景。 居民消費價格:仍然存在上漲壓力 “由于米、面、油漲價,本店部分小吃品種價格上調。”北京陶然亭附近的一家小吃店,2004年貼出過這樣的告示。 這是2004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明顯上漲的一個縮影。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預測,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左右,創下了199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糧價大幅上漲成為推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和直接因素。經歷了兩波較大幅度上漲后,糧價累計上漲超過30%。據測算,2004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因素中,近九成來自以糧食為龍頭的食品價格上漲。 糧價的上漲是糧食供求關系逆轉的必然結果,帶有恢復性質。目前國內糧價繼續上漲的空間有限。但應當看到,糧食產需仍有缺口,品種和區域結構矛盾短期內難以緩解,2005年氣候因素還不確定,糧食價格仍然存在變數。 與此同時,公用事業和服務類價格的上漲壓力不斷增大。專家認為,這可能成為推動2005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2004年,很多地方調高了居民生活用水、用電的價格。以北京為例,居民生活用水價格由每立方米2.9元調整為3.7元,居民生活用電價格由每千瓦時0.44元調整為0.48元。 當前居民消費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是相對前些年物價持續低迷而言的。1998年至2002年的五年間,有3年居民消費價格負增長,兩年漲幅不超過0.7%,這并不是一種正常現象。2004年的居民消費價格的漲幅,按照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的評價,仍屬于“溫和可控”。 生產資料價格:可能直接“感染”百姓生活 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已持續兩年,而且比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更大。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4年11月份統計數據中,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為2.8%,而生產資料出廠價格上漲10.7%。企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更是上漲了13.7%。 一般說來,經濟高漲總是伴隨著物價上漲,而居民消費價格有一定的滯后性,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首當其沖。 從當前的主要經濟指標來看,這次的經濟周期是由投資需求拉動的。2004年初,投資一度出現了高達53%的增速,創下了1994年以來的同期最高紀錄。在國內資源短缺的背景下,必然推動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 專家分析,2005年世界經濟形勢向好,國際市場價格仍將繼續走高,可能通過成本輸入影響我國市場價格。這些都是促使2005年我國價格總水平可能上升的因素。 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指出,上游能源、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對下游產品的成本推升的壓力逐步加大。從2002年11月起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但在市場供求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下,價格傳導機制產生阻滯,并沒有立即推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但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后,勢必通過各種途徑向下游產品傳導,這種情況在今后一個時期將逐步顯現出來。 最近一段時間,浙江等地家電產品開始漲價,說明生產資料漲價傳遞到居民消費價格的過程正在發生。種種跡象表明,2005年成本推動價格上漲的壓力明顯增大,影響價格總水平的不確定因素更加復雜,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利率杠桿:四兩能否撥動千斤 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反映著企業運用資金的成本。在經濟偏熱的時候,如果這一價格持續偏低,將違背經濟運行規律。變動利率杠桿,在宏觀調控中起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2004年10月28日宣布銀行加息,結束了存貸款利率長達9年的持續下行。這輪加息沖擊波,震動了國內外金融市場,也標志著中國政府將采用更加市場化的手段調控過熱經濟。 不過,對此次加息能否起到應有效果以及未來變動趨勢上,經濟學界卻存在不同看法。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和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何帆認為,未來進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仍然較大。“這次加息只是一次微調,對企業的資金成本基本沒什么影響。但既然作為一個信號,那么必然會有動作跟進,這樣企業才會有感覺。” 一些持相反意見的專家認為,居民和企業對利率反映并不敏感,而企業仍維持著“沒錢就貸,有錢也不還”的狀態。中國經濟面臨的通縮陰影的存在,也成為他們堅持中國不可能繼續加息的理由。 事實上,此次加息給人們帶來的更多是心理上的沖擊。加息后,人民銀行對2萬份城鎮儲戶調查顯示,城鎮居民生活已呈現出“儲蓄意愿增強、買房熱情不減、對物價走勢看漲”等相關新特征。城鎮居民認為存款利率“適度”的人數占比陡升,達到43.8%,為1999年4季度開展調查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季。不過,宏觀調控今后存在的變數,是利率再次變動預期的主要依據。如果此后通貨膨脹壓力緩解,經濟運行健康平穩,也就沒有再調利率的必要。“但如果一些突出矛盾仍難以解決,隨著經濟走勢變化,可能還會動用利率工具。”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表示。 人民幣匯率:如何減輕升值壓力 人民幣匯率變動與否,從來沒有像當前這樣受世界所矚目。匯率是由一國貨幣所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可以說“匯率就是不同錢之間的價格”,人民幣匯率的調整,便意味著人民幣是否升值或者貶值。 由于美元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一再貶值,加上我國實行人民幣掛靠美元的匯率政策,人民幣也相對貶值。從貿易等方面考慮,國際上存在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而更為重要的是,國際投機性資本等各種資金涌入,造成我國外匯占款過多,基礎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加,外匯儲備高居不下,這構成了人民幣升值最直接的壓力。這不利于當前的金融宏觀調控,并給外匯政策的管理和實施帶來了挑戰。 有社會輿論認為,加息之后匯率將會跟進變動。不過,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利率和匯率之間并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利率是中央銀行常用的宏觀調控工具,但匯率更復雜,涉及面更大,國際市場關注度更高,匯率調整要考慮更多復雜因素,并給經濟運行帶來很多新挑戰。 人民幣匯率是否變動,目前也面臨較難抉擇的處境:如果是小幅調整,人們可能認為調得不夠,預期人民幣還會升值,外匯資本反而會更多涌入,未必能達到抑制投機性資本進入的預期效果;但如果幅度較大,則可能對經濟沖擊太大。 人民幣匯率要不要調,怎么調,將最終取決于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態勢和世界經濟金融的變動因素,取決于我國經濟能否承受匯率波動帶來的最大后果和周密科學的方案,這也涉及一個時機選擇和配套改革的問題。可以相信,人民幣匯率是否變動,這在2005年宏觀調控中將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 新華社記者張旭東 劉錚 李柯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