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業產權改革仍舊勢不可擋 海爾康佳身份求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31日 07:30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王珍 發自廣州 盡管郎咸平引發了國企產權改革的爭論,但是中國家電業的產權改革仍舊勢不可當:海爾集團暗渡陳倉曲線MBO、康佳彩電實現產權多元化、美的集團收編華凌…… 海爾借殼上市“一波三折”
海爾集團通過注資海爾中建(行情 論壇)(01169.HK)實現在香港借殼上市,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按原計劃,海爾中建應在今年6月30日前收購海爾集團洗衣機及手機業務,完成這筆約15億港元的交易后,海爾集團將成為海爾中建的控股股東,并由此實現海爾借殼上市的目標。 但好事多磨,該方案的有效期被一拖再拖。6月30日,海爾中建發布公告稱,最后期限已延長至8月31日;9月1日又稱,再延后至今年12月31日。 有媒體認為,海爾集團這項形式上為注資、實質為現實借殼上市的計劃屢次推遲,是因為已經錯過香港聯交所新規則實施前借殼上市的末班車;而另一種猜測是,等待青島市國資部門的批準。 半路殺出“程咬金” 今年8月,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以“四問”的方式,質疑海爾借殼海爾中建正進行著“曲線MBO”,直指海爾高層長期以來一直回避的產權話題,一時輿論嘩然。 在此次海爾MBO過程中,海爾中建通過對海爾集團和海爾投資的定向增發,實現對股東資產的反向收購。收購完成后,海爾集團各方對海爾中建的持股比例將從29.94%增至60.72%,而海爾投資直接、間接的持股將達到35.84%,是最大的持股者,在被海爾中建反向收購的同時實現對其控股,海爾成功借殼。 而“海爾投資”98.6%的股份是由青島海爾(資訊 行情 論壇)集體資產內部持股會(下稱持股會)持有的。郎咸平將持股會稱為“軟體”。他指出,海爾投資實際上是在替持股會繞過政策障礙,實現資產運作的一個“硬殼”。至今,海爾投資已經實際控制了海爾集團650億元資產,而在幕后,這筆資產的實際控制人是持股會內部的海爾高管以及員工。 而鑒于國家對職工持股會政策發生的變化——2000年10月,中國證監會明確指出,職工持股會不能成為公司股東,海爾職工持股會已于2001年4月變更為海爾集團資產管理協會。這樣,海爾集團資產管理協會轉而又擁有了法人社團的資格,而該協會的法定代表人正是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海爾對郎咸平質疑的回應是:海爾是集體企業。 海爾圓夢 富有戲劇性的是,11月18日,海爾中建宣布海爾集團注資計劃正式啟動,將交由12月13日股東特別大會審批。顯然,海爾曲線MBO已獲得相關政府部門批準。然而,11月29日,在青島市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實施監管的27家市直企業名單中,海爾集團赫然在列。 人們不禁發問:海爾到底是集體企業還是國有企業?青島國資委為什么在批準海爾MBO之后不久,又將它納入國資監管名單? 一份青島國資委領導的講話稿披露,國有(集體)凈資產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都屬納入青島國資委實施監管企業的范圍。顯然,海爾即使是集體企業,也屬此列。 峰回路轉。12月13日,海爾中建股東大會通過了收購海爾集團旗下洗衣機業務和飛馬青島剩下的35.5%股權的議案。收購完成后,海爾集團持有海爾中建57.26%的權益,海爾中建將更名為“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海爾集團終于圓了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夢,曲線MBO也至此塵埃落定。 康佳兩度稀釋國有股 康佳今年在產權改革方面也有了實質性的突破。深康佳(資訊 行情 論壇)(000016)的大股東華僑城(資訊 行情 論壇)集團兩度稀釋了康佳的國有法人股。 今年8月,華僑城擬將康佳5500萬股非流通國有法人股A股,以每股5.53元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一家民營企業——安徽天大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雙方并簽訂協議。 11月份,華僑城再次減持,它與法國湯姆遜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擬向湯姆遜轉讓2900萬股康佳國有法人股,轉讓價格為每股5.4元人民幣,轉讓總價款約為1.57億元人民幣。 康佳另一股東香港華僑城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向湯姆遜轉讓其所持有的深康佳B(資訊 行情 論壇)股1900萬股,占康佳總股本的3.16%,轉讓價格為每股3.65港元。 系列轉讓完之后,華僑城將持有深康佳總股本的15.10%,香港華僑城持有深康佳8.20%的股權,二者合計持有深康佳23.3%的股份,分別為深康佳的第一、第三大股東,仍為康佳的實際控制人。安徽天大集團則持有康佳總股本的9.14%,成為康佳第二大股東。湯姆遜將以約2.3億至2.4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持有康佳4800萬股的股份,占康佳總股本的7.98%,一躍成為康佳的第四大股東。 在其他家電領域,今年,華南家電知名企業華凌,歸到民營企業美的集團旗下;另一洗衣機老牌威力,則轉入科龍系…… 伴隨著中國家電企業產權改革的推進,資源正進一步向大企業集中,相信這種改革還會繼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