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應華根 李愛明 程凱 特約記者 黃江偉
○“自主知識產權”依然是制約“寧波創造的一個“瓶頸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寧波制造”叩開世界各國的市場大門,寧波出口商品也日益頻繁地遭受到國外反傾銷調查、保障措施等貿易壁壘
○企業能耗物耗系數較高,經濟發展對資源能源依賴性仍然較強,一旦遇到干旱天氣,要素緊張的矛盾便暴露無遺
○一方面是原有產業的突破遭遇瓶頸,另一方面就是產業升級的出路限制重重。焦灼的資本開始出現“憤怒的吶喊
○OEM帶給寧波制造業成功和快樂,也讓這些生產商們感到深深的隱痛
對于新寧波幫來講,成就是無人能夠否認的。但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著許多不得不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2004年的“非常之年。
其實“困惑就是一種“比較,是選取參照物后的一種反差。
如果和目前輝煌的成就相比,新寧波幫沒有什么值得遺憾和困惑的。
但是如果和曾經的發展速度比,新寧波幫能否繼續保持高速的優勢?
如果和強勁的競爭對手比,新寧波幫能否擁有比對手更強、更快的市場反應能力?
如果和未來的發展戰略比,新寧波幫還有多少“短板需要彌補?
必須跨越的“三塊板”
作為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寧波企業的發展不可能脫離中國企業面臨的市場、政治環境獨自生存,所以中國企業目前所遇到的諸多困惑同樣也是寧波企業必須面對的。
對于中國企業現階段的困惑,長江商學院院長項兵曾經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中國企業所面臨的跨國公司的挑戰,可以作一個形象表述———“三塊板:即核心技術(天花板)、對全球性銷售網絡的掌控(地板)和跨國公司的反傾銷(中間的隔板)。
而作為中國企業中最具活力的代表———寧波企業對這“三塊板的感受自然也會比其他地區的企業更甚。
目前“自主知識產權依然是制約“寧波創造的一個“瓶頸。在寧波制造業迅速崛起的同時,許多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運用專利保護自己、拓展市場能力還不強,一部分企業至今仍處于簡單模仿、低水平加工組裝階段,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據寧波市知識產權局調查,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擁有專利的企業只有17%,而全市192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的企業也只有一半左右。另一個現象是,雖然寧波市獲得國家授權專利數連續五年保持浙江省第一,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名列第五,但所獲專利絕大部分為外觀設計專利,高層次、高技術含量的發明創造稀缺,在2003年獲得的3414件授權專利
中,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分別只有78件和890件,所占比例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而在跨越疆土的“地板方面,盡管2003年,寧波在境外的“據點已分布在56個國家和地區。相比于全國其他地區,寧波企業似乎做得還很不錯,但相對于中國企業不得不面對的跨國企業的激烈競爭,我們基本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跨疆土跨越。
項兵也曾指出:中國企業家需要培養全球視野,從根本上進行思路創新。當前國內企業的整合基本上限于國內產業之間和區域之間的整合,例如:兩岸三地的整合、長江三角洲整合、珠江三角洲整合等等。必須認識到,僅僅局限于國內產業的整合是遠遠不夠的,局部整合有著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企業跨越性發展的問題。
制約發展的“隔板,這兩年越發顯著。
近年來,中國出口產品受到的反傾銷投訴已位居全球之首,涉及彩電、鋼鐵、打火機等多個領域。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寧波制造”叩開世界各國的市場大門,寧波出口商品也日益頻繁地遭受到國外反傾銷調查、保障措施等貿易壁壘。據寧波市外經貿局最近公布的一份統計,從去年至今,國外對中國出口商品立案調查的案件中,涉及寧波的就有20起,其中反傾銷調查12起、377調查1起、保障措施(含特保)7起。提起調查的國家和地區有美國、歐盟、土耳其等7個,其中美國和土耳其分別有7起和5起。可以說,寧波是國內遭受貿易壁壘最頻繁的地區之一。
雖然有關人士分析認為,我國出口產品頻受國外貿易壁壘限制,主要是國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給寧波出口帶來極大的困難。同時,這也與寧波部分出口企業管理水平差、出口商品質量達不到要求以及行業自律意識淡薄等多種因素有關。外貿結構也是貿易壁壘“偏愛寧波的重要原因。由于寧波外貿中一般貿易出口比重大,創匯多、進口少,貿易順差大(去年寧波創造的外貿順差占全國的6%),部分國家和地區比較顧慮。另一方面,寧波的出口產品量大面廣,僅年出口額超千萬美元的商品就有近百種之多,且以日用消費品為主,相當部分屬勞動密集型產品,物美價廉,競爭能力強,出口增長快,易遭
受國外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以及形形色色貿易壁壘的阻擋。
必須應對的“三大挑戰”
在過去二十多年,浙江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從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從“資源小省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大省。
但浙江模式的經濟增長并非一片光明。據估計,2003年非典對浙江經濟的影響大約在0.3個百分點,而電力短
缺、拉閘限電導致的GDP損失是0.6個百分點。浙江模式的危機對中國的“世界工廠經濟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
理論界不乏棒喝之聲。
2004年4月19日,著名經濟學家吳敬鏈在對浙江九個城市民營企業調研后,在浙江民營企業CEO圓桌會議上坦言,浙江的民營企業面臨著三大挑戰:
第一,隨著蘇南地區、甚至是中西部地區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浙江民營企業的領先地位受到挑戰。
第二,中國加入W TO以后,再過兩年半時間,浙江的民營企業將在國際市場上迎戰國際大公司,但是浙江民營的準備工作沒有起色。
第三,能源等原材料的緊缺,這個現象看似短期問題,實則是長期問題。目前不少浙江民營企業還是延用著拼資源的粗放型發展模式。
而作為浙江企業中最具代表性的寧波企業正也同樣面臨著這三大挑戰。
寧波人均GDP超過了3400美元,進入了工業化中后期。按照一般規律,當一個國家和地區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并處于經濟加速發展期的時候,它同時也進入了資源的高消耗期、財富的積累期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時期。的確,在寧波經濟加速發展的同時,一系列經濟結構性、素質性問題更多地顯現出來,基礎設施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土地、水電等要素制約加劇,環境保護壓力較大,能源、原材料漲價帶來諸多困難,經濟增長質量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
寧波市經濟研究中心最近組織專家對寧波經濟增長方式進行了課題研究。研究報告得出了一個結論,認為寧波經濟增長方式在前些年已經開始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方向轉變。當然,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徹底轉變任務還非常艱巨。企業能耗物耗系數較高,經濟發展對資源能源依賴性仍然較強,一旦遇到干旱天氣,要素緊張的矛盾便暴露無遺。
———對資源能源依賴性強。
2003年寧波三個產業比例為6.3∶56.9∶36.8,是典型的工業主導經濟。而寧波工業中,石化、電力、機械、紡織等傳統產業,多為資源和能源高消耗型企業。這種經濟格局決定了高速經濟增長必須以大量的資源和能源為支撐。
———能耗物耗系數高。
2003年寧波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7%,而GDP增長率為
15.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比GDP高出24個百分點。工業用電產出率2001年為每度電21.44元,而2003年僅為18.55元。
可以看到寧波的大發展、高速發展一方面來自寧波商人吃苦耐勞、勇于創新的創業精神,另一方面來自于對市場的敏感性、敏銳性。而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這種發展模式已十分明顯的遭遇到了無法回避的嚴酷現實。吳敬璉在分析浙江企業面臨的“三大挑戰”的同
時,針對這些情況,也建議浙江企業應該做好三件事。第一要完善經營戰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第二要完善企業制度;第三要正確處理好企業發展與整個社會發展的關系,不能過多地依賴政府。
如果說吳敬璉先生是從一個較為宏觀的角度解析了浙江民營企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那么2004年2月4日,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的推動民營經濟新飛躍,必須著力推動“五個轉變,實現“五個提高的思想就顯得更具實際的指導意義。
新寧波幫作為浙江企業的一部分,它的發展與溫州、臺州、杭州企業的發展有許多共同性與可比性。他們各有特色但同時又烙上了“浙江經濟的鮮明印記。所以解讀一個省委書記對浙江民營經濟現狀的思考與下階段的要求,我們同樣可以從另一種角度看到目前寧波企業面臨的問題。
———從主要依靠先發性的機制優勢,向主要依靠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從主要集中在傳統制造業和商貿業,向全面進入高技術高附加值先進制造業、基礎產業和新興服務業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產業層次和發展水平;
———從主要依靠國內資源和國內市場,向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外向發展水平;
———從現有的塊狀經濟、小規模經營逐步向更高層次的集群化、規模經營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集約化和規模化水平;
———從比較粗放型的經營方式向更加注重信用、質量、生態和遵紀守法的經營方式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整體素質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機制的先發優勢逐步喪失、產業面臨升級、市場需要全球意識、企業可持續發展等等問題不僅成為省委書記所關心、所憂慮的,也同樣應該引起廣大還可能在成績中沉浸的寧波企業的關注與重視。
必須排解的“三項困惑”
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潛在的矛盾與困難也逐步突現出來。寧波有關組織調查顯示,寧波企業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表現為:
企業產權較為單一與產權制度創新之間的矛盾;
企業享受“國民待遇需求和政府管理體制之間的矛盾;
企業家族式經營和管理體制創新之
間的矛盾;
企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需求與人才體制創新之間的矛盾;
企業壯大規模要求與銀行信貸體制之間的矛盾;
企業服務需求的強烈與社會服務體制滯后的矛盾。
要解決這些矛盾不是企業一方所能努力完成的,但對于產業的調整、品牌的建設、人才理念的改變,確實是值得目前的新寧波幫認真思考與解決的現實問
題。
首先是產業之困。
有資料顯示,我國加入W TO后5年內獲得的經濟收益中,浙江享有其中10.8%的份額,成為獲益最大的省份之一。其中,95%的收益集中在民營中小企業最為密集的服裝、紡織、皮革制造等6個行業。而寧波這幾年發展了機械加工、小型家電、日用消費品的加工都是非常有區域特色的“塊狀經濟。
但是在新的競爭態勢下,這種競爭優勢已經不再明顯甚至還出現了競爭力不強的趨勢。浙江大學史晉川教授就此問題曾作出這樣的分析:浙江很多制造企業在全球分工體系中多處于末端,產品的競爭力主要靠低成本來維持,這個低成本原來是主要是受到兩個方面鼓勵,一個是土地政策政府比較鼓勵,一個是勞工政策,政府管制不是很嚴。而此次宏觀調控,加強了對土地的控制,征地手續以后會更加完善且嚴格,這就必然導致企業用地成本提高,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拿到大量的低成本的土地了;另一方面國際上對中國產品低成本的質疑進而上升到對中國市場地位的不認同,同時國家對弱勢群體的關懷不斷加強,以后用工制度、福利保障也會逐漸完善起來,隨之用工費用也會提高。這樣的話,通過一個什么的方式維持一個低成本的競爭力?
這對寧波民企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現有產業需要突破的瓶頸問題日顯突出。于是一些發展壯大的寧波企業,開始將下一輪的競爭瞄向其他領域。
2003年,寧波就有吉利、奧克斯、華翔等企業掀起了浙江民企“造車運動。還有占地面積3000多畝,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的寧波建龍鋼鐵廠,一期工程原計劃2004年8月份投產,以生產汽車板、家電板、造船板等替代進口的寬帶鋼為主。這些高增長行業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有目共睹,特別是有助于推動GDP的增長。實際上,這些大型項目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有關部門的理解。但是在實際推進中依然受到許多宏觀政策調控與行業準入壁壘的限制。
目前民營企業的行業準入依然禁區重重、門檻高高。在80多種社會行業中,允許國有資本進入的有72種,允許外資進入的有62種,而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的只有41種。電信、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工程項目仍限制民間資本進入,保險業、金融業等仍禁止私人經營。
一方面是原有產業的突破遭遇瓶頸,另一方面就是產業升級的出路限制
重重。焦灼的資本開始出現“憤怒的吶喊,10月12日,寧波奧克斯集團下屬的通訊公司一紙訴狀將主管手機牌照審批的信息產業部告上法庭。對于寧波企業,產業之困不知還要延續多久?
其次表現在品牌之困。
寧波不缺少“中國名牌的稱號,自2001年國家開始實行中國名牌產品評定四年來,寧波累計已有23個中國名牌產品,在計劃單列市中名牌企業總數排名第一,產品總數排名第二。據寧波市經委最新統計,寧波已經有244種工業產品產銷居全國同行同類的前十位。
“寧波制造在國內的眾多行業品類排行榜中,服裝、家紡、文具、手機、空調等產品的銷量和品牌美譽度十分不錯,而從去年開始,不少寧波品牌正在蛻變出一批批新的產業,而且規模越來越大。6月28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濟論壇聯合主辦的世界品牌大會在北京首次公布了200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寧波有雅戈爾、杉杉、波導、方太、奧克斯、維科、培羅成等12個品牌成功入選。
然而,以“塊狀經濟為特征的寧波各類專業化產業區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大批民營中小企業熱衷于快速跟進模仿,搶市場浪頭;缺乏自主科技創新的動力和能力;忽視品牌競爭,把低質低價的價格競爭視作制勝法寶,假冒偽劣因此而屢禁難絕。
雖然寧波已成為全球最大的OEM基地之一,但在OEM成就了寧波制造千軍萬馬走出去的同時,一個現實的問題也橫亙在無數的寧波企業面前。由于是貼牌生產,寧波企業的成本投入幾乎最大,獲取的收益卻幾乎最小。OEM帶給寧波制造業成功和快樂,也讓這些生產商們感到深深的隱痛。
博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就曾指出:寧波制造業是在用自己的產品為別人的品牌打工。人家用品牌賺上幾十、幾百美金,但寧波的整個產品只獲得幾元、幾十元的人民幣,而且還得看人家的臉色。因為你沒有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品牌主導權。不僅如此,由于OEM在寧波的相對集中,導致“窩里斗現象越演越烈,加之現階段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升,OEM的獲利空間微乎其微。
寧波廣博文具的總經理王利平就曾給媒體記者講述了一段難忘的往事。幾年前,王利平趕赴德國法蘭克福參加一個文具產品展覽會。他驚訝地發現,“廣博辛辛苦苦加工的簿冊、相冊僅僅因為貼上了別的品牌,其售價就比原來的價格高了300%還多!
品牌的缺失使得表面上看來“寧波制造在國際上聲名漸起。但是,在其背后,也有這樣一個事實不容樂觀:生產很熱鬧,出口很紅火,但賺錢能力并不強。在被評為“中國名牌的23個寧波產品,大部分為服裝、小家電、小工業品、日用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寧波名牌產品的技術含量明顯偏低。而且對于品牌管理存在很多誤區與缺陷,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品牌意識不強,建設手段簡單,維護匱乏。
還有快速發展背后的人才之困。
與快速增長的經濟相比,寧波的缺人,已不是一句危言聳聽的話。
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寧波企業目前幾乎缺少各類人員,從農民工到職業經理人、從科技人員到管理人員、從國內人才到國際化人才。據有關數據表明,1999年至2002年,寧波經濟平均增長率12.1%,人才總量年均增長率只有7.9%。與上海、杭州、大連、青島等相比,寧波市人才總量偏少。隨著寧波企業在中國、全球地位的提升,跨規模、跨行業、跨地區經營的出現,使管理成為決定企業能否順利長大、壯大的關鍵因素。但企業管理要上檔次,引用外來的力量成為必然。于是最困擾寧波企業的問題是人才問題,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人才問題。
寧波制造是中國制造的佼佼者,是什么使得寧波沒有成為吸引人才的高地?除了區域本身的一些限制外,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制約因素呢?
———缺乏人才成長的企業氛圍。
寧波的企業比較看重人才帶來的近期效益。缺乏對引進人才的信任、缺乏對人才有計劃地培育、缺乏除物質激勵外的其他手段,結果使得寧波企業人才招聘的速度與人才流失的速度相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寧波企業的用人觀存在一定的問題,它往往把人才從靜態的角度考慮了,只考慮了“來之能用,用之再棄的一次性使用,而忽略了人才的培養使用、循環使用的問題。結果使得對自己職業生涯十分珍惜的人才紛紛逃離寧波“人才成長的沙漠。
———缺乏求同存異的文化。
和中國一些民營企業家一樣,專制獨裁、強人政治在寧波企業也為數不少。有些企業內部雖然表面上強調建立團隊、鼓勵合作,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往往無法充分發揮團隊精神。在管理團隊時,許多公司高管者不知該如何下放權力。他們往往事必躬親,依然是個人打天下的做派。寧波企業對外來人才的要求總是希望“臣服”、“奴化”,結果使得很多人才很難接受。“和而不同”很難在寧波企業中找到市場,于是管理過于剛性、手段過于單調的寧波企業中員工的滿意度是不高的,這將直接導致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降低。如果缺乏求同存異的文化,也會使得寧波企業的創新能力不斷下降。
寧波企業是成功的!
因為成功才會如此受到關注;因為成功才會備受爭議;因為成功才會思索不足與困惑。
寧波,是個看海的地方;寧波,是一個弄潮的地方,喜歡挑戰的人們在這里聚集,大家面對大海想要去沖出地平線的束縛,迎著一個又一個浪頭而百折不撓。
新寧波幫的困惑與問題都是成長、壯大過程中所無法回避的。
新寧波幫,準備妥當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