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調控政策出現短期效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4日 16:41 贏周刊 | ||||||||
□鐘 偉 目前中國正處于第五個宏觀調控周期,這個周期的起始是2003年9月,目前貨幣政策的基調已從“穩健”逐步轉向“適度從緊”,財政政策從“積極”逐步轉向“中性”,調控尚無結束的征兆。回顧中國改革開放25年來,第一次宏觀調控發生在1978年,第二次宏觀調控發生在1984年,第三次宏觀調控發生在1987年,第四次宏觀調控發生在1993年。目前這一次
從2004年6月以來,各種針對4月份出臺的調控措施已經奏效的說法或許是值得商榷的,畢竟政策從出臺到奏效存在時滯,很難想象當月的政策對當月或來月的宏觀數據有重大影響,因此我們更愿意從一年來各種綜合調控措施來看這些政策的效果。較理想的結局是GDP維持在8%~9%的增長,固定資產維持在20%左右的增長,以期實現經濟的“軟著陸”,避免大起大落。 調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難度在上升之中 2004年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3月份是43.5%,4月份是34.7%,5月份是18.3%。以全國城鎮新開工項目的情況看,1~3月份同比增長31%,4月份增長5.9%,而5月份則下降15.7%! 這種下落速度是歷史上少見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1~2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雖然高達52%,投資增長的絕對數并不多,因此當時對1~2月份數據的反映,以宋國青教授的語言來形容,帶有“數字幻覺”般的過度反應。如果固定資產回落的速度繼續延循1~5月份的軌跡,那么投資的大幅波動就難以避免。從1~10月的情況來看,2005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可能在28%左右,而改革開放以來25年的平均趨勢線是20%,因此中央政府可能仍然覺得上述投資增速偏快。 應該說,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難度在上升之中,一是目前國內真實利率水平仍然偏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和出讓方面都沒有標本兼治的改革,因此投資沖動是必然很難以回避的;二是投融資體制改革幾乎沒有進展,核準制的推出在世紀效果上強化了中央發改委的權力而削弱了地方發改委對地方經濟的區域規劃;三是根據發改委的數字,本輪宏觀調控對固定資產投資進行清理共有76000個項目,總金額173000億元,但其中停止建設、取消建設、限期整改的項目資金僅占4.9%。而所謂限期整改,通常是補辦各種審批手續,除了手續,進一步除掉限期整改這一項之外,前兩項資金額僅占總金額的1%。因此這顯示出中央發改委繼續對固定資產投資進行嚴格控制仍然是2005年的基本趨勢。 信貸波動情況也隱含著令人憂慮之處 在經歷了2003年上半年信貸的急劇擴張后,目前信貸緊縮力度有所強化。在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04年第二季度例會上,指出目前的宏觀調控措施的效果進一步顯現。 令人不放心的情況是,金融風險驟然增加的跡象日益明顯。周小川同志曾經指出,銀行業所形成的不良資產,大約有30%來自于各級政府直接的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預;大約有30%來自于為支持國有企業輸血;大約有10%來自于地方行政環境和司法環境;還有10%左右來自于國家主導的產業結構調整;另約有20%左右來自于銀行自身經營管理的問題。目前中國經濟運行所處的關鍵時期和產業政策的變遷,使得未來三年中國金融體系可能承受新增不良資產問題。我們進行了多渠道的測定,樂觀、保守和悲觀的估計是:目前的負面影響,將使得未來3年,中國金融體系不良資產將年均顯性增加2000億、2500億和3500億;隱性年均增加3200億、4200億和5200億。可以預期的是,近年來不良資產余額和比率雙雙下降的局面將扭轉,金融風險將驟然向中央政府集中。 進一步考慮到消費和進出口,應該說,消費沒有明顯啟動的跡象,而1~5月以來的凈出口顯示出對外貿易對GDP增長率沒有貢獻。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