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外資退出發電領域 后院起火風險加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3日 02:50 中華工商時報 | |||||||||
馮源 “盡管我們電廠的運行管理依然平穩,但大股東卻已從美國的賽德變成中國的華潤。”溫州特魯萊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一位高管人員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去年3月,溫州特魯萊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最大股東———美國賽德能源公司將擁有
實際上,美國賽德能源公司只是撤離我國電力市場的外資企業的一個縮影。在日前舉行的首屆中國(杭州)投資峰會上,國電動力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總經濟師胡兆光提起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改革開放后進入我國的第一批外資電力獨立開發商已基本退出我國發電領域。 今年3月,美國電力公司以345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擁有并經營的河南南陽浦山電廠的70%出售給南陽市能源投資公司。 首家以外商特許權方式參與我國發電領域的外國投資商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撤出了廣西來賓電廠B廠項目的40%股份,目前已經撤出中國市場。 全球第三大能源巨頭美國邁朗公司分別于2002年5月和12月出售了它在山東國電和廣東沙角某電廠的股份,并撤消了駐中國辦事處,全面退出我國市場。 除了特魯萊溫州電力外,美國賽德能源在中國的代理公司還出售了廣東東莞厚街電廠、河北唐山熱電和湖北蒲圻賽德發電有限公司的股份。 據國電動力經濟研究中心統計,1990年,外資占我國電力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為12.2%。隨后6年間,這個比例一直在9.5%上下波動。到了1997年,出現了外資投資我國電力市場的高峰,這一比例上揚到14.5%。隨后,這個比例逐年下降:14.3%、12%、9.9%、8.9%,到2002年,這一比例急劇下滑到7.5%。 溫州特魯萊電廠于1999年3月開工,2001年竣工投產。去年公司發電量44.89億千瓦,在溫州市國稅局的納稅光榮榜上排名第一,在浙江省國稅局的納稅光榮榜上排名第24位,今年的發電量還將有所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賽德能源為何還要退出?記者未從企業獲得答案。 胡兆光分析外資撤出中國電力市場的原因時認為:一方面是外商“后院起火”。例如,去年8月14日美國、加拿大兩國大停電事故發生后,美國民眾和政府強烈要求電力公司整修電網,對輸電網升級改造。美國電力公司作為行業巨頭,不得不率先行動。為籌集電網改造資金,公司不得不出售海外非核心資產。而1994年開始進軍中國市場的美國邁朗公司在全球整體經營中出現了危機,不得不收縮它在中國的業務并最終退出。 另一方面是投資風險影響了投資主體的熱情。外資進入發電領域主要是為了獲取回報。在20世紀90年代,國家為解決當時的缺電問題,鼓勵地方集資辦電。一些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資進入發電項目時,與外方在購電量和電價等方面達成了優厚的協議。但在2002年啟動的電力市場改革確定了電力競價上網的大方向后,這些協議紛紛失效,外資發電項目的市場風險因而大大增強。 與此同時,為解決眼下的電荒,我國各地紛紛上馬大型發電項目,激烈的競爭格局壓縮了外資進入的市場空間。此外,電站建成后要經過幾年的運營才能盈利,許多外商擔心等到現在投資的發電項目進入收獲期時,卻會碰上電力供過于求的狀況,從而造成虧損。于是在中國已經有項目的外資陸續撤離,沒有項目的外資則繼續觀望,等待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