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調控:為了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2日 06:00 每日經濟新聞 | |||||||||
NBD報道 在對2004年做了整整一年的跟蹤后,上海社科院有關研究人員認為,今年全國“兩會”后,中央對經濟形勢作出了“局部過熱”的基本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中央對此采取的措施是,按照“果斷有力、適時適度、區別對待、注重實效”的原
首先,從全球角度看,2003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僅達全球的4%,資源消耗量占全球的比例卻遠高于此。按此增長模式,中國的人均GDP永遠無法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因為資源條件不支持。 其次,在國內,經濟主要依靠投資增長支撐,單位GDP產出與投資增長的比例,1998年以來保持在1∶4左右,這從宏觀角度來說是低效甚或是無效的,但微觀層面投資熱情卻很高。低價土地,低價勞動力,低價產品,不支付安全生產的成本,以此支撐著無效或低效的投資。按此增長模式,經濟的持續增長是不可能的。 最后,正常情況下投資的30%-40%應轉化為工資和消費,但現在卻沒有。投資沒有產生“乘數效應”,反而產生“擠出效應”,大量擠占了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費,導致投資與消費關系不協調。 投資率長期偏高,消費率長期偏低。老百姓沒有錢消費,甚至有錢也不敢消費,因為社會保障體系沒有真正建立起來。農村市場一直處于潛在狀態。地方政府沒有錢,就只能施行優惠政策,低價出售土地,空賬運作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