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GDP論英雄 官員考核新指揮棒攪動浙江湖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1日 17:23 《長三角》專刊 | |||||||||
《長三角》專刊 記者 吳焰 又至歲尾。 去年此時,浙江湖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份《關于完善縣區年度綜合考核工作的意見》。只有4頁紙的《意見》,在全國干部圈中泛起陣陣漣漪。
該《意見》的核心內容是:從2004年起考核取消GDP指標,強化對經濟綜合實力增強、群眾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的考核,并改變以內部考核、上級對下級考核為主的做法,將考核過程和結果向社會公開。 這是樹立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也是對此前全國一股強大的“不以GDP論英雄”的輿論主流的回應,人們對干部政績觀開始了反思。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湖州在考核區縣領導班子政績時淡化GDP,成為年度重大新聞之一。湖州考核之變,也被視作此項改革的先行者和試驗田。 大部分人對湖州的探索的勇氣與方向給予了積極評價。但同時,也對其保留著謹慎的樂觀,留下了“效果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的懸念。 考核之變一年后,記者再訪湖州。 平靜的考核 12月8日,下午4時,陽光無聲地灑在田野里,秋日的色彩在寧靜的空氣里更像一幅畫。沈玉林剛在三合鄉聽取了鄉干部述職報告,又急急驅車向縣城趕去,半小時后,縣委大樓的辦公室里,德清縣對鄉鎮干部的部門測評工作開始部署。 沈是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另一個身份,是德清縣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時至歲末,湖州的年度考核照例又像往常一樣拉開了架勢。 目前,縣區對基層的考核剛剛開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開始述職述廉測評。而在湖州市氣宇軒昂的行政中心大樓,一直分工牽頭負責此事的市委辦公室所在的3號樓里,這項工作目前還未正式展開。 這段時間,一個月前剛到任的市委書記徐福寧,正在深入三區兩縣各部門調研,這是當前湖州機關里最關注的一件大事。 與之前想象不同,被外界傳得沸沸揚揚的考核變革,在年終考評的關鍵時期,在湖州卻異常平靜。 “這恐怕有兩個原因吧。”尚未“輪到”民主測評的莫干山鎮鎮長章仁,這段時間的精力,主要在與有關專家、機構共同制訂關于莫干山鎮城鎮功能規劃,規劃書厚厚一大本。談起這,他神采飛揚。說到年度考核,看得出,他所說的“沒什么可緊張的”,倒并非虛詞。 章仁說的兩個原因,一是,“考核結果是根據全年的實績來打分的”,故而,“此時緊張也沒用”。負責此項工作的德清縣委辦公室副主任邱芳榮證實說:按照一般程序,在述職述廉測評后,還將進行分層評價、匯總分析。明年1月中旬,統計等相關部門才能把一些數據指標匯總,一般來說,要到2月份,考核結果的評定才會最終宣布。2003年度全縣的考核結果,到今年3月份才揭曉。而全市各區縣的考核結果,則更晚些。 第二個原因是,“雖然今年指標考核體系的調整很大,但這種注重社會全面發展的思想,早幾年就開始在考核中有所校正了。”德清從5年前就開始淡化GDP;湖州全市,也是從幾年前就開始有所調整。2001年,GDP指標占總分的比例由原來的10%調減至8%,2002年減至4%,2003年已減至2%,2004年取消。 當然,在這種正常的、平靜的空氣里,也飄浮著一些不同尋常的因子。 由于剛進行了市委書記人選的調整,新書記到任僅1月有余。臨近歲末的領導“換班”,不僅臨時增加了許多“計劃外”大事,也使一年來始終在鼓勵與壓力并舉中推進的湖州考核改革,平添了許多不可知因素。湖州市委機關一位干部就坦言:“現在到底怎么考,還很難確定。得等新書記把一些框架定下后,才能仔細考慮此事。” 指揮棒效應 盡管有這些新的因素,但可以確定的是,作為官員政績觀的一根“指揮棒”,湖州對官員評價體系的新標準,在一年的實踐中,已然產生了相當大的效應。 在湖州市實施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中,GDP指標被代之以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情況、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提高情況、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改善情況、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效能進步狀況四個新的指標。 其中,難度最大的、與經濟發展短期沖突最嚴重的,當屬在經濟發展中如何保護和改善環境。 長興縣環保局副局長楊力就是最真切感受到“指揮棒”魔力的人之一。 這幾年,長興經濟直線上升,但占據長興經濟總量半壁江山的建材、紡織、蓄電池、耐火材料等產業產生的污染,也困擾著當地政府和百姓。耐火材料企業冒出的黑煙,礦山企業飛起的沙塵,噴水織機排出的污水,蓄電池企業留下的鉛霧,常常讓環保部門激憤,但在“發展”與“環境”的沖突中,他們有時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眼下,這種局面正在扭轉。從去年底縣委、縣政府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對工業經濟進行大整治的“不要發展”大會,到前不久縣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白鷺保護的“白鷺會議”,再到全縣推行的生態危害官員問責制,無疑讓楊力他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幾天前,在全縣鄉鎮一把手參加的農村工作會議上,縣領導部署各鄉鎮2005年農村工作時,特別強調要加強水資源的保護,會剛散,立即就有一些鄉鎮請楊力多“指教”。 “環保正在變得硬起來。”楊力很是興奮。 現在說到這些變化,似乎很輕松。然而,當初各區縣在分解市委、市政府考核要求時,從下決心調到怎么調,過程相當艱難。 德清對此體會尤深。 按照上級要求,德清在以往的考核改革基礎上,根據全縣東部水鄉、西部山區差異較大的實際情況,實行“分類考核”。設想是:全縣11個鄉鎮分成東西兩片,西部山區將淡化工業經濟、招商引資與外經外貿的權重,鼓勵發展第三產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此方案從一開始便被各方認同、接受。難題在于,給西部鄉鎮的“減分”與“加分”,究竟多少才合適,才能起到導向作用? “當時討論最激烈的,就是分值。”德清縣委副書記、縣考核領導小組組長童建華回憶當時的情景,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是最“重”的,因此“常常爭得不亦樂乎”。光是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此事,就達3次。一項指標中為了究竟西部鄉鎮的第三產業分值是5分還是8分抑或10分,各執一詞。 直到今年6月中旬,方案才下發。 “分值背后,對縣里來說,是發展思路的體現;對鄉鎮干部來說,是一種導向。”德清縣委、縣政府最后的調整力度之大,連西部鄉鎮都“大感意外”:工業單項中,原來11個鄉鎮統統為20分,現在,三個西部山區鄉鎮工業單項分值減半,另增加了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10分)。同時,招商引資的分值從原來的15分降到了11分,而生態環境保護的分值,東部與西部的分值差別,不是2分,不是4分,而是拉大到了6分之多。 “我們想借此傳遞出縣委的一個鮮明思路。”顯然,這種傳遞直接而有效。作為莫干山鎮鎮長的章仁,今年與去年在一些做法上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 章仁是去年來到莫干山鎮的。鎮長第一年,最大壓力當然是招商引資。縣里下達的指標是100萬美元外資。新官上任的章仁全力以赴,為了一個項目合同幾乎是殫精竭慮,終于超額完成,達164萬美元。今年,縣里對莫干山鎮的招商引資考核分值大大下降,雖然招商引資仍被章仁列作“全鎮必須做好的大事之一”,但他多少已解脫出來,騰出了手去抓一些農業項目和生態旅游。快到年末,引資成績不如去年,章也并不太著急,反而說:“按現在對莫干山鎮的重新規劃,回頭再看,去年為了大力招商而爭取來的一些項目,還是急了點。”今年,他們的門檻就明顯抬高,“得感謝縣里對我們招商指標進行了減壓”。 但章仁并沒有感到“減壓”后的輕松,“像生態保護,旅游經濟,過去搞不好,我這個鎮長還可以借口怪罪工業指標對我們不公平,現在,就沒有理由了。”他說,“壓力更大”。 矛盾GDP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就在湖州去年淡化了GDP增長指標后,從今年1—11月的情況看,湖州的GDP增長速度全年預計達17%,超過上年度的14.8%。尤其是,這個速度是在受到宏觀調控影響,以及電力、土地等嚴重的發展瓶頸下取得的。 針對這一現象,一些人理想化地認為:淡化GDP,恰恰可以推動GDP;另一些人則質疑:難道湖州是“說一套,做一套”? “GDP增長有其合理因素。”湖州市經委經濟運行處的沈良彪道出個中因由:從2001年起,湖州工業性投入逐年加大,從59億元上升到去年的131億元,今年預計投入170億元,現在,正是企業見效的“掛果期”。他認為,今后幾年工業投入力度應該不會這么大,屆時,“產值、效益肯定會受到影響”。 去年底在全國百強縣評比中,曾經一飛沖天、上升44個位次的長興縣,其計經委辦公室主任姚令春也坦言:長興縣的工業經濟也得益于此。 盡管如此,他們也直言相告:一年以來,湖州全市各區縣非但沒有放松工業經濟,抑或是GDP指標,反而更加重視。沈良彪證實說,今年6月,湖州經濟形勢陡然吃緊,工業產值比上月回落了19.3個百分點,市長黃萌立即開會聽取專題匯報,“重視程度前所未有”。 “但這絕不是什么說一套,做一套。”市經委的祝柏鋼處長解釋:表面上看,湖州對區縣的考核指標體系中,的確取消了GDP這一單項指標,但實際上,其內容已全部分解到各細項里。如經濟建設一類中,就包括財政收入、招商引資、外貿外經及工業經濟、農業經濟等,即使是像長興、德清等一些鄉鎮新增加的三產服務業考核內容,事實上也都是GDP的主要構成部分。 這也就是湖州官員內部常說的“不考核GDP但卻不得不高度重視”的玄機。 當然,這并非簡單的“概念偷換”。童建華就體會到,“增加對生態、旅游等的要求其實是一種產業結構的調整”。 此話當然有根有據。如果不算省屬的莫干山風景區的旅游資源,在浙江所有縣(市)中,德清是目前旅游經濟惟一空白的縣。自從縣里的“指揮棒”揮動起來后,西部山區招商引資的壓力緩解,轉而發展一些長線的、可持續發展的項目。今年5月1日,下渚湖風景區賣出了第1張門票,實現了“零”的突破,由此帶動三產大幅上升。表面上看,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實際上,結構的調整為全縣的經濟增長方式及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今年10月,在全省統一考核的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的全部11個指標里,湖州在浙江11個地市中居第一,高過第2名紹興近15分。這表明,湖州規模工業經濟也出現了良好態勢。 事實上,沒有一個鄉鎮、包括縣區,敢撇開經濟發展來談社會和諧發展。余虹從經濟強鎮鐘管來到山區鄉三合當領導,感觸更深。 礦業是三合鄉的最重要產業,說三合“靠石礦吃飯”,一點不夸張。按照市、縣兩級對生態環境方面的高要求,三合鄉今年下大力整治采礦業,通過控制炸藥量來抑制住開采量。6月至11月,炸藥量僅為去年同期的55%。開采量減少,6月份的財政收入一下子比5月銳減,比例達到20%。這對三合鄉的確是個不小的影響。 “但我們也明白眼前虧與長遠好這個道理。”余虹習慣性地用手擦擦桌面,然后攤開手想證明某種變化:“你上半年如果來這里,就會發現我的桌面上盡是采礦業帶來的灰。現在,你看,好多了吧?” 不過,最讓當地政府頭疼的,是農民收入銳減。幾次三番,農民到鄉里來理論,甚至還到縣里上訪“告官”。“我們可以不太介意因為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而使經濟發展、財政收入放緩,但是,農民問題怎么辦?這可是影響到社會穩定的大事。”結論是:必須盡快尋找到能讓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當然,絕不是重回采礦業老路。 “一個地方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要想真正做到社會和諧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率先全面小康,近乎于空談。”這是湖州一年來真切的體會。 探索在繼續 還在去年,無論是湖州市委領導,還是外界學者,都直言:對干部政績考核的改革,將包括三部曲:考什么,如何考,怎么用。三者環環緊扣,缺一不可,而如果從對官員觸動力度的順序看,“怎么用”最關乎官員的“考評七寸”。 湖州在“考什么”上已經率先邁出了一大步,并在不斷完善。“如何考”雖然早有具體方案,但眼下,人們更關心的是:湖州的這次年度考核,會不會“走形式”? 采訪中,許多領導班子和干部對考核結果“怎么用”不以為然的態度,也令人產生另一種擔心。 從目前市、縣出臺的考核方法看,雖然都強調了考核結果要與領導干部獎懲掛鉤,但這種掛鉤最“看得見摸得著”的實質內容,就體現在年度考核的等級獎金。一位鎮干部就一再坦言“對考評結果真的無所謂,不就是一年少拿3000多元錢嗎?” 組織部門的一位干部也證實說:政績當然是干部升遷使用時參考的一個指標,但不是全部。而影響政績的因素又是復雜的,比如富縣官員好當,窮縣干部難為,因此選拔標準相當復雜。 當然,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又遠非地級市湖州所能獨立解決。 而“長興現象”更是對湖州今后實踐難度的另一種提示。 去年12月中旬,長興將全縣187家耐火材料企業全部列入整治或整改對象,限期拆除、改造200多只煙囪。耐火材料對長興的稅收貢獻目前在各產業中列第二。因此,一些鄉鎮負責人問縣長劉國富:“這樣搞還要不要發展?”劉國富當時的反問,極獲媒體喝彩:“都20多年了,欠下的資源債、環保債還嫌少嗎?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發展,而是如何發展。”這個人稱“不要發展”的會議,成為不少媒體在報道湖州考核之變時的一個經典事例。 但是,僅僅半年多后,長興一些村莊因受一家叫“天力”的蓄電池廠污染排放,導致一些兒童鉛中毒,被媒體曝光。 面對媒體上的“大起大落”,長興縣不少干部內心頗為不平。理由是:類似問題是前期發展遺留下來的,不要一出問題就全盤否定長興為此正在做出的努力。 說起來,長興整治污染產業的決心,不可謂小。繼推行生態危害官員問責制后,長興縣委、縣政府還下令,從今年起一律停止審批高能耗企業,包括小石礦、小耐火等。今年以來,僅不符合環境要求的蓄電池企業,長興就吊銷了109家。 不過,當地一位干部也提供了另一種反思:長興現在整治的對象還多是小企業,雖然數量巨大,但對全縣經濟指標影響不大。而“天力”這樣的企業完全不同,這位不愿公開姓名的人算了筆賬:“天力”如果關停,最起碼要影響1.5億元的銷售收入和300個就業崗位,以及相當可觀的稅收。 真正能檢驗出一個地區發展觀與官員政績觀的,恰恰看的是對這一類企業的態度。 目前,“天力”已經停產。 “長興現象”可能有些極端,但也是湖州處境的一種真實折射和提示。 從今年的整體情況看,湖州的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和社會發展均取得不錯的成績,這使它的改革取向在更大層面上獲得認同,但也多少掩蓋了此項探索的艱難與復雜性。 很多人關心的是:一旦湖州遭遇到重大經濟利益的挑戰時,它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是避重就輕,還是迎難而上?如果是前者,有可能使這項探索最終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如果是后者,那么,湖州能承受由此帶來的代價嗎?整個社會又能給湖州提供什么樣的外部環境呢? 這些,無疑將比去年出臺變革考核的決策思路時,艱難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