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信達轉做不良資產批發商 試水不良資產證券化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0日 00:14 東方早報

  早報駐京記者 王一琳

  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今年6月份從中行、建行購買了共計2787億元不良貸款之后,已經進行了第一次批發———將建行的1289億元不良資產整體打包給了東方資產管理公司。

  信達的上次“批發”簡單明了,但對剩下的中行1498億元不良資產的批發將會有一個
更為復雜的結構。信達將會把中行分布全國的不良資產打成若干資產包,出售給不同的下家,而廣東的200多億不良資產將成為信達首次不良資產證券化的主要資產。

  信達轉做“批發商”

  信達的不良資產“批發商”身份,始于中行、建行兩家的股份制改造。

  作為各具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金融企業,四大AMC(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共同誕生于1999年。成立之初,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確立了與四大銀行不良資產的“對口收購”原則:華融對工行、信達對建行、東方對中行、長城對農行。

  另外,四家國有銀行除了將不良資產剝離至對口的資產管理公司外,還分別將100億元的資產作為資本金注入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的人員也與四家銀行血脈相連。

  四家公司所處置資產的特點與四家銀行的貸款方向十分相似。信達當時接手的主要是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不良資產,其資產中房地產、煤炭、化工的資產比重最大。而東方是中國銀行對口的資產管理公司,處置的資產也以外貿行業居多。東方的工作人員曾向記者訴苦:“我們的資產處置難度最大!

  在此后長達5年的時間里,四家AMC一直遵照四大行的對應關系,在不良資產的剝離和處置上分口清晰。雖然承擔著同樣的任務,但一直各自為戰,保持均衡。但這種格局從2004年開始改變。

  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龐大的重組計劃,重組的首要工作就是財務重組。在國家注資450億美元提高資本充足率之后,繼續剝離不良貸款,將兩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降低至5%以下就成了現實的問題。

  這次兩家銀行的可疑類不良資產如何剝離?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達成的一致意見是,通過競標的方式產生一家不良資產批發商,以推動中國建立多層次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

  2004年6月21日,信達以賬面資產50%的名義價格獲得了中國銀行、建設銀行2787億元可疑類不良資產的批發商資格。在這之前,信達2004年也有斬獲。在今年年初,建行向信達剝離了569億元損失類不良貸款,正在準備上市的交通銀行也向信達剝離了650億元可疑類不良貸款,信達公司累計接收的不良資產規模已接近1萬億元。

  信達的一家獨大使四家AMC逐漸產生角色上的分化:原本在對口剝離狀態下,彼此之間沒有利益關系的AMC們突然變成了不良資產處置市場中激烈的競爭對手。

  接收新剝離的不良資產,用資產管理公司的話說就是“有活兒干了”。這種有活干的背后,就是其他資產管理公司沒有“活兒”干。

  信達中標的資產自然成為各家資產管理公司眼中的肥肉,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總裁汪興益就曾經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購信達中標的資產。

  第二次批發

  信達的第一次批發看上去更像是個“二道販子”,把“活兒”直接轉讓給了另外一家資產管理公司。2004年11月29日,信達與東方簽署了《債權轉讓協議》,將所有接手自建行的1289億元全部轉讓給了東方資產管理公司。 信達投資銀行部主任王海軍介紹,這批建設銀行的不良資產,信達剛剛于10月完成了清收工作。這意味著,清收完畢后的不良資產就要立即轉讓。

  信達轉讓東方的價碼目前尚未明朗化,根據王海軍的說法已經近乎是成本價。王海軍在沒有具體透露具體價格的情況下,向記者暗示除了信達購買這筆資產原來的資金,信達所付出的成本還包括央行再貸款所需要支付的2.25%的利率,以及清收這批資產所花的人力、物力成本。

  也有消息披露,最初與信達達成協議的是長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但由于對誰來承擔處置過程中出現的新增損失無法達成一致,長城在已經談妥價格的情況下意外出局。無論是東方還是長城,將這批可疑類資產批發給其他資產管理公司的思路也較為明顯。信達也有人士透露,這也是財政部當時的傾向。

  據一名信達資深人士透露,信達第二次批發的結構將有利于更多的公司進入這個市場。信達已經在對中行6月剝離的1498億元可疑類不良資產進行分拆打包。由于信達的具體資產處置歷來由旗下29個地方辦事處分別處置,因此此次打包也很有可能是按照地域拆分。拆分之后的資產包將更適宜于出售給不同的下家。信達第一次批發建行1289億元可疑類不良資產,也有包括國際投行在內的其他金融機構前來競標,資產的整體打包方式和所需的資金已經決定了其他資產管理公司是較為適合的購買者。

  而這次中行的拆分打包資產也將對這些投資者全部開放,這就更符合監管部門倡導批發商機制的初衷,建立多層次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很顯然,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整體打包轉讓給另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并不能被稱為多層次的市場。

  試水不良資產證券化

  信達的這次批發商資格,還為它的不良資產證券化創造了可能性。

  信達即將開始的不良貸款資產就是以接收自中行的1498億元可疑類不良貸款為基礎,其中廣東省的200多億不良資產將注入資產證券化的資產池。

  這批資產的較好質量使得信達能夠以此為基礎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嘗試。澳大利亞麥格理銀行的專家曾強調,不管是按揭貸款、信用卡應收賬款、不良貸款都可以成為資產證券化的資產對象,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穩定的現金流。

  也就是說,用于證券化的不良資產的先決條件是能夠較為順利地進行處置,從而產生較為穩定的現金流,F有的不良資產中,只有一小部分具備這樣的條件。四大資產管理公司1999年從四家銀行剝離的損失類不良貸款,很少有擔保抵押,即便有,也很多是無效的擔保抵押。

  今年剝離的可疑類不良貸款,相比之下,資質較佳。在五級貸款分類中,損失類排在最末,可疑類稍微靠前。由于剝離時間較短,處置難度也較低。曾有消息披露,這次剝離給信達的資產,以廣東省為例,50%以上都有抵押品。

  信達對這次的不良資產證券化充滿了信心。10月19日,信達宣布即將開始不良資產證券化時,信達副總裁陳孝周就表示,這個資產證券化項目3至5個月后將完成發行。此次的目標是做成規范的資產證券化操作,將不再是準資產證券化的操作。

  而信達已經有這方面的經驗。2003年1月,信達曾與德意志銀行聯手在國際市場對25.2億元的不良資產進行資產證券化。

  爭奪已經開始

  如果問信達是否想自己處置這部分資產,回答多半是肯定的。

  在資產公司1999年剝離資產已經差不多處理完畢的情況下,一筆處置難度不大的不良資產自然是最好的“活兒”。資產管理公司辦事處的負責人也會被下屬提問:“我們的資產處置完了干什么去?”

  長城資產公司正在進行的轉型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1999年接收了農業銀行的損失類不良貸款,五年來已經累計處置資產原值1817.40億元,剩余的1500多億元資產正在準備整體打包出售。

  長城并沒有言明為何要打包出售剩余的資產。一名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深顧問挑明了這一事實:資產管理公司1999年收購的資產能處置的已經都差不多處置了,剩下的都是很難處置、現金回收率極低的資產。

  中行的可疑類貸款從資產質量上可能優于建行部分,在現有資產處置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信達手頭剩余的可疑類不良資產是資產管理公司用來置換手頭較差資產的較好選擇。就連身為批發商的信達,也很難不動心。“盡管對這批可疑類貸款沒有處置權,信達還是有意將其留在自己手里!毕⑷耸客嘎。

  但央行和財政部已經為信達設置了門檻:信達必須在2005年年底之前把收購的2787億元不良資產打包批發出去,只有在拍賣兩次流標的情況下,信達才能夠自己進行處置。

  除了政府規定的處置時間限制,資金壓力也迫使信達必須盡快將手中的資產脫手。一位信達人士稱“這2787億元不良資產是用央行的再貸款收購來的,每天要支付600萬元再貸款利息。資金壓力可想而知!

  但第一次沒有得手的長城也沒有放棄努力。有消息稱,長城已經向信達提出要求,將剩余的中行可疑類不良資產全部交由他們處置。在信達接手這批資產時,承諾公司將轉型為專職的批發資產公司,把信達公司改造為中國的RTC(即美國重組信托公司;運作模式是由政府出資,聯邦保險公司管理,負責處理1990年所有儲貸機構無力清償的數額約1500億美元的不良資產)。信達公司的這一承諾打消了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特別關注的批發資產公司遲滯批發的顧慮。

  那么這是否是信達的RTC之路了?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不良資產新聞 全部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健力寶收購案風云突變
聯想收購IBM PC業務
高峰私生子案一審判決
中外乒乓球明星對抗賽
女人與車的美麗約會
自己建房開發商靠邊站
圖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娛樂風月圖鑒
歲末讀書頻道大盤點

<blockquote id="km6km"><center id="km6km"></center></blockquote>
  • <dd id="km6km"></dd>
    <noscript id="km6km"></noscript>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