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巨頭悉數到場 中國征信市場進入戰國時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8日 15:26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袁滿 北京報道 躑躅不前的國內征信市場終于開始踏上快速發展的大道。 在兩年前開通的全國企業信貸登記咨詢系統的基礎上,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完成全國聯網,并開始在七城市試運行。“目前,系統僅供商
不過,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有可能由央行征信局下設一家公司對掌控的全國性數據中心進行商業化運作。 而就在此前一天,美國益百利(Experian)宣布在上海設立辦事處,正式啟動在華投資戰略。至此,包括鄧白氏、益百利、全聯(Transunion)和Equifax在內的全球四大征信機構已悉數進駐中國。 一面是全國信用信息平臺的告成,一面是外資公司們猛烈地叩門。無論是從現實條件還是從時間的緊迫性上,國內紛亂、幼小的征信市場都面臨著重整而后生。 央行統領 全國聯網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于今年12月中旬開始試運行,在北京、重慶、深圳、西安、南寧、綿陽、湖州等七城市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開通聯網查詢。 2003年11月,央行成立征信管理局,正式將征信市場的監管權攬在了手中。在其協調下,各家商業銀行打破信息壁壘,將以往散布在各銀行的個人信用信息聯通共享,在信用風險面前結成聯盟。 據了解,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主要采集和保存個人在商業銀行的借還款、信用卡、擔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關的身份識別信息。這意味著公民個人發生在銀行的每比信用交易將時時刻刻記錄在案,并形成全國記錄,追隨其一生。 按照央行的規劃,2005年年內將實現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在全國聯網運行。加上兩年前完成的全國企業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央行終于完成了國內信用數據庫的大統一。 央行信用數據庫的建成為中國經濟的健康運行以及銀行業風險業務的發產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一份來自世界銀行的報告顯示,在一個擁有完整信息的信用體系下,有12%中小企業更加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而41%的大銀行、78%的小銀行將降低自己的呆賬比例。 目前,央行是國內信用信息惟一的集成者,容易有壟斷之嫌。但是,“要促使國內信用體系迅速建立,除了由央行出面牽頭進行,沒有其他可行辦法。而且,由央行出面收集信息是最合理、也是最好的辦法。”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教授認為。 “當前的問題是怎樣轉向更好的市場化運作。”鐘偉說,“也就是由政府推動,向半官方半民間機構,再向外資企業的進入過渡,最終形成壟斷競爭格局。這顯然需要很長時間。” 市場整合 戴根有表示,央行已明確了征信體系建設的主導思想——“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特許經營,專業服務”。 信用信息數據庫的完成只是完成了政府推動的第一步,在其后還面臨著如何市場化的問題。而一道“特許經營”足以號令市場重組。 戴根有表示,根據央行初步摸底,目前,全國有大小征信公司200多家,規模普遍很小。 他語氣急切地向記者表示,中國已經沒有時間再等待充分競爭后的市場整合,必須盡快建立大規模、專業化的征信公司。戴根有笑稱,美國征信業寡頭局面的形成用了200年的時間,如果中國單純依靠市場自由競爭等待下去的話,“黃花菜都涼了”。 令戴根有感到時間緊迫的是國內信用交易的急速膨脹。與此同時,信用缺失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急劇擴大,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造成威脅。據中關村企業信用促進會理事長張利勝介紹,2003年,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的四方負債即信用總規模達到33萬億元。全國信用規模與GDP的比值為3比1?已逼近美國的3.48比1。全國凈信用規模的85%集中在銀行,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5%,企業應收賬逾約率超過5%,遠遠大于國際上0.25%的水平。 其實,2002年起,央行就開始制定《征信管理條例》,期間數易其稿,爭論最大的一塊內容就是準入門檻。 最初的《征信管理條例(送審稿)》中規定:注冊資本金達到5000萬元的公司才能單獨從事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征信業務;若要涉及個人信用征信業務,注冊資本金須達到1億元。否則,現存合法經營的征信機構都將被取消征信行業的從業資格。 而市場的現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信用公司注冊資本金才剛過5000萬,多數公司則在1000萬以下。 戴根有向記者透露,在送交國務院法制辦審批的《征信管理條例》定稿中,以往的門檻規定已經“有了變化”。 此外,央行信用信息數據庫的運作也面臨市場化的轉型。 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種可能的思路是,由央行征信局下設一家公司掌控全國性的數據中心進行商業化運作,現有的上海資信有限公司等地方性征信企業,有可能被全國性的征信公司收購,成為其子公司或分公司之一。 戴根有沒有評論這種猜測,他表示“這是未來的事,要由上層來決定”。但他向記者表示,央行的信息數據庫現在為無償使用,將來會是有償服務,否則數據庫的維護將“無以為繼”。 華夏國際企業信用咨詢有限公司的總裁助理王子良認為,從節約市場成本的角度上考慮,對各地地方搭建的信用數據庫的整合越早越好。 “目前,各地方建立的數據庫標準各不相同,信用信息標準不盡快出臺,整合成本就越高,越往后浪費越大。而這些由地方政府推動的信用體系建設,所花的錢都來自老百姓的稅收。” 據了解,自1999年上海第一家試點建立征信公司以來,各省市政府主導下紛紛開始建立本地區征信體系。此外,市場上還存在大量民間資本興辦的征信企業。目前這些公司都在焦急地等待《征信管理條例》的出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外資叩門 盡管目前法律法規缺失,市場缺乏規范,但中國個人征信服務市場無疑非常誘人,一些外資機構紛紛搶在市場開放前跑馬圈地。 剛剛在上海成立辦事處的益百利亞太區總裁約翰.哈克表示,將把生意瞄準中國的信貸消費市場,并拋出了一份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市場營銷定位系統——中國版MOSAIC系統。 “依照這些信息,客戶可以很方便地進行更精準的行銷,節約成本。”哈克說。某征信公司人士分析,這是國內征信機構目前無法做到的,由此足見外資機構在技術上的優勢。 先期進入中國的外資征信機構已不乏成功的范例。1994年進入中國的鄧白氏已經與華夏、新華信在企業征信市場形成三足鼎立,共同占有70%到80%的市場份額。 與外資公司相比,國內征信公司起步不過十幾年,無論在資金實力、技術水平上仍顯得十分“幼小”。市場份額最高的新華信公司2001年的營業收入僅2000萬元人民幣上下。而像億百利這樣的老牌機構,不僅有著150年的征信閱歷,而且年銷售額高達20億美元以上。 國內市場還未成熟,外資就已開始叩門。對此,戴根有表示,政府對外資進入的態度是“逐步開放,但怎么開放還沒有確定。” 鐘偉則認為,由于中國的信用市場處于起步階段,外資進入也要從頭做起。“中國政府可能也不愿其快速進入,因為其業務將不可避免地涉及中國經濟運行的重要數據。”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曾撰文表示,“對是否允許外資進入中國征信市場的問題,我們傾向于給外資機構與中資機構相同的國民待遇。……在《征信管理條例》和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制約下,國外資本無論以何種形式進入中國征信行業,都不會對中國國家經濟信息安全產生影響。” 一切有待《征信管理條例》來破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