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首席記者 仲偉志/文
一
連日來,在中央與地方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干部人事調整出現了一個令人矚目的高峰:原河南省委書記李克強調任遼寧省委書記;原中宣部副部長、廣電總局局長徐光春
調任河南省委書記;原福建省長盧展工出任福建省委書記,原福建省副省長黃小晶任代省長;原安徽省委書記王太華接任廣電總局局長;原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金龍任安徽省委書記;原青海省委副書記楊傳堂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
據悉,遼寧本地成長起來的省委書記聞世震年屆退休,而原福建省委書記、曾接替胡錦濤任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的宋德福,系因健康原因退出了福建省的領導崗位,根據新華社發布的消息,中央對他將“另有任用”。
此前不久,陜西省省長賈治邦調任民政部副部長(正部長級),陳德銘調任陜西省代省長,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珉調任吉林省代省長,四川省委副書記劉鵬接替袁偉民出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
以上這些變動是中共十六大以來規模最大的干部人事調整。另有消息說,官方宣布的人事變動只是這一輪省部大員調整的一部分,近期還將有幾個省區的主要領導職務出現調整。
上一輪力度較大的人事調動始于十六大前夕,結束于2003年“兩會”前夕:央行行長戴相龍調任天津市長;交通部部長黃鎮東任重慶市委書記;人事部部長張學忠任四川省委書記;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王岐山任海南省委書記(后任北京市長),白克明則從海南調任河北省委書記;浙江省委書記張德江調任廣東省委書記;河南省委書記陳奎元調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等等。
每一次高官變動都會給媒體帶來談資,比如有人說,王珉被提拔為吉林省長,是因為他所創的蘇州模式,徐光春調到河南是為了加強宣傳以改善河南的形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事實上,黨政領導干部交流制度是中共鍛煉干部的一項重要措施。中央與地方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的干部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腐敗的滋生,防止宗派主義和小團體主義,有利于加強領導班子的集體領導。
此外,通過干部交流,可以對一個領導班子的素質結構和年齡結構進行合理調整。類似的干部交流每年都在有計劃地進行。但是,由于這一輪人事調動恰好于今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召開之后啟動,加之規模較大,格外引人關注。
眾所周知,十六屆四中全會的主要議程,就是研究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提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具體回答“怎樣執政、靠什么執政”這個重大而又十分現實的問題。這既是客觀形勢使然,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執政過程中對自身使命、責任與前景的深層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輪人事調動可以看作是這種深層思考的一種實踐和結果。
二
十六屆四中全會召開前夕,《半月談》雜志刊登了一篇題為《領導干部要帶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署名文章,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與領導干部的選拔具體聯系了起來。
文章指出,在變化了的執政條件和社會環境中,我們黨自身建設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容回避: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一些領導干部素質不高,本領不強,特別是駕馭市場經濟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亟需加強;在日常工作中,有的領導干部民主作風不夠,個人說了算的現象已成頑疾;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嚴重敗壞了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文章認為,“這些問題無疑會消解黨員干部的戰斗力,勢必會影響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最終會削弱黨的執政地位”,“如果我們不正視問題,不創新思路,而是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沿襲習慣的辦法,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領導水平應該有實實在在的行動”。
稍后出版的另一期《半月談》,則在一篇文章中明確提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人”;“只有選好人,用好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能夠與中央保持一致、善于駕馭復雜局面的黨員干部隊伍,我們才可能從容應對考驗,完成人民所賦予的歷史重任”。
在四中全會上,中國共產黨對存在的問題做了分析,認識到自身的執政能力同新形勢、新任務還不完全相適應,比如說:黨政領導的交叉、職能的重疊影響執政效率,黨和人民群眾溝通的渠道、政府和人民溝通的渠道還不完全暢通,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問題越來越復雜,等等。解決這些問題,最終要依靠黨的制度建設,但中央與地方領導集團的素質和能力,同樣體現著黨的執政能力的高低,是一個政黨整體能力的一部分。
四中全會之后,曾慶紅同志也曾經指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要同建設一支善于治國理政的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結合起來。中共高層希望用這樣的隊伍打造出新的導向政治文明的通道。
人們普遍認為,這一輪人事調動體現了中共執政骨干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趨勢,比如今年49歲的李克強,擁有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和經濟學博士學位,被認為是“四化”干部中的佼佼者。同時,這次調整也是李克強、徐光春、盧展工、郭金龍、楊傳堂等人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執行中央各項決策——特別是四中全會關于加強中共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的結果。“四化”只是為執政能力的提升奠定了人才基礎。
與過去有所不同,調整之后,省委書記們將在新的崗位上承擔起中央交給他們的新使命。
這個新任務也不同于那些簡單化的理解——比如李克強如何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徐光春如何解決三農問題、盧展工如何加快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等等。對于這一批省委書記來說,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如何規劃社會經濟發展藍圖,如何正確處理黨委和政府的關系,如何加強和改進對社會經濟重大事務的協調,如何保證中央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如何把黨的主張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并付諸實施。
所以,這一輪在中央與地方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進行的人事調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執政理念、執政方略、執政方式、執政使命方面進行創新與完善的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