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民營油企陷入油源生死劫 盼望外資解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3日 07:10 第一財經日報 | |||||||||
●民營油企:中石油要借推廣乙醇汽油致我們于死地 ●中石油黑龍江省銷售公司:乙醇汽油是敞開供應的,沒有刻意壓制誰 本報記者 葉桐 發自黑龍江尚志
黑龍江尚志市,零下18攝氏度。55歲的朱軍踏著半尺深的積雪走近高聳的大油罐。這個容量1.3萬噸的油罐,目前已基本閑置。10年前,朱軍是尚志市珠江石油公司一家加油站的站長,現在,他的職責只是看守公司閑置的油庫。“有兩個月沒發工資了。”朱軍說。 距油庫不到1000米的珠江批發市場一間辦公室里,珠江石油公司負責人孔令貴正為油源問題一籌莫展。1992年他帶領300多名原國企職工創辦了民營的珠江石油公司。這些年,該企業共投資3500多萬元,建了1個儲油罐和14個加油站。1998年國家重組石油業之后,由于缺少油源,油庫基本閑置。自今年秋天黑龍江省開始推廣乙醇汽油以來,中石油被指定為唯一的調配單位,珠江石油公司的經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我們民營企業贊成有關方面推行乙醇汽油的做法。但主要問題是中石油的供油問題,要么說沒油,要么就高價。市石油公司說價格是上面決定的。”孔令貴說,“因為我們是競爭對手,我批發的油多了,就會影響他們的利益。” 距尚志市百公里外的牡丹江市,另一家民營油企遠東石油公司經理馬新立也為油源問題頭疼。馬新立和記者說的第一句話是:“一點油都不給我們,我們就要黃攤了!” 和孔令貴一樣,馬新立2000年拿到了原國家經貿委頒發的《成品油倉儲經營批準證書》。但幾年來,由于無油可儲,油庫長期閑置。“還得花錢保養它,這幾年光這個就損失500多萬元。” 今年8月2日,黑龍江省經委出臺的《黑龍江銷售和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中規定,從2004年10月1日起,黑龍江省境內只能銷售和使用車用乙醇汽油,車用乙醇汽油只能由中石油黑龍江省銷售公司調配銷售,其他任何企業都不允許調配銷售。 “把乙醇汽油的調配權只給中石油,這對民營油企非常不公平,過去我們還能從中石化進點油,而現在只能靠中石油了。”馬新立說。 黑龍江全省共有7家民營油品倉儲或批發企業。其余幾家的狀況和遠東石油公司類似。位于佳木斯市的中石油有限公司算是效益最好的一家。這歸功于總經理郭玉柱活絡的頭腦。 郭玉柱從2000年中石化尚未進入黑龍江省石油市場前就開始與其接觸。去年正式跟中石化聯營。“就因為中石油不給我油嘛,不然我干啥還費這些勁。”今年乙醇汽油推廣之前,他想法囤積了1500噸油。“如果不是有這些庫存,我早就停下來了。”油源問題宿怨已久 中石油與黑龍江民營油品企業宿怨已久。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一位人士證實,從1998年至今,黑龍江省民營油企對供油問題的反映始終不斷。國家有關部門領導曾多次就此事作出批示,國務院有關部委也多次召開協調會,但問題終未得到較好解決。“這次乙醇汽油推廣問題只不過是矛盾激化的一個導火索而已。”該人士說。 郭玉柱透露,黑龍江省5家較大的民營油企在《辦法》出臺后曾聯名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情況,要求改變中石油獨家調配銷售的規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考慮到民企的生存問題,就給了中石化黑龍江銷售公司另建一個調配站的名額。現在這個調配站在建,可能明年2月份可以供油。”郭玉柱說。 截至發稿時,記者未能聯系到中石化黑龍江銷售公司黃經理證實此消息。 在10月22日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第四號令公布的《黑龍江省調配和銷售車用乙醇汽油暫行規定》中,中石油黑龍江省銷售公司的名字沒有再出現,取而代之為籠統的“國家指定的調配企業”。 中石油黑龍江銷售公司業務處王處長表示,黑龍江省全省要建20個左右的乙醇汽油調配站,其中18個由中石油建,另外2至3個由中石化建。“現在中石油的乙醇汽油是敞開供應的,不存在油源緊缺問題,也沒有刻意壓制誰。”不過他承認,“我們的原則是掛靠在哪就由哪供應油。有的企業掛靠在中石化下面,那就找中石化進油好了。” 而記者接觸的幾位民營油企負責人卻一致認為:“中石油想在2006年石油批發市場放開之前把民營企業置于死地,趁機壯大自己。” 記者致電黑龍江省地方石油協會欲了解相關情況。該協會一位女士稱,領導都去開會了,不在本地。無利可圖的批發油價 除了供油受限,另外一個焦點是油價。 幾位民營企業的負責人表示,中石油通過其內部價格轉移,給民營批發企業的生存造成很大困難。以90號清潔汽油為例,目前中石油哈爾濱市公司對外批發價是每噸4348元。而90號清潔汽油從哈爾濱煉油廠的出廠價僅為每噸3427元。從出廠價到批發價,經過中石油東北公司、黑龍江省石油公司、哈爾濱市石油公司三個環節,油價就上漲了近千元。而作為批發企業的民營油企從中石油進油的價格往往和加油站進油相同。在批發環節上,民企無利可圖。 一位在石油系統工作了30多年的知情人士說,這種做法就是通過內部人為的多環節設置,大幅度提高成品油的批發價,以此壓縮各加油站的利潤空間,使之無利可圖甚至虧損。這樣競爭對手就無法造成威脅,而對于系統內加油站的虧空,可以用部分石油公司的批發收入來補貼。 孔令貴算了一筆賬:從中石油牡丹江市銷售公司購油進來,每噸油的運費在50元左右,工人工資在50元左右,加上固定資產折舊、銀行貸款利息、水電雜費等等,總成本就得170元左右。按現在中石油供油的價格,“我們進1噸油就得賠上100多元。” 對于價格問題,中石油黑龍江銷售公司王處長承認的確是按統一價給民營企業的,“雖然在批發環節上他們沒利潤,但可以通過下屬的加油站來獲利。” 12月6日,負責乙醇汽油推廣工作的黑龍江省經委技術創新處臧毅處長拒絕就供油問題以及該省民營油企經營問題作答。 郭玉柱告訴記者,他們5家民營企業聯名反映問題后,國家發改委十分重視,明確要求中石油盡快解決他們的油源問題,但中石油一直拖著。 面對12月11日已經放開的石油成品油零售市場和將于后年放開的成品油批發市場,幾位民營石油倉儲和批發企業負責人的心情相當復雜。“零售市場放開只是表面放開,油源才是關鍵,油源問題不解決就沒什么活路。”馬新立說,“我擔心企業能不能撐到最后。” “外資進來了,他們(中石油)說狼來了,我們說是救星來了。堅持到2006年吧,我覺得還是很有盼頭的。”郭玉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