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作別中外運 外資加快獨立步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2日 17:13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徐曇?編輯:韓文欣 近日,UPS(美國聯合包裹公司)做出了號稱進入中國市場16年來最重大的決定。即出資1億美元從中外運“贖身”,邁出中國獨資第一步。到2005年,獲得中國最主要商業城(資訊 行情 論壇)市國際快遞業務的獨立經營權。
UPS重金換得單飛 UPS自1988年進入中國市場,出于政策限制與中外運集團合資。但雙方只有一家合資公司,其他地方業務與中外運僅為代理關系。近年來UPS不斷加緊對中國市場的擴展,卻無意改變與中外運的合作方式。此前就有分析認為,UPS最終的目的是“單飛”。而在2005年底政策對外資開放之前,UPS的獨資之旅終于付諸行動。 UPS宣布,將支付給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1億美元,用來收購雙方合資公司——中外運-聯合包裹國際快遞有限公司里中外運所占的50%的股權,以及中外運在國內對UPS國際快遞 業務的代理權。 UPS亞太地區總裁肯.托羅表示,雙方業務交接將從2005年1月開始,將首先獲得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和青島5個城市合資業務的直接控制權,并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全國23個地區業務的交接工作。這23個地區將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代表了中國80%的國內生產總值,而在上述以外的地區,UPS將會繼續與中外運進行合作。此后,UPS和中外運的品牌將不會同時出現。 肯.托羅表示,今年年初在跟中外運談判的時候,雙方都有這個意愿交接業務。1億美元是一個公平、對雙方都有利的數額。 中外運對此的態度是,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國際快遞業務開放承諾時限的臨近,公司代理業務模式經營風險逐漸加大,公司經營和產品結構將向國內快遞業務調整。 UPS中國戰略計劃發展部董事總經理陳學淳表示,選擇獨立經營中國業務有兩方面因素。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自2005年12月11日起,外資公司可獨資經營國際快遞業務。同時UPS在中國市場16年業務的鋪墊已經成熟。 去年,UPS在中國業務的增長達到了40%,到目前為止更高達90%。肯.托羅表示,對于UPS來說,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個市場,它對UPS不是選擇而是必須。 選擇獨資,意味著UPS在中國市場有更自由的決策權。 市場格局不會快速打破 隨著政策的開放,在國內獨立開展業務的外資似乎越來越多。此前,全球最主要的物流供應商之一瑞士德迅集團表示,德迅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未能帶來理想的結果,與中方的合作關系可能在明年年底結束。德迅打算通過建立獨資企業獨自打理在華業務,以便從中國高速發展的物流業中獲得更高增長。 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其他三大國際快遞巨頭也在跟進UPS。Fedex(聯邦快遞)和DHL(敦豪)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不會與自己的國內合作伙伴分手而成立獨資公司。 DHL是四大快遞巨頭中最充分的利用了中外運網絡的公司。更在2003年2月宣布,以5800萬美元購入中外運5%的股份,成為中外運最大的策略投資者,進一步強化了DHL與中外運的戰略合作關系。雙方的合作契約更長達50年。 2002年TNT結束了與中外運的合作關系,選擇了名不見經傳的“超馬赫”作為合作伙伴。有分析認為,TNT選擇更易掌控的合作伙伴也在為獨資做準備。 TNT中國首席執行官肯.邁高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市場是否選擇獨資,主要的方面可能不在于政策本身來推動,而在于具體的商業發展需求。比如說今后針對非汽車物流領域,建立一個獨資企業會比較好。在有些領域可能會繼續選擇合作或者是合資企業。 目前,有三方勢力在爭奪中國快遞市場——國際快遞巨頭、中國郵政和在郵政打壓下生存的民營快遞公司。雖然外資快遞在中國國際快遞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DHL甚至打政策的“邊球”入中國國內快遞市場;但另外兩方勢力也在不斷突圍。中國郵政的體制改革方案已上報國務院,EMS等業務分拆意味著更市場化的運作;最大的民營快遞宅急送公司已初步定在明年年底于香港上市。 一位物流專家分析,從業務領域看,三方勢力還沒有達到短兵相接地步。國際巨頭主攻方向還是國際快遞業務;中國郵政以無人能比的網絡優勢,主要開展國內快遞;對于大部分民營快遞公司來說,國內快遞業務還主要局限在同城快遞方面。 雖然政策開放使公司獨資提速,但時間概念似乎大于實際意義。UPS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經營理念,但相比DHL和中國郵政等,UPS完善的網絡建設還要假以時日,其本土化過程或許會更長。這似乎意味著短時間內,快遞市場的格局不會因為外資獨資而快速被打破,三方仍然需要一個長期博弈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