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久霖狂賣看漲期權釀巨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0日 07:14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 |||||||||
中航油5.5億美元虧損中,原油期貨只占小部分,最大的虧損來自航空煤油期權交易 幾乎所有后知后覺的人都會說,陳久霖犯了一個尼克.利森曾經犯下的錯誤:與市場趨勢進行相反的操作。利森當年賭日本經濟開始復蘇,他賭錯的結果是搞垮了巴林銀行;陳是在判斷石油價格時進行與行情相反的交易,他的代價是搞垮了一家上市公司。
雖然陳久霖的失誤未必如利森那么嚴重,也未必需要承擔利森承擔的代價。但是,中航油事件的影響在有些方面要比巴林銀行更惡劣———中國企業的國際地位有降級之虞。這是新加坡一位銀行界人士說的,他任職的銀行是中航油主要債權人之一。 兩次錯誤判斷 損失1億美元 從中航油內部了解到的消息顯示,在7月份左右,也就是國際原油價格在每桶40美元、航煤接近每噸350美元的時候,中航油或者說陳久霖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石油價格不會繼續升高,而要開始下跌。此時,原油已經從2003年5月的每桶25美元上升了超過60%。 至于陳是如何做出石油價格將開始下跌的判斷,目前還不得而知。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是,在這個時間,中航油開始在國際市場上做出錯誤的操作,大量拋空原油期貨,由此一步步滑向深淵。 期貨投資必須提交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國際慣例是在5%左右。按照當時每桶40美元的價格計算,每桶需要保證金2美元左右,即使中航油持有幾千萬桶的空頭頭寸,所需保證金也不會超過1億美元。 但是這種投資顯然遭受了市場的嚴厲狙擊。國際原油價格由每桶40美元迅速躥升到10月26日的最高每桶56美元附近。這個價位,可以說是陳久霖心理崩潰的上限。 各交易所為防范期貨交易中出現的交割風險,一般會在客戶的賬面損失到達一定界限時,強行將該客戶所持有的頭寸自動平倉。也就是說,中航油在原油期貨上的投機損失,最大就是所投入的資金。這種損失,在遭受強行平倉時就馬上發生。 另據消息,在原油價格到達50美元以上后,中航油的判斷再次出現嚴重錯誤,入市建立多頭倉位。然而市場的打擊再次降臨,油價從每桶56美元大幅下跌,至12月6日每桶僅有42美元。這時候油圈有人出來說,陳久霖實在是運氣太差。而更難聽的話還有:陳不懂油,也不懂期貨,所以才會一敗涂地。 盡管中航油集團負責此次事件的發言人邊輝稱,不清楚中航油在期貨上的損失有多大。但市場人士判斷,中航油兩次錯誤的判斷和投機,造成的損失最多1億美元左右,占5.5億美元總損失的少數。中航油的大出血,當來自新加坡紙貨市場上的期權交易。 狂賣看漲期權 最終導致崩盤 新加坡的紙貨市場,是區別于交易所市場的場外市場。在紙貨市場上,最終不需要進行現貨交割,而是進行現金交割,主要是在紙面上的交易,因此得名。 中航油作為中國最主要的航空煤油貿易商,幾乎壟斷了中國航空煤油市場。東方航空的一份報告指出,近年來中國航空煤油消費量在600萬噸左右,而進口數量達到30%。這些航煤有必要在國際市場上做套期保值業務。 由于中航油是在新加坡注冊,而且又背靠中航油集團,在航空煤油的市場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借此,中航油在新加坡紙貨市場上成為了航空煤油期權產品交易的做市商。 所謂期權產品的做市商,就是在市場上自由報價,向投資者賣出看漲或看跌期權,以獲得權力金。看漲期權指投資者有權在約定期限內以某個價格(行權價格)向期權賣出者買進標的產品,看跌期權則是有權賣出。期權買入方可以在合同期限內,根據市場條件選擇執行期權合同(又叫行權),或者放棄。買入這種權力付出的資金,就叫做權力金。投資者買入期權一般是為了對沖其買入期貨或者現貨帶來的風險,而期權賣出者則是為了獲得權力金。 從合同上來看,期權賣出者似乎背負著無限的風險。正因為如此,只有信譽最好、實力最強的機構才能成為期權市場的做市商,賣出期權。從全球范圍內看,期權賣出者基本上都有盈利,投資者行權的情況非常少見。 其實,中航油的期權交易,此前也是盈利頗多。據知情人士透露,中航油的風險投資收益占總利潤的65%以上,其中主要就是賣出期權的收益。邊輝也不否認風險投資收益是中航油的重要盈利來源,但認為比例可能不會有那么高。 如果說中航油的原油期貨交易造成公司的創傷,而期權交易則是拉開了大口子,導致中航油大失血,走向崩潰。 中航油的失策之處在于,沒有正確制定航煤限價保頂期權(一種看漲期權)的權力金,使得投資者購買了大量的這類期權。 市場人士透露,中航油賣出的這份看漲期權,價格大約在每桶3美元、每噸22美元左右。盡管具體的期權合約中行權價不同,但估計應在每噸400美元以下。然而,到了10月中下旬,受原油價格的影響,新加坡航煤價格已經達到450美元左右。由于航空煤油價格的高漲出乎中航油的判斷,行權價格低于市場價格,投資者要求行權,從而使期權賣出方,也就是中航油公司產生巨額虧損。 以每噸航空煤油產生30美元的虧損計算,每賣出300萬噸的期權就差不多損失1億美元。這種損失的速度和規模,都不是期貨交易能比擬的。這種風險幾乎是無限加于期權賣出者身上,而中航油又沒有采取好的對沖措施。 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認為,原油期貨的損失是投機過度,止損不及時。而期權交易上的錯誤則在于,沒有按照市場的變化,及時將看漲期權的權力金大幅調升,并降低看跌期權的權力金。這位人士認為,如果權力金足夠高,那么很少會有人花大價錢買這份權力的。(據21世紀經濟報道 徐可強) 三大失誤 巨虧5.5億美元 失誤1 今年7月份左右,也就是國際原油價格在每桶40美元時,陳久霖作出錯誤判斷,認為原油價格不會繼續升高,而要開始下跌。 失誤2 在原油價格到達50美元以上后,陳久霖的判斷再次出錯,入市建立多頭倉位,但油價從每桶56美元開始大幅下跌,至12月6日跌至每桶42美元。 失誤3 沒有正確制定航煤限價保頂期權的權力金,使得投資者購買了大量的這類期權。到今年10月中下旬,受原油價格的影響,新加坡航煤價格已經達到450美元左右。行權價格低于市場價格,投資者要求行權,中航油產生巨額虧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