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考驗浙商實力 浙江4條高速路遭遇流標尷尬(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0日 02:03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投資高速門檻多 該業內人士認為,種種的不良因素綜合在一起,才形成現在流標的狀況。“看來高速公路業主招投標市場尚未真正形成。”
有專家指出,“投資回報時間過長,也是民資面對高速公路工程謹慎而行的又一原因。”今年10月國家出臺的《收費公路管理條理》明確規定,每個收費公路項目收費年限不得超過25年。這使得投資公路的回報預期將有所降低。 對于經濟發達的浙江省來說,高速公路的資金回收應該不成問題。但事實上高速公路的投資回報尚不如人們想象中的那么豐厚。即便是目前車流量最大的滬杭甬高速公路,其利潤率也不如圈外人士想象的那么豐盛。 在巨大的資金支出和較長時間的回報周期下,投資者對高速公路這種長期投資的政策風險存有了不同程度的擔心。此外,國家對民間資本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還缺乏相應的法制環境,這便進一步加大了風險。 此外,各類專業知識的缺乏也成為了投資者難以逾越的一道門檻。高速公路的技術要求相對要高。該業內人士分析,我國現有路面結構和路面施工技術尚不成熟,新建和改建的高等級公路業發生了一些嚴重的早期破壞現象。有的使用不到一年,有的使用兩三年就開始大面積損壞,路面的使用質量和使用壽命普遍地達不到應有的水平,與設計年限有很大差距。因此將會導致不少人認為,高速公路修得起養不起。 高速建設在投資決策中,常常需要金融、法律、保險、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專業咨詢支持。但是,目前能提供這類服務的機構少之又少。這在無形中加大了投資決策的風險,也影響了一部分投資者的決心。 該業內人士認為,種種的不良因素綜合在一起,才形成現在流標的狀況。“看來高速公路業主招投標市場尚未真正形成。” 引進民資,別放棄投資高速公路建設,引進民間資本,不但可以緩解政府資金方面的壓力,也為民間資本的保值增值創造了契機 據了解,并非浙江一地交通設施建設在向民間籌資上遭遇尷尬。全國不少地方的交通部門都陷入類似的境地。過多的資金量直接加大了投資的風險,使不少投資者不敢輕舉妄動。 專家提出,優化資本市場,特別是為閑散的民資提供一些融資平臺,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聚集民間大量的資金,同時又不使投資者的風險過高?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真正調動民資投身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性,避免流標的發生。 即便有種種困難,業內人士對浙江此次運用項目業主招標投標制度還是報以高度評價。“畢竟這是開國內先河之舉。” 這位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項目業主招標投標制度,就是在省交通廳做好各級規劃后,將一條高速公路的建設、經營等權利一次性地轉讓個某一機構,再由該機構設立項目公司,自行負責投資、建設和經營事宜。等特許經營權到期后,再將高速公路交還給省政府。 在這期間,政府部門不參與高速公路的實際建設。 這便不同于從前的由政府部門下屬的國有交通投資集團設立項目公司,再將項目公司進行轉讓或轉移股權的操作方式。 投資高速公路建設,引進民間資本,不但可以緩解政府資金方面的壓力,也為民間資本的保值增值創造了契機。浙江現有高速公路國資居多,有消息透露,浙江省政府手重持有的其他高速公路的股份,將來有可能通過轉讓等方式向社會出售。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2月10日 第十六版)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