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總局稱出口退稅全部還清 將不再拖欠新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21:08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12月9日電(記者 陳二厚) 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已近1年。國家稅務總局進出口稅收管理司司長馬林近日明確表示,目前累計欠退稅已全部歸還完畢,有效緩解了相關企業資金困難的局面,有力推動了出口增長。
欠退稅規模龐大 出口退稅是世界各國為提高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對出口貨物已征收的國內稅部分或全部退還給出口商的措施。讓出口產品盡可能以不含國內稅的價格進入國際市場,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我國自1985年開始實行這一政策。近20年來,出口退稅因其在稅收財政職能和宏觀調控中發揮 的雙重作用,地位日漸重要。但近年來,隨著外貿出口的快速增長,出口退稅規模逐年增加,欠退稅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據稅務總局統計,到2002年底,中央財政累計欠出口企業退稅達2019億元。 欠退稅規模的擴大,使得出口企業資金困難問題日益突出。不但直接影響外貿出口的動力,也影響了政府的形象和信譽。解決欠退稅問題,迫在眉睫。 改革機制 對出口退稅政策進行改革,主要是解決“欠退稅問題”。而欠退稅問題,表面看,是中央財政安排的出口退稅資金不能滿足出口貿易迅速增長的需要,但從深層次分析,卻是出口退稅機制不合理,退稅結構不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要求,退稅數額超出了中央財政承受能力,退稅負擔機制不利于出口貿易的規范科學管理。 國務院對這場改革確立了24字原則:“新賬不欠,老賬要還,完善機制,共同負擔,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稅務總局有關人士指出,這24字背后,主要包含5方面內容: 對出口退稅率進行結構性調整,對出口產品實行區別對待。改革前,實際執行的平均出口退稅率為15%,改革后,退稅率平均下調3個百分點左右。其中,對國家鼓勵的出口產品不降或少降甚至提高退稅率,對一般性出口產品適當降低,對國家限制的出口產品和一些資源性產品多降或取消退稅。 加大中央財政對出口退稅的支持力度。從去年起,中央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收入增量主要用于出口退稅。 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負擔的退稅新機制。從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退指標為基數,基數內的仍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超基數部分的應退稅額則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分擔。 以新機制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推進外貿體制改革。目前,我國出口的相當一部分還是采取外貿企業收購制。加快推進生產企業自營出口,引導外貿出口代理制發展,既是降低出口成本,提升我國商品國際競爭力的需要,也是退稅改革的內容。這次改革對退稅率的調整,就是要促進出口產品結構優化、提高出口的整體效益。 累計欠退稅由中央財政負擔。對截至去年底累計欠企業的出口退稅款和應調未調庫影響地方的財政收入,全部由中央財政負擔。 年底實現“新賬不欠” 既要讓企業盡快拿到應退稅款,又要防范用虛假單據騙取退稅,對主管退稅工作的各級稅務機關來說,顯然是不輕松的考驗。 為防范騙稅,按照規定,一般出口企業申報辦理出口退稅,須憑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收匯核銷單、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單證進行申報,審驗復雜,退稅任務十分繁重。因此,在財政部安排的清欠退稅計劃一到位,全國稅務機關就迅速行動,變“坐等退稅”為“主動上門辦理退稅”。 稅務總局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11月20日,在“老賬還清”的基礎上,全國累計辦理今年出口貨物退(免)稅1669億元。按目前進度,到年底時可以實現“新賬不欠”的目標。 累計欠退稅的全部還清和今年新發生退稅的及時退付,極大緩解了出口企業的資金壓力,有效改進了企業的財務狀況。統計顯示,在出口退稅和相關外貿體制改革的雙重“利好”刺激下,今年進出口總量突破萬億美元的目標已成定局。 外貿的持續增長,為國內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而同時,出口退稅率的調整,也有力地配合了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從今年出口商品的結構來看,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所占比重逐漸加大;資源性商品由于取消了退稅,不少產品呈現出口增幅趨緩或下降的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從長遠來看,隨著這場改革的深入和相關法規的完善,對于更好地調整中央和地方利益關系、完善財政體制、推動外貿體制改革的深化、促進宏觀經濟健康運行,將彰顯越來越大的影響。(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