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電力行業如此嚴重的失職行為,誰來負責?
文/保育鈞
2004年入夏以來,華北缺電、華中缺電、華東缺電、華南缺電!席卷中國內地的大缺電給國民經濟、相關產業和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面對酷暑的煎熬,人們想起了“
非典”時的無奈,但“非典”有人負責,大缺電卻無人負責。更為可怕的是:能源行業還在繼續“缺電、上項目、過剩、減少投資、又缺電”的惡性循環。有關人士大聲疾呼:“現在到了應該有人站起來,為大缺電負責了。”
大缺電的嚴重危害:席卷全國的電荒
2003年底,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一位副主任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就不少地方反映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振振有辭地說:“真正拉閘限電的還是少數……我不贊成‘電荒’的說法。總體上說,缺電是季節性的、高峰時段的。”
然而,就在這位以電力專家自居的主管官員話音未落,2004年的全國性大缺電便洶涌而至:
缺電已迫使上海大眾從7月份以來一度停產數日,停電對上海的影響已經開始傷筋動骨了,使政府對外商“保證不停電”的承諾落空;江蘇缺電形勢日益嚴峻,省政府副秘書長韓慶華日前再次“叫苦”:電力供應缺口高達750萬千瓦;據統計經濟比較發達的浙江省今年除了春節十天以外,每天都拉閘限電。
再看看中西部地區。在湖南,除49家重點保電用戶外,長沙市所有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區、城區將首次實施“開三停一”的用電原則,同時發布公告:缺電措施持續到明年3月;在產煤大省山西,對11個地區按月切塊網供統配用電計劃指標,以緩解當前用電饑渴局面。
華東缺電、華中缺電、華北缺電、華南缺電……在夏季高峰用電時刻尚未到來之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區不約而同地發出“缺電”的呼聲……據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秋季《全國電力市場分析報告》分析,今年的缺電已經從部分地區夏季高峰或枯水期電力短缺變為全年持續性缺電和隨機性缺電。拉閘限電范圍進一步擴大,內地將全年持續性缺電。
給國民經濟造成重大危害
缺電,正成為內地發展無法承受之痛;缺電,正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又一場公共危機!
缺電,嚴重危害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浙江杭州統計,平均每度電可以創造產值22.44元人民幣,僅浙江一省缺電750萬千瓦以上,直接GDP損失1000億人民幣!
缺電,不僅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其隱性損失更是不可估量:成百上千的企業無法正常生產,安全生產埋下隱患,投資環境和城市形象蒙上陰影。據專家測算,如果從2000年開始的缺電計算,5年來“電荒”給國民經濟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已超過1萬億人民幣!
電荒帶來煤油運荒
近日從國家統計局了解到,缺電不僅使得企業開工減少、成本增加,它的負作用還體現在經濟生活的多方面。
保電煤全力以赴擠運力殃及它業。據國家統計局運輸處副處長劉玉麒介紹,由于鐵路運力緊張,已經造成港口進口鐵礦石疏運受阻,鐵礦石壓港情況嚴重。四平金士百啤酒集團公司由于產品運輸困難,啤酒銷量下降11560箱。
煤炭價格上漲,經營秩序混亂。在缺電的背景下,由于煤炭成為市場新寵,價格一路上漲,有少數經營者摻雜使假、以次充好,影響了正常的煤炭經營秩序。
電荒威脅百姓生計
缺電,還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深后果的災難。城市居民被推進難以忍受的高溫之中,農民抗旱播種因無電而眼睜睜地看著禾苗在田間枯死,貧困地區的少年在昏暗的油燈下和蠟燭下完成家庭作業……
大缺電惡性循環:電荒范圍越來越大
2002年以來,“電荒”從長江三角洲開始,迅速向珠江三角洲以及全國蔓延。2002年全國有12個省(市、自治區)拉閘限電,電力裝機缺口2035萬千瓦;2003年全國發展到22個省市拉閘限電,電力裝機缺口4485萬千瓦,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到2004年上半年,全國已有24個省市拉閘限電,就連廣西、云南、貴州、山西、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等經濟欠發達的西部地區也出現“電荒”。
舊思維將導致惡性循環
面對“電荒”,電力行政主管部門的做法同樣令人擔心。時下,各地都忙著上電力項目。已有專家預測,不用到2007年,內地又將出現新一輪的電力過剩。事實已經證明,在電力管理和建設上的計劃經濟思維方式,將使電力行業只能在“缺電—上項目—過剩—減少投資—再缺電”的怪圈中循環。
大缺電的真正原因
2004年3月,作為分管電力建設的國家發改委一位副主任在回答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仍固執堅持他一貫的觀念:“總體上看,造成這次電力供應緊張的主要原因是經濟過快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位一向自詡為電力專家的人忘了一個基本的電力規劃常識:相對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電力應先行。面對自己工作的嚴重失誤,怎么能夠本末倒置地怪罪“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呢?難道要讓國家用放緩經濟增長,讓老百姓降低生活水平來等待電力的發展嗎?
“缺電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裝機容量的發展趕不上用電增長的需要。”年已70的國家開發銀行的資深顧問、電力經濟專家吳敬儒如此分析當前的形勢。他認為,今年的供需形勢要比去年嚴峻,而近3年來未上常規火電項目,總量欠缺,是未來兩年缺電的主要因素。
為什么裝機容量的發展趕不上用電的增長?其實用不著拉三扯四地掩飾,僵化的計劃經濟管理思維、固執專斷的行業規劃和低效無能的行業管理,才是導致全國大缺電持續如此長時間、影響如此之廣闊、后果如此之嚴重的真正原因。請看如下事實:
1、市場預測心中無數
電力行政主管部門對需要多少電、能產多少電根本不清楚。一位電力研究員認為,國家發改委對需要多少電、能產多少電并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也沒有有效的協調。
2、行業規劃固執專斷
1997年下半年,全國電力工作會議提出,如不抓緊供電相對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加快電力建設,一旦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產生出新的用電需求,再進行電力建設,就為時晚矣,也必將造成新的用電緊張。這些中肯意見,沒有引起有關當局的重視。“十五”電力規劃中對全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估計偏低,根本沒有做任何科學的市場調研。在1998年國內出現電力過剩時,有關部門明文規定,3年內不許開工新的火電項目。其結果是,當年頂風上馬電力項目的地方,現在電力供應相對緩和;而當時老老實實聽話的地方,現在都缺電。
對大缺電問責
2003年,中國內地政壇問責制體現“以民為本”。包括原衛生部長、北京市長在內,全國有近千名官員因防治非典“工作不力”被罷官去職;原海軍北海艦隊司令、政委也因海軍361潛艇失事事故而降職。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嚴肅追究失職官員責任的兩大果斷動作,在政壇引起極大震動,被認為“開了中國官員問責制的先河”。
今年4月,中共中央批準實施了《黨政領導干部辭職暫行規定》,對“因公辭職”、“自愿辭職”、“引咎辭職”、“責令辭職”作出了嚴格規范。《規定》明確指出:“黨政領導干部因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等,不宜再擔任現職,本人應當引咎辭去現任領導職務。”《規定》還詳細列舉了9種應該引咎辭職的情形,使官員引咎辭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官員“問責”理所當然地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一項對全國12個城市、450位居民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近七成公眾贊成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重要領導責任的失職官員引咎辭職;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這是我國政治進步的標志”。
面對電力行業如此嚴重的失職行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界群眾已經開始行動起來,向對此負主要責任的國家發改委這位副主任提出問責:
2004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寧波滕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企平等代表提出:當前電力供應緊張、影響了一些地方經濟發展。
俞汝勤委員提問:缺電的情況有多嚴重?什么時候可以緩解?您是否知道湖南、杭州等地缺電,已經影響了居民正常生活?
張曉梅委員提問:什么原因導致缺電?
任文燕委員提問:怎么緩解電力緊張?
凌呼君委員提問:缺電時,必然增加一些建設投資。但電力如何能走出“缺電—上項目—過剩—減少—再缺電的循環?就是說如何處理好市場與政府調控的關系?
此外,新華網的網民也對這位副主任提出了各種質詢。
(作者為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