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名存實亡 向非營利機構回歸困難重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18:04 中國青年報 | |||||||||
實習生 陳邦明 本報北京12月8日電 “現在有哪家醫院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立醫院?幾乎沒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司長姚宏在今天舉辦的2004年北京大學衛生經濟管理論壇上如是說。
姚宏認為,公立的醫療機構原則上應該是,其工作人員都是政府雇員,拿政府的錢,按政府的要求辦事。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在很多醫院,政府的投入能夠滿足醫院職工的社會保險需求就已經很不錯了。因而導致很多醫院都在“鉆口子”弄錢,甚至出現哪個院長不會“鉆口子”就不是一個好院長的情況。 “這都緣于現行體制的不合理,政府不給錢,要醫院自己想辦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部長丁寧寧博士頗為贊同這一觀點,“而要解決賺錢和自己的醫療責任之間的矛盾,惟一的出路在于向非營利機構轉化。” 而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教授關心的是,現在的醫院還回得去嗎?向非營利機構的回歸能實現嗎?這一過程面臨哪些法律和財政政策上的困難? 丁寧寧也認為,要完成這一轉變尚有多處現實難點。例如,民法還沒有針對非營利機構的相關規定、沒有針對私營機構的會計制度以及相關的稅收制度。 外資進入對國內醫療體制改革的積極意義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同。“外資進入除了能提供高端服務、先進的管理模式之外,最重要的是,它可能改變國內醫療界丟掉的信念和使命”,丁寧寧說。據他所做的一份調查顯示,很多私立醫院收費比公立醫院還要低,因為這些私立醫院形成了不應該拿藥來賺錢的信念。“而公立醫院不僅要以藥養醫,而且要以藥養防(預防)”,姚宏說。 另據北京和睦家醫院總裁Andrew.S.Nevin博士介紹,美國的醫院有90%以上是非營利機構,這些醫療機構通常由一些富人設立,目的在于回報社會,樹立一種回報社會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