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清財風暴塵埃落定 揭出鄉鎮財務四大黑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17:32 中國青年報 | ||||||||
記者 宋廣輝 本報合肥12月8日電 截至目前,安徽省合肥市的“清財風暴”已塵埃落定,合肥市紀委向省紀委、省監察廳提交的報告指出,歷時近兩年的“清財風暴”,由于采取特殊手段,使合肥市鄉鎮隱藏
通過清財,合肥市摸清了全市107個鄉鎮的家底,發現債權債務不實的問題普遍存在。如債務問題,有些工程明明只花了十幾萬元,賬目上卻記錄欠工程隊幾十萬元的債務。據統計,合肥市此次清欠,共核減鄉鎮債權2.7億元、債務近3億元,107個鄉鎮的實際債權、債務總額分別為4.89億多元、7.07億多元。 此外,還清理追回各類資金9000多萬元,其中清收干部職工欠款3530萬元,追回個人、部門違規違紀款721萬元;追繳個人最大違規違紀款達23萬元,個人欠款時間最長達32年。 中共合肥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黃同文在解釋“鄉鎮財務黑洞”的成因時指出:“我們這里的許多鄉鎮,領導離任時都給后任留下一堆爛賬,新上任的基層干部又大多不便去追查前任的賬,大家都有一個潛意識,好像這是掘人家的祖墳。長此以往,層層爛賬,積重難返。” 黃同文強調:“這是老百姓的血汗錢,你貪污了,老百姓不答應,你賬目不清,讓老百姓如何信任你?我們這次在全市范圍內統一清理鄉鎮財務,幫了現任干部的忙,是給老百姓一個明白賬。” 黃同文說,合肥這次清財,讓全市鄉鎮隱藏的“財務黑洞”充分暴露。問題主要存在4個方面——— 一、“白條”滿天飛。在清理之前的鄉鎮財務管理中,“白條發票”問題比較突出,一般占鄉鎮支出票據的60%,一些鄉鎮甚至達到80%以上;“白條發票”支出數額較大,肥東縣店埠鎮1998年竟然出現了單張支出高達140.45萬元的“白條發票”;有相當數量的“白條發票”手續不完善,無經辦人、證明人,有些甚至未經審批就支出了。在部分鄉鎮,還存在“白條借據”問題,有的已長達5年、10年以上,仍沒有追回借款,時間最長的竟然有32年。 “這些‘白條發票’的存在,既反映出了鄉鎮財務管理方面的隨意性,又極易導致違紀違法現象發生。”黃同文說,在清財工作中,各鄉鎮“清財組”對100元以上的“白條”支出逐張登記,對大額白條支出發票逐個審核,并張榜公布,對群眾提出的疑問進行調查核實。通過這次清財,全市共清理百元以上的“白條發票”143938張,金額達77016.44萬元,完善支出票據報銷手續10920.23萬元。 二、工程款糊涂賬。梁園是遠近聞名的千年古鎮,也是社會環境、人事關系比較復雜的地方。近幾年,該鎮共涉及大小工程20多項,涉及工程建設資金1300多萬元,工程大多屬于無招投標、無預決算、無圖紙、無驗收的“四無”工程,像這樣的“四無”工程在合肥各鄉鎮并不少見。由于工程款多頭支付,隨意操作;有的工程承包人偷工減料,有的虛報工程款,有的重復索要,致使基建工程款成了鄉鎮財務支出中的一個“黑洞”。 由于時間跨度長,其間更換了幾任鎮主要領導,工程經辦人也調的調、走的走,更為嚴重的是干了多少工程?誰叫干的?工程付款情況如何?鎮上沒有人能說清楚。 據長豐縣紀委調研室主任胡雪峻介紹,長豐縣朱巷鎮一工程承包人一直聲稱鎮政府欠其200萬元工程款,清財后證實只欠其0.12萬元;而徐廟鄉一工程承包人以鄉政府欠其工程款為由,將自己年逾古稀、患病在身的老母親抬到學校,并鎖上校門,討要工程款。這次清財證實鄉政府不僅不欠該承包人工程款,還多付了6萬多元。 通過這次清理,僅肥東縣梁園鎮就核減工程款277.6萬元,核減率達到20%。在整個合肥市,共核查、審計鄉鎮基建工程4218項,核減工程款2226.55萬元,追回多付工程款199.15萬元。 三、票據五花八門。清財前,一些鄉鎮票據五花八門,既有行政事業性收據,也有縣區的票據,甚至鄉鎮、部門自制票據,有的票據下發多年沒有繳銷,以至于出現亂收費、私設小金庫、收入不入賬、坐收坐支、丟失票據以及個人亂支出亂制票據等問題。這次清財中,各鄉鎮把清理票據作為重要工作,采取上下對接的方式,核準票據的領取、使用、繳銷情況,及時追繳票據收入;特別是對一些部門遺失的票據,通過登記分析、個人和部門作出說明、調查核實、公示作廢等程序進行處理,凡屬工作失誤或違紀的,給予嚴肅處理。全市共清理票據88622本,追繳票據10285本,追繳收入3078.98萬元;清理查處“小金庫”93個,追回金額196.6萬元;撤銷賬戶366個,收繳720.35萬元。 四、財務“體外”的“包包賬”。合肥各鄉鎮實行“零戶統管”后,各部門雖不再單獨設賬,但有的仍保留一些收支單據,形成“有據無賬”,長期游離于鄉鎮財務的“體外”,群眾稱之為“包包賬”。多年來,這種“包包賬”造成了機關干部之間相互猜疑,成為鄉鎮財務管理的一個難題。這次清財按照先清理、后核查、再規范的思路,通過扎死票據、梳理建賬、移交賬冊、核查收支、張榜公示、集體審批等辦法,共清理“包包賬”338個,審查后核減追回558.78萬元,解決了歷史遺留的“老大難”問題。 黃同文告訴記者,這些鄉鎮“財務黑洞”,將影響到基層政府的威信,影響農村的長治久安和長遠發展,是我國農村進一步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