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球對中國的反傾銷高峰是否來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16:55 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 | |||||||||
近幾年,世貿組織各成員提起的反傾銷案件中涉及中國的數量最大,已超過600多起。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院長張漢林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中國已經入世三年,但2005年有可能迎來全球反傾銷的高峰。張漢林說,從目前中國的經濟結構、產業成長的角度看,做出上述判斷主要有這樣幾個依據: 首先,根據中國在入世時的承諾,到2005年大多數中國企業都將有外貿經營權,這就
其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迅猛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外貿依存度(進出口占GDP比重)已經達到60%左右。紡織品、服裝、鞋、玩具、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及小家電、小五金等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均名列前茅,有的已成為左右國際市場的重要力量。 雖然從2000年以來,中國的企業已經開始加快產品的升級換代,但是產品的升級換代是有周期的,制造業產品的升級換代將使中國在2005年左右,有很多產業形成全球最大的生產能力,那時中國不可能完全依靠國內市場,必然需要國際市場。 第三,整個WTO協議的實施在2005年將處于一個特別重要的關鍵點。那時全球關稅、非關稅都要降低到一個新的水平,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本身也大大加劇。在整個新的貿易自由化水平的基礎之上,大家肯定都在打價格戰,這個時候對中國的反傾銷就可能真正達到高峰。 張漢林說,因為中國當前的主要貿易伙伴分別為日本、美國、歐盟、東盟等,因此向中國提起的反傾銷訴訟案件的主體比較集中,多半是這幾類世貿組織成員。另外,中國被提起反傾銷訴訟的多為勞動密集型及低附加值的產品。由于中國在勞動力密集型及低附加值產品方面存在著比較優勢,而作為中國主要貿易伙伴的美、日、歐等在這方面則存在相對劣勢。 因此,涉及到中國作為被申訴方的貿易爭端多為勞動密集型及低附加值產品。張漢林介紹,WTO的一大任務就是逐漸推行貿易自由化,而貿易自由化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優勢產業能夠按照比較利益的原則得以發展。但是分析出口國(地區)與進口國(地區)之間在反傾銷問題上的博弈,就會發現往往這些產業都是出口國或者出口方具有優勢的產業,比如發展中國家就是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具有優勢,根據WTO規則,它應該從這種貿易自由化中獲得利益。但是發達國家積極起訴的,恰恰是發展中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而它要保護的則正是自己衰弱的產業。除了自由貿易外,世貿組織還有更重要的原則——非歧視性原則。事實上,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就遭受較多的反傾銷訴訟,當時因為不是世貿成員,無法援引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 中國加入WTO后,已經有了修改反傾銷協議的權利,國內的企業、律師事務所只有把在反傾銷的應訴中的感受,企業對外遭到反傾銷起訴中受到歧視性的待遇表達出來,我們的利益才能得到很好的維護。如何才能最有效地規避反傾銷?張漢林認為要依靠國際化經營,把產品的價格鏈條在全球范圍內配置。全球化程度越高的產品,越難被反傾銷,因為最后產品的歸屬問題很難解決。比如汽車就是比較典型的全球化產品,很難看見歐、美、日之間的汽車反傾銷。 這提醒中國的企業,必須充分利用其他國家和地區所實施的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的優勢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便利,把生產在全球范圍內配置。 另外,技術層次越高、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越少被反傾銷,比如專利技術產品肯定很難遭受反傾銷。(記者張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