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外遷中國 中國制造與日本制造誰是贏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13:4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中國的發展對日本不是威脅,而是機遇。這一觀念正為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所接受。”前不久,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東京會見中國青年代表團一行時如是說。 與此相呼應,近段時間,日本制造業巨頭索尼、東芝、日立的掌門人出井伸之、岡村正、莊山悅彥接踵來到中國,為各自企業擴大在中國的投資排兵布陣。“中國是索尼在東亞的增長引擎,到2008年,索尼在中國的營業額要超過日本。”出井伸之雄心勃勃地說。日立
為實現上述目標,松下已宣布,將在杭州建立世界規模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日立則計劃在過去3年已投入10億美元的基礎上,未來3年內再向中國投資10億美元。 人們清晰地記得,一年多前,日本媒體曾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鼓動日本企業“戰勝中國制造”。目前,“中國威脅論”在日本國內仍未銷聲匿跡,但日本大企業卻反而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其緣由何在? 東亞的領頭雁? “日本媒體提出‘戰勝中國制造’,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感到害怕,企圖以此阻止日本企業大規模向中國遷徙。”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中日經濟關系的專家高蘭博士分析說。 根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的網上資料,截至2001年4月底,在中國的日本企業已達兩萬余家,合同外資金額超過400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90億美元。 2002年,日本企業對華投資熱情有增無減,當年新簽項目2745個,合同外資金額和實際外資金額分別為52.98億美元和41.90億美元;累計投資項目數達25147個,累計合同外資金額和實際投入金額分別達495.32億美元和363.39億美元。日本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中國第二大投資國。 正是日本企業這種潮水般涌入中國的情景,引起了日本媒體的恐懼。他們擔憂,日本企業外遷可能會引起日本經濟“空洞化”和高新技術外流,從而改變日本經濟在東亞雁形經濟結構中的“頭雁”地位。為此,它們向那些外遷的日本企業發出了這樣的質疑:“斷言日本制造已沒有競爭力,隨大流把工廠遷至國外的選擇真的正確嗎?” “雁形經濟結構”是日本經濟學界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提出、六七十年代開始推行的一種經濟模式,其目的是為建立以日本為核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集團提供理論依據。1988年5月,日本總理大臣咨詢機構“經濟審議會”曾提出過一個“東亞經濟圈”的構想,圈內成員包括日本、亞洲“四小龍”和東盟。“東亞經濟圈”借用的經濟模式就是“雁形經濟結構”,而日本將自己定位為東亞經濟圈中的“頭雁”。 斯時,日本已成為緊追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日本制造”風靡全球,日本汽車和家電等產品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不但在中國市場獨領風騷,而且長驅直入歐美市場,“在美國,80%都是日本車”的情景,曾被日本人津津樂道。日本希望長期保持雁形經濟結構中的頭雁地位,領飛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經濟。 然而,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等影響,日本經濟在高速發展中潛伏的泡沫開始破裂,大量企業破產,失業率居高不下,日本經濟進入了持續十年的衰退期。為了擺脫困境,日本企業不得不將生產線向外遷移,中國是它們的首選之地。 日本企業將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好處多多,除了可以獲得成本低廉的勞動力,還能使產品更貼近中國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二十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主要是歐美市場支撐著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產品60%以上輸往歐美。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日本企業實力的增強,日本與歐美國家間的貿易摩擦日趨頻繁,它急需開辟新的市場。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的鄰國——中國,無疑是其最佳選擇。 日本企業到中國設廠還有一個好處:在日本無法做到的24小時不間斷開工,在中國輕而易舉就可以實現。由于昂貴的設備每小時都在折舊——財務損耗和自然損耗,24小時連軸轉的生產方式,大大降低了企業的固定成本,從而可以獲得更多利潤。 核心技術留在了日本 日本企業將生產線外遷還有一個重要目的:追趕歐美。盡管日本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追趕歐美成績卓著,但由于當時美國已不再像冷戰時期那樣毫無保留地向日本提供最新技術,日本企業在信息產業等高新技術領域并沒有跟上歐美國家的發展步伐。尤其經過整整十年的經濟衰退期,日本與歐美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差距進一步擴大。目前,在信息技術、軟件和通信領域,日本沒有一家企業能與IBM、微軟、英特爾、摩托羅拉、諾基亞匹敵。 事實上,日本企業雖然把生產基地、研發基地轉移到了中國,但他們卻把核心技術和核心制造業留在了日本。而若將附加值較低的產品連同二流技術和設備一起轉移到中國,日本企業就能集中財力和人力發展高新技術,專心致志地追趕歐美。 有跡象表明,近兩年,日本企業已經將外移的高端產品制造從東南亞或中國悄悄返回日本。據高蘭介紹,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制造業保證有10%左右的核心產業留在日本。 “10%的核心技術才是關鍵,中國人不容易學到,所以日本有信心戰勝中國。”高蘭說。 日本為什么要將核心技術緊緊攥在手里?上海華虹NEC前總裁國吉敏彥曾向記者吐露苦衷:“日本是個資源貧乏的島國,技術是日本最重要的資源,如果將技術傾囊出讓,日本就會變得一無所有。” 但日本企業也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與它反其道而行之的歐美企業乘虛而入,搶占了中國市場。如今,曾在中國市場獨領風騷的日本汽車和家電產品已風光不再,“車到山前必有路”,但有路不再有豐田車。這也是日本企業近兩年重新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企圖卷土重來的重要原因。 誰戰勝誰? 將“日本制造”大規模地向中國遷徙,然后將其產品貼上“中國制造”的標簽,再銷往中國和世界其他市場,這是日本政府和企業為維護雁形經濟結構,并繼續保持自己領頭雁地位而作出的戰略抉擇,也是“日本制造”與“中國制造”貼身肉搏的重要策略。 事實證明,日本的這個策略頗為成功。近兩年,日本經濟已經復蘇,這固然與小泉首相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息息相關,但日本制造業大規模遷移到中國,無疑也起了重要作用,這才有小泉首相“中國的發展是日本的機遇”一說。 但是,“日本制造”果真能戰勝“中國制造”?答案當然是“否”。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當日本經濟持續蕭條時,中國經濟已經崛起,自1978年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GDP年均增長9.4%。GDP總量已位居全球第六,在美日德法英之后。在過去三年中,全球GDP增量的三分之一由中國經濟所創造。 “無論國民數量還是國土資源,日本遠遠比不上中國”,中國社科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鄒東濤說,“隨著所有制改革的深入,中國的高速增長勢頭還會維持十年左右,這對日本是個極大的挑戰”。 日本還有一個后顧之憂。盡管它不想給中國提供核心技術,“但它后來會發現,它不得不向中國提供技術,因為歐洲國家在向中國提供技術,美國在向中國提供技術。”西門子家電中國公司銷售總經理吳建科說。 日本制造和日本產品要想在中國長期立足,還必須消除歷史遺留的民族情緒問題。“這是一個很傷痛的疤”,吳建科語調低緩地說。 而要磨掉這個疤,需要日本政府和日本企業做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如果日本企業不放下架子,實現生產和研發的本土化,它很難和歐美企業在中國競爭。”高蘭說。 “中國制造”能否戰勝“日本制造”?鄒東濤和高蘭都認為,近十幾年內也不太可能。“中國企業的研發能力太弱,研發的資金水平在國際上處于比較落后的位置,這是中國的一大缺陷。”鄒東濤說。 一個多月前,索尼公司董事長出井伸之在北京曾直言不諱地告訴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等中國企業首腦:盡管經過了十年的衰退期,但目前,“日本的制造業依舊非常強大”。 中國制造業與日本制造業存在一個重要差距: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日本重化工業在整個日本經濟結構中的比重超過50%,但目前中國的重化工業在整個經濟結構中僅占有30%多的比例。 從輕工業為主轉為重化工業為主,是國家工業化的必由之路。“中國雖然已成為世界加工廠,但我們的制造能力主要集中在輕工領域,重化工業的制造能力仍然落后于日本。”高蘭說。 中國的總體經濟實力也不如日本。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但直至2003年,我國的經濟總量也只等于美國的1/7,日本的1/3。 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之所以能夠在部分領域超越美國,一個重要因素是,這種超越是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內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是發達國家俱樂部里的競爭,日本遇到的發展阻力相對較小。現在中國雖然已加入WTO,但并沒有成為西方國家俱樂部的一員,中國要追趕日本會受到諸多國際因素的干擾。為此中國企業必須頭腦清醒:經過較長時間的追趕,中國制造一定能戰勝日本制造,但現階段我們不可盲目樂觀。 合則兩立 “中國制造”與“日本制造”究竟應當建立怎樣一種關系,才有利于兩國企業和兩國經濟和諧發展?鄒東濤毫不隱諱自己的觀點:“日本企業應當和中國長期合作,否則它就沒有出路。” 高蘭認為:“中國制造和日本制造可以并駕齊驅,未來的東亞經濟會出現中國和日本兩個金字塔的結構,日本應當承認這種局面。” 合則兩利,分則兩傷。“中國制造”和“日本制造”各有所長,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它們應當實現共贏,而不應該惡性競爭。近兩年,日本經濟已經擺脫衰退,開始全面復蘇,急需重新大規模向外輸出;而中國經濟經歷了前十年的高速增長后,開始軟著陸,同樣需要吸收、引進國外最先進的技術和產品,目前是中日經濟難得一遇的磨合期。 但人們希望,隨著制造能力的轉移,日本把自己第一手的技術也拿到中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政府曾提出了“用市場換技術”的引進外資策略,但令國人遺憾的是,盡管我們讓出了大塊市場,獲得的世界一流技術卻寥寥無幾。“中國政府和企業在與外國投資者的談判中,應逼迫他們拿出核心技術,否則我們不要輕易讓出市場。”高蘭說。 “日本制造”要想在中國長期立足,還應使自己成為中國的企業公民。富士施樂(深圳)有限公司為使自己真正融入中國社會,將環境保護視作自己的責任,在擴大投資、發展生產的同時,他們不惜耗費巨資,引入高科技的環保技術,獲得了中國環保總局的表彰,這也是第一家獲得中國環保獎項的外國投資企業。 “中國制造”要想與“日本制造”并駕齊驅,中國企業也應當學習日本企業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前不久,中國工商聯黨組書記胡德平到日本考察,日本企業千方百計降低成本的做法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們的管理經驗對我很有啟發,”從日本回國后,胡德平向人們宣傳說,“中國具有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我們既要保持這種優勢,也要想到如何運用技術發明專利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能力。” 吳建科則建議,中國企業要從競爭走向競合,實現研發資源共享,通過行業協會,共同與日本及歐美對手競爭。“中國政府應當有的放矢地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政策支持,培育出一兩只彪悍的、在國際上馳騁的馬,并通過它們帶動中國制造業的發展。” “毫無疑問,中國人完全可以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最好的產品。”鄒東濤、高蘭、吳建科均對此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