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循環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9日 01:41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記者王敬中 江韓)在經歷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經濟正遭受資源、環境問題的嚴重制約。因此,我國政府開始大力尋求經濟增長模式的全面轉變,走節約型發展道路,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堅決扭轉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狀況,全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
步構建節約型的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節約發展之路。

  “中央工作會議強調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這是一個戰略性問題,”亞洲銀行駐華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說。他認為,中國經濟目前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循環經濟發展戰略課題組組長楊春平認為,今年以來的資源全面緊張推動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這一舉動說明“循環經濟”這個詞,如同“知識經濟”一樣,已經融入中國主流經濟概念當中,將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說,循環經濟是一種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意義重大,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它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指出,國際經濟和國內實踐均表明,新型循環經濟依靠科技手段和市場機制,提高社會經濟活動的生態效率,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選擇。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 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但人均資源量卻相對稀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能源消費翻一番支撐了GDP翻兩番。專家預計,到2020年,要再實現GDP翻兩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慮,保障能源供給也有很大的困難。專家測算表明,如果中國也像美國當時那樣實現工業化,那么三個地球的資源也不夠用。

  2003年,中國消耗了世界鋼鐵總產量的30%、水泥總產量的40%、煤炭總產量的31%,但GDP僅占世界的4%。同年的數據還顯示,流經中國城市的河段90%受到嚴重污染;75%的湖泊出現富營養化;有近3億農村人口飲用不合格的水;全國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生活在嚴重污染的空氣環境中;酸雨區約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

  王玉慶說,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給國家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危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如果繼續沿用傳統經濟增長方式,未來的環境形勢將是“雪上加霜”。據中科院專家測算,2003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占GDP的15%。

  湯敏表示,要建立循環經濟必須依靠機制創新。現有的發展模式是不鼓勵節約能源的。要建立能源、資源節約型社會,就必須在節約上下功夫。以電為例,目前,鼓勵投資和消費,誰也不愿意在節約上投資。這就需要改革投資體制,讓投資節能變得有利可圖。

  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察局局長陸新元說,目前一些企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且屢禁不止,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交了罰款還是利潤巨大。如有的大型造紙企業治污設施每日運行費用在10萬元左右,而法律規定的處罰額度僅有10萬元,因此企業寧愿受罰也不愿正常運轉治污設施。

  因此,專家指出,發展循環經濟必需考慮到環境、資源等綜合因素,以市場為主導,以價格為杠桿。楊春平說,國家將完善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包括加大對循環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研究并落實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價格和收費政策。他透露,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的“十一五”規劃將貫徹循環經濟的理念。循環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循環經濟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圣誕節
圣誕和弦鈴聲專題
3DMM
養眼到你噴血為止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dl id="ei22e"><noframes id="ei22e">
  • <small id="ei22e"><center id="ei22e"></center></small>
    • <source id="ei22e"><tbody id="ei22e"></tbody></source>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