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百姓生活可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得哪些實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8日 19:40 新華網 | ||||||||
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賀勁松、齊中熙)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展望200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發展思路會給百姓帶來哪些實惠? 收入:支農政策只增不減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背景:今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特別是糧食生產和農民收入告別多年徘徊的局面。前三季度,全國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實際增長7%;農民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1.4%,是1997年以來最好的一年。 點評:今年百姓收入尤其是農民收入快速增長除得益于宏觀經濟形勢利好外,還歸功于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一系列支農重要方針政策。有句話概括得好:今年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是依靠“政策好、糧價高、人努力、天幫忙。”今年中央財政預算用于“三農”支出增加了300億元;全國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金額達116億元,有6億農民受益;有8個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農業稅,其他省份的農業稅稅率也有所降低。 前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各項支農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減弱。已經實行的政策不能變,已經給農民的實惠不能減。隨著國家財力物力的增強,還要逐步加大支農力度。這些要求從政策、資金投入上,再一次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把“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的決心。2005年,中國經濟將保持良好態勢,帶動城鄉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尤其是中央各項支農政策進一步加強,仍將成為農民收入的“增長點”。 分配:抑制不平衡 讓改革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背景:分配不公是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但收入差距卻持續擴大,由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1.8:1擴大到2003年的3.2:1。 點評:中央提出,要正確處理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實行多種分配方式的關系,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實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分配制度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關鍵方面,直接牽涉到千千萬萬人的利益,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前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整頓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今后,黨和國家在繼續堅持效率優先原則,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的同時,將合理兼顧效率與公平,努力抑制地區發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過大的趨勢,讓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物價:宏觀調控措施“到位” 物價“溫和可控” 背景:今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持續在高位運行,前三季度上漲達4.1%。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糧價、能源價格、房價的上漲幅度。 點評:今年物價上漲是我國經濟步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反映,也是糧食供求關系發生變化,以及部分行業和地區投資增長速度過快,國際市場價格上揚共同作用的結果。當前,糧食價格上漲所造成的影響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相當部分的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上漲最終會傳導到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去。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也開始“補漲”。人民銀行的調查顯示,居民對通貨膨脹預期也在提高,通貨膨脹的壓力不容小覷。 前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的經濟工作要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基本穩定。盡管明年物價上漲仍面臨較大壓力,但一年多來的宏觀調控實踐表明,中央對物價的調控是及時有效的。通過宏觀調控種種政策措施逐步到位,明年消費價格漲勢有可能趨緩,物價仍處在“溫和可控”范圍內。 就業:經濟發展將帶動更多就業崗位 背景:今年前10個月,全國新增就業840萬人,完成全年目標93%;領取《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有430萬人實現再就業,完成全年目標86%。面對這樣一份“成績單”,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信心十足:今年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的目標可以預期并超額實現。 點評:我國目前就業形勢仍十分嚴峻。今后兩到三年內,城鎮每年需要安排就業的勞動力達2400萬,而年度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僅為1000萬左右,每年就業缺口有1400萬,加上1.5億農村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仍然面臨巨大壓力。 前瞻:就業形勢的好壞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有著密切關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在發展中解決就業問題,繼續落實就業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世界銀行11月9日發表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認為,中國經濟預計明年增長8%左右。根據目前我國的就業彈性系數計算,國民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新增就業崗位70萬到80萬個。此外,再就業優惠措施進一步落實到位,第三產業特別是社區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新增就業人數仍可保持今年的高水平。 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有保障 背景: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在高位運行,特別是糧食、肉禽蛋等主、副食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給低收入群體和部分困難群體生活帶來一定影響。目前,全國農村仍有近3000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城鎮有2000多萬人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線。 點評:越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關愛、扶持、公平越顯得格外重要。近期國家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再次清楚地表明,重視和解決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履行政府職責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和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措施。 前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同時,高度重視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困難問題。目前,各地都普遍建立了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隨著這些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規的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將更加有保障。 社會事業:更好滿足群眾需求 背景:今年中央重點強化經濟社會中的薄弱環節和瓶頸行業,加大對農業、能源、交通、水利及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進一步調整國債項目資金使用結構。上半年,全國教育支出增加213億元,增長16.9%;科學支出增加37億元,增長37.8%;文體廣播事業費增加42億元,增長23.6%。 點評:國際經驗表明,走出低收入國家并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的時期,可能出現兩種前途:一種是進入“黃金發展時期”,保持一個較長時期的經濟增長,順利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另一種是進入“矛盾凸顯時期”,經濟社會不協調,各種經濟社會矛盾不斷顯露出來。因此,在進行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要特別強調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前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時就此作出部署:加大對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抓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加快普及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加強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陣地建設,建立和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等。隨著這些精神的貫徹落實和資金到位,群眾生活質量水平將進一步提高,社會主義社會將更加和諧。(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