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200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 正文
 

中央首提中部崛起 武漢能否成為中部中心城市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8日 07:28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劉涓涓 北京報道

  在12月5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部崛起”的提法,首次出現在次年經濟工作的六項任務當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魯志強認為,這是繼“五個統籌”以后,中央針對“中部塌陷(發展速度落后于西部、發展水平落后于東部)”現象進行宏觀調控的又一個舉措,表達了中央試圖盡快解決這個焦點問題的決心。

  中部塌陷

  魯志強表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曾提出過類似“中部塌陷”的預警,而如今,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預警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從1980年到2003年,東部地區在全國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從50.2%增加到了58.86%,而中部地區在全國范圍內的地位是下降的。反映在人均GDP水平上,1980年中部地區人均GDP相當于全國平均數的88%,1990年下降到83%,而到了2003年,中部地區只相當于全國水平的75%。中部與東部的GDP差額比已增加了6倍。

  而西部大開發使原本落后的投資增長速度大大高于中部。1998年,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2%,比中部高16.8個百分點,2001年1到7月,西部投資增長20.1%,又比中部高2.5個百分點,中部成為全國投資的“鍋底”。

  從居民收入看,2002年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城鎮居民收入中,中部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369元,比西部低183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東部8個,西部2個,而中部一個沒有。

  政策缺陷?

  導致“中部塌陷”的原因,一個相對較為一致的看法是“政策缺陷”。

  今年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武漢市市長李憲生提交了一份主題為“遏止‘中部塌陷’武漢應該有所作為”的報告,他提出“政策邊緣化地區論”,而這個論點直接指向“國家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

  他說,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中央重點發展珠江三角洲,80年代末傾力打造長江三角洲,90年代中重點建設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帶,90年代末實施西部大開發,2003年又提出了振興東北,“所有的政策措施似乎都與武漢有關,也似乎都與武漢擦肩而過,武漢成為政策邊緣化城市”。

  在他看來,武漢的命運其實正是中部地區命運的一個縮影,而這個政策性的宿命,是導致了中部塌陷的最根本原因。

  但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相關專家認為,導致“中部塌陷”,政策上的邊緣化其實只是因素之一,究其根本,是中部缺少大都市圈或者說中心城市經濟帶的帶動。

  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中、東、西部地區城市化水平差別巨大,這是導致各地區發展無法均衡的根本原因。

  上世紀90年代后期,東部大都市圈快速發展,中心城市強大輻射作用為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個高速引擎,創造了一個整合全區域資源、快速提高競爭力的平臺,成為“中國制造”的主力以及技術和制度創新的中心,極大地提高了地區的產業國際競爭力。

  而中西部地區不僅缺乏大都市,而且還缺乏構成都市圈必需的中小城市群落,沒有形成健康的城市生態群,難以帶動和整合區域的資源和優勢,也難以形成連接整個地區的產業鏈。變成了個別優秀大企業單打獨拼,難以依托區域整體競爭力成長的艱難局面。

  武漢的機會有多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李善同認為,中部地區的優勢在于地理位置,中部應該是天然的東西南北的交通、信息、產品、物資、金融等經濟生產要素和生產成果的匯集和擴散中心。

  她認為,無論中部的中心城市或者城市集群中心最終會圈定是誰,中部要突破,則必須盡快地建立一個類似東部的地區中心。

  但是,誰將會是中部地區的中心呢?中央重點提攜“中部”的利好消息傳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6省,誰將成為領袖?

  湖南很早就提出了“湖南向南”的概念,大有加快融入“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意圖;山西擁煤自重;安徽顯然在地理位置上,更傾向于“大長三角城市帶”;江西又早早躋身于西部大開發中成為享有優惠政策的一員;而農業大省河南與擁有長江的“魚米之鄉”湖北,在經濟形勢上,顯然還缺乏更有力的競爭手段。

  武漢市市長李憲生顯然對武漢成為中部地區的中心擁有信心。事實上,對于中部崛起,更多的專家學者也將眼光投向了武漢。

  而早在2000年,中科院課題組的一項研究就得出結論:以武漢為核心的長江中游經濟圈,正在成為繼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區后,中國第四個快速發展的經濟增長極。2002年初,聯合國發表各國城市發展前景報告,武漢在“中國最具發展前途的25個城市”中排名第六。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武漢已經搶盡先機,正如香港之于珠三角、上海之于長三角,這些中心城市都是毋庸置疑的領袖,但是武漢之于中部,目前顯然并沒有這種天生的領袖之勢,這也意味著,作為中心城市群的輻射力和聚集效應都將大打折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曉郁撰文指出,東北、武漢等我國主要的老工業基地以及整個中部地帶,是未來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點地區。武漢到底擁有多少機會,如何才能抓住機遇尋求大發展成為擺在中部地區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武漢新聞 全部中部崛起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故宮等景點門票擬漲價
第4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第54屆世界小姐總決賽
男人為什么喜歡車
女人與車的美麗約會
地產大腕趕集住交會
一周繽紛家裝美圖循環
娛樂風月圖鑒
歲末讀書頻道大盤點

<dl id="2gece"><noframes id="2gece">
<cite id="2gece"></cite>
  • <noscript id="2gece"></noscript>
    <dl id="2gece"><pre id="2gece"></pre></dl>
    <td id="2gece"><tbody id="2gece"></tbody></td>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