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溫州人學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8日 02:47 中華工商時報 | |||||||||
□林偉 目前遍布世界各地的浙商主體是溫州人,作為溫州區域經濟發展勃勃生機的動力和基礎是“溫州精神” 在目睹浙商四處出擊、八面開花熱鬧景象的同時,我們有必要理性地解剖浙商洶涌澎
目前遍布世界各地的浙商主體是溫州人,作為溫州區域經濟發展勃勃生機的動力和基礎是“溫州精神”。 據稱,所謂溫州精神,改革開放初期叫做“四千精神”,即歷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走遍千山萬水、想出千方百計發展商品經濟;后來叫做“四自”,即“自主改革、自擔風險、自強不息、自求發展”搞市場經濟;而在去年召開的世界溫州人大會中又將其提煉為:“敢闖、進取、創新、敏銳、堅韌、團結”。 “溫州精神”實際也就是浙商的精神內核。 浙商善于利用天時、地利、人和,在貧窮面前,當機遇來臨之時,浙商善于把強烈的經商意識和手工業傳統等人文資源組合起來,從本地的實際出發,找到了自己的“啟動點”,創造出家庭工業、個體私營、股份合作與供銷大軍、專業市場有機結合的“小商品、大市場”的經濟格局。 朱祝鑫說了這么一個故事:浙江倉南地區的平陽縣,過去由于窮,每年當地都有許多人出外乞討,在乞討過程中,發現許多地方對塑料制的飯菜票需求量很大,這個消息反饋回當地后,就形成了當時全國最大的塑料票證生產批發基地,一個信息就意味著一個商機,一個商機就富了一方人。 “其實像這樣的信息大家都可以看到,但我們把握住了,我們就贏得了市場。” 以溫州為例,像平陽這樣敏銳發現市場、把握機會的例子很多,所形成的發達塊狀經濟使溫州贏得了“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制筆之都”、“中國鎖都”、“中國塑編之都”、“中國印刷城”、“中國金屬外殼打火機生產基地”、“中國剃須刀生產基地”、“中國塑料薄膜生產基地”等國家級生產基地的榮譽稱號。 善于捕捉信息、開拓市場、聚合資本、“小題大做”是浙商的基本特征。以溫州為例,當地地少人多、資源缺乏,民營經濟是“兩頭在外”的經濟。當地畜牧業不發達,卻能成為全國最大的皮革生產基地;當地沒有汽車生產企業,卻能有數千家汽摩配生產企業;溫州經濟發展中的這種“零資源現象”,充分反映出溫州民營企業家在開拓市場、資本整合等方面驚人的活力和創造力。 據專家稱,溫州的民營經濟最大特色體現為集群經濟,主要是指小商品大市場、小配件大配套、小產品大行業、小企業大協作、小資本大聚集。溫州的這種區域性集群經濟具有高度的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協作的產業體系,形成了溫州企業的群體規模、技術和資金等生產要素以及品牌的集聚優勢。這種優勢最終的體現是成本優勢、價格優勢和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