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CCTV《經濟半小時》提供
圖片由CCTV《經濟半小時》提供
記者:一開始我們搞這個小額貸款的時候,會不會擔心,這些農民把錢拿到手之后,沒有力量連本帶息地還給銀行?
貴州省委書記錢運錄:有這個生產能力,這樣的戶就跟他一戶一戶地登記,然后當地干部幫助他你再搞個什么項目,幫助他出主意,除了他這一部分外,當地的村和鄉還有一個服務體系。
這些干部為什么盡心盡力的為農民脫貧提供這樣的服務?采訪中,我們了解到,當地政府規定,小額貸款的發放和回收,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這樣政府,一手為農民找項目,提供服務,另一手加強還貸管理,還貸難這個難題,終于迎刃而解。如今,盤縣農業銀行的小額信貸還款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一些鄉鎮甚至達到了100%。銀行的錢都能還上了,那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又怎么樣呢?
還貸難解決了,銀行的扶貧貸款,還了貸,貸了還,也就能滾動起來。現在,農業銀行每年發放給盤縣的貸款都在6000萬元左右,累計發放小額扶貧貸款兩億多元。這筆錢不僅讓盤縣16萬老百姓脫了貧,而且他們中間不少人還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盤縣縣委書記徐毓賢:抓林業,抓種植業,抓養殖業,抓煤炭,都抓,但最后印證下來,千家萬戶的脫貧致富,還是畜牧養殖這塊比較來的快。
徐毓賢告訴我們,盤縣的優勢是荒山草坡多,而且當地群眾有養殖的習慣,農民可以利用農閑時發展養殖業。基于當地的生產條件,他們就鼓勵農民根據自身條件,利用小額信貸發展養牛、養豬、養羊,有技術的農戶則發展小加工業,鄉村干部要具體指導農戶的資金使用。
盤縣西沖鎮黨委書記劉虎生:我們的掛鉤領導,包村干部,這些錢貸到哪個村
哪一戶,這一戶的具體使用情況都要跟蹤管理。
在農業銀行盤縣支行的小額信貸部,工作人員正在為新發放的貸款建立帳戶,而今年的小額貸款檔案已經擺滿了兩個鐵皮柜,每個貸款戶在這里都有詳細的臺帳和檔案,這些檔案不僅有借款合同、申請表和身份證復印件,還有每個人的手印。
農業銀行盤縣支行行長董永連:戶戶見面現場發放,誰申請誰簽字,誰領款誰還款。
在西沖鎮的扶貧工作站,我們看到他們同樣也為每個農戶設立了臺帳,這些臺帳可以隨時掌握農民的還款情況。從2003年,盤縣的37個鄉鎮,都成立了專門的扶貧工作站,扶貧工作站一個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負責小額貸款的審核、管理和回收。另外在發放中嚴格實行五戶聯保,共同承擔風險,這樣聯戶之間就可以互相監督,保證資金用于發展養殖、種植、加工等產業。
貴州省盤縣扶貧辦主任桂希統:我們五家組成了一個聯保小組,它是一戶不還,戶戶均攤,所以說聯保小組的成員和聯保小組的組長,就有責任去監督他用好這個錢。
為了確保農民養殖有效益,縣畜牧局還在各個鄉鎮、及一些村子里設立品種改良點,全縣建成黃牛品改點110個,羊品改點21,豬品改點167,提高農民養殖的優良品種率。另外政府還提供提供防疫服務。
貴希統:這些資金都是政府免費提供出來的,然后行政干部包村戶,畜牧獸醫人員包技術,保證每一頭牛都能夠打上預防針。
記者:對于故意賴帳不還的貸款戶,他們又是如何面對的呢?
盤縣西沖鎮黨委書記劉虎生:限期交納,如果沒有按期交納,我們就訴諸法律,有兩個已經是上了法庭,在庭上調解了。
盤縣的扶貧走出了死胡同,徐毓賢告訴我們,其實他們并沒有什么絕招,就是幫農民選好項目,做好服務,設身處地替農民排憂解難,最后總可以為農民找到一條脫貧致富的門路。去年年底,貴州農行扶貧貸款的不良比例為70%,而盤縣的這個比例不到5%。貴州省也把盤縣作為全省扶貧的示范縣。
扶貧讓貧困百姓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但現實中也應該看到,貴州省扶貧的任務現在仍然不輕松。用省委書記錢運錄的話來說,扶貧開發到目前這個階段,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貴州要實現徹底脫貧還得發起一次沖刺。
貴州省委書記錢運錄:通過七年的攻堅和這幾年的繼續努力,我們解決了700多萬人的溫飽問題。
記者:還有不到300萬人?
貴州省委書記錢運錄:到去年底的數字,比較準確的數字是289萬,就是號稱290萬吧,這個成績是很大。
記者:那么剩下這300萬貧困人口有沒有什么計劃?
貴州省委書記錢運錄::通過五年左右,要把剩下的,沒有解決溫飽線的人口,要把他們解決掉,解決好,第二要抑制返貧,就是要鞏固這個脫貧的這個成果。第三個就是已經越過溫飽線,但是它還不是小康水平,要把這個低收入逐步提高。
錢運錄還告訴我,目前貴州有156萬自我發展能力弱的貧困人口,經過幫扶可以解決溫飽。他們希望通過扶貧項目,提供小額扶貧貸款,幫助他們在2005年前越過溫飽線,在全省基本消除絕對貧困。明天我們《2004中國經驗》將關注黑龍江,省委書記宋法棠將講述,黑龍江如何通過提檔升級,發展對俄貿易?
記者:康敬峰 馬洪濤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經濟半小時》
首播時間:21:30
重播時間:12:35(次日)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