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麗江關鍵詞:世界遺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7日 17:22 21世紀商業評論 | |||||||||
1997年12月3日,海拔2400米的四方街上突然鑼鼓喧天。一位當時住在古城的外地人說:“到處都是七星披肩,大家手拉手拉成一個圈,又唱又跳。更多的是一種榮譽,誰也沒仔細想會有多少游客來,會帶來多少利潤。”那一天,麗江古城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然,更沒有人會想到,在接下來的7年里,這個深藏在中國滇西北橫斷山脈之中的古城會躋身“全球最值得旅行的100個城市”,同時也成了舉世震驚的“世界遺產”經營專業
自1996年以來,麗江年接待游客量增加了4倍,已超過400萬。2000年麗江旅游收入達13.44億元,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占當地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2003年,已經撤地設市的麗江政府壯志滿懷地宣告:全市旅游收入超過24億元,游客人數還將以每年80萬人次的速度遞增。與此同時,旅游業促使政府關閉污染企業、停止森林采伐,并帶動了地方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云南第一個五星級酒店和第二大飛機場均在麗江落成,麗江至昆明的高等級公路貫通,通達全球的郵政及電信網絡迅速建成,而新的“圈地運動”正在雪山古城周圍蓬勃興起…… 對于“世界遺產”的眾多排隊申報者,對于中國新一輪城市化大潮的參賽隊員來說,麗江無疑創造了一個令人垂涎的范本。而在不久前結束的2004年首屆中國麗江世界遺產論壇上,聯合國有關人士也宣布:由政府投入巨資實施,通過建章立制,使積極保護與旅游開發有機結合的“麗江模式”已成為亞太地區遺產保護的參考模式。 如今,這個從不設圍墻的800多歲的邊陲古城正在面對一個命定而又猝不及防的世紀和世界,創造著名利雙收的“雙贏奇跡”。而古城自己,那些珍稀而又脆弱,美麗而又無力的雪山泉水、荒原峽谷、植被花卉,和曾生活于其中的2.5萬“并不取悅于外來者而取悅于自己的生活”的納西居民們,似乎無論怎樣被開發,被保護,被發展,都不可避免地漸行漸遠,仿佛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輝煌俠客所頻頻回首的童年。 這一種天方夜譚般的嶄新命運,似乎就在1997年那個時點開始轟然降臨。這種轉折不亞于在此一年前的大地震,唯一不同的是:地震造就了一個自然和文化意義的“幸存之城”,而1997,則為之賦予了一道社會意義的“神符”和商業世界的“秘笈”。 對此,2001年的《亞洲華爾街日報》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能已經放出了一個它在試圖控制住的惡魔”;而幾乎與之同時,《人民日報》則贊揚“麗江以文化遺產為基礎的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交通、通信、市政設施、旅游設施建設,也增強了麗江人的開放意識和文化保護意識,使麗江進入了全面繁榮時期”。 人們不斷改造和包裝著一個最“純凈”的麗江,于是它成了一個看上去很美的無數矛盾的混合體。商業與文化,經濟與生態,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城市發展與歷史延續,文化沖突與文化融合,它越成功就越引發爭議,越爭議就越引人嘗試。 也許沒有一個城市的生成和發展像麗江這樣,會令人有形而上的遐想和天地鴻蒙般的恐懼。人類將再造一個麗江么?或者,將復制無數的準麗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