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為何難以走向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1日 07:56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張帆 濮洪九說,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是煤炭價格偏低的根本原因。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煤炭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 從計劃體制到雙軌體制
我國煤炭價格形成機制按照時間順序大體分為二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建國到1985年前后),國家制定煤炭價格,實行價格單軌制。建國初期,在我國產品定價理論和實踐中,流行著蘇聯的一種觀點和主張,即重工業中創造的純收入的一部分,應在輕工業和其他生產用品的部門實現,主張對生產資料采取低價政策。當時全國剛剛解放,又加上抗美援朝,百廢待興,國家為保證市場穩定,采用了煤炭低價政策。隨著經濟的發展,煤礦開采規模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職工勞動保護條件和待遇的改善,以及資源條件的變化,煤炭生產成本相應增加,全行業出現虧損,迫切需要調整提高煤炭價格。但由于煤價“牽一發而動全身”,國家對煤炭價格調整采取了慎之又慎的態度。這期間國家五次調整煤價,都是微調。一直沒有從根本上考慮煤炭價值補償和市場決定價格問題。結果是經過調價價格失衡問題有所緩解,但很快出現價格復歸和出現更大的價格矛盾。 第二個階段(1985年前后至今)國家控制大部分煤價,實行價格雙軌制。從1985年前后,國家一方面支持小煤礦發展,小煤礦價格開始隨行就市;另一方面對國有煤礦進行總承包,允許煤礦超產煤和超能力煤加價,開始對煤炭價格實行松動政策。 1993年以后國家逐步放開煤價,到2002年決定全部放開電煤價格,歷時10年。這一時期電煤仍然執行的是政府指導價,煤炭價格實際上放而未開。即使是政府決定全部放開電煤價格后,重點合同電煤價格與市場煤價格的差距仍非常大,當年全國電煤平均價格比市場煤低40-70元。 今年以來,全國煤電油運繼續全面緊張,6月中旬國務院針對煤炭供需形勢決定,“電價調整后,電煤價格不分重點合同內外,均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表明了政府徹底放開電煤價格的決心。但由于歷史的慣性、部分地方政府的干預和發電企業集中采購的優勢,目前真正意義上的相互協商確定煤炭價格的機制并未形成,電煤與市場煤價格、計劃內與計劃外、省內與省外三種價格差距依然較大。截止到9月末,國有大型煤炭企業(原中央財政煤炭企業)電煤平均價格155.59元/噸,比當期商品煤平均售價198.54元低了42.95元。 此外,由于煤炭經濟結構不合理,行業內無序競爭嚴重。目前我國2.8萬多個煤礦,規模以上的煤炭企業3400多家,經營過度分散,無序競爭嚴重,煤炭供大于求時相互競相壓價,市場秩序混亂,價格大幅度下滑,行業經濟發展陷于十分困難境地。 成本核算框架計劃色彩濃厚 濮洪九指出,多年形成的煤炭成本核算框架不科學,使成本不能真實全面地反映煤炭在生產過程中的實際耗費。目前我國煤炭行業成本核算框架,仍帶有濃厚計劃經濟色彩。其主要表現是煤炭成本核算項目不完整,成本項目核算系數規定的過死。 一是煤炭成本和價格不反映資源成本。開辦煤礦必須有可靠資源,因此建礦前必須對資源進行一系列的普查、詳查和精查。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包攬了煤炭所有的地質勘查工作,煤礦只要在指定的地點建井就行了。市場經濟以后,企業新建礦井不僅需要出資取得探礦權、購買采礦權,并且還需要依靠自己投資對資源進行進一步精查,才能進行礦井設計和施工。這些獲取資源支出和勘查前期費用需要通過成本核算進行補償。因此,在煤炭價格構成中,首先必須包括資源補償費(礦權)。這部分價格構成在整個價格中的比重大小,取決于煤炭資源的有限性和替代能源的生產成本等各種因素。 二是煤炭成本和價格中不反映煤礦退出成本和費用。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所有的煤礦都會因資源枯竭而關閉退出。煤礦關閉前,企業需要大量資金用于轉產和人員安置,而這些費用目前企業不能預先提取計入成本,所需資金沒有來源。前幾年,國家不得不動用大量財力,對資源枯竭和扭虧無望的原國有重點煤礦進行政策性破產。今后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這項政策將逐步淡出,煤炭企業必須積累這部分退出轉產資金。同時煤炭企業要繼續生存,必須建設新的礦井,開發新的接續資源,需要大量投入,同樣這些費用必須在成本中得到補償,包含在煤炭價格中。而在現行核算框架下,這些費用不能預提,不能計入成本項目,所需資金沒有來源。 三是煤炭成本核算項目系數規定的過死。按照市場經濟要求,生產過程的投入是企業自主經營的基本內容。煤礦開采條件差異較大,不同企業所采用的開采技術、設備和人員投入不同,從而導致不同企業的煤炭產品成本也不盡相同。但實踐中,煤礦固定資產折舊、維簡費和沉陷治理費用提取標準是國家統一規定的。盡管在規定中也考慮了不同礦井開采條件的差異性,分類別地制定了標準,但與實際需要仍有較大差距。如,淮南煤礦多是超級瓦斯礦井,防治瓦斯支出大,估算噸煤投入大約在10元左右,而過去規定煤礦瓦斯治理費只有1元,大大低于實際需要。再如,現行煤礦采煤沉陷資金提取標準過低,根本滿足不了需要,欠賬越積越多,沉陷區房屋建筑搬遷問題越來越多,引發了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國家不得不拿出大量資金補還欠賬。 濮洪九說,正是大量煤炭成本外部化,成本核算不真實,才引發了目前煤炭漲價過快、煤炭企業利潤過高的議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