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個對手的前車之鑒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30日 11:56 國際先驅導報 | |||||||||
國際先驅導報 香港特約記者 李家明 報道 在上海的眼中,香港是一個對手。因為上海曾經公開宣稱要挑戰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但是香港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發展緩慢的經濟,很值得上海的領導人從中吸取教訓。 眾所周知,香港在亞洲金融危機來臨之時,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香港自90年代中期就已經形成的以房地產泡沫為標志的商務成本高漲及其帶來的空心化
香港人有買房保值的習慣。許多香港人都習慣于將收入購買房產保值,進而抵押房產,到銀行貸款,從而繼續自己的生意。但是,當所有的人都這么做的時候,當時的港英政府并沒有采取很好的措施將房地產的發展控制在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導致20世紀90年代后,香港的中產階級紛紛投資房地產,使得房價逐步升高到一個令人眩暈的程度。據估計,當時香港存在著一個20萬人規模的炒房團。 進入90年代中期以后,房地產價格的持續看漲和泡沫經濟的形成,直接導致香港商務成本居高不下,工業投資、中介機構和旅游、商業等服務領域的競爭力大受影響。這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律師行業。當時香港律師費每小時在7000港幣左右,其中4000元是律師費用,其余是律師行人工和租樓費用的平攤。這對于一個極其依賴律師來進行商務活動的城市來說,商務成本的高漲已經不可抑制。 在這種環境下,香港的制造業開始外遷,因為相比本地工人日薪800的高工資,大陸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工資只有這個數字的二十分之一。至2001年初,港商在內地的投資項目,大部分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已達7萬多家,多數屬日用消費品出口加工型企業,而香港本地產業已經空心化。 產業空心化導致香港經濟跟國際市場聯系過于緊密,使得金融危機一旦發生,就將遭到嚴重的打擊。用一些經濟學家的觀點來說,就是香港經濟已變成依附性經濟,抗外來沖擊的能力已非常薄弱。 有經濟學家分析說,空心化使得香港制造業在生產管理、工業技術、產品質量等發展要素基本不變、甚至稍有下降的前提下,憑著在內地投資成本劇降而大幅提高了相對于韓國、臺灣及東南亞同行的競爭能力,掩蓋了產品科技含量低、行業高級人才短缺的弱點,并滿足于一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造成今天競爭力低下的被動局面。 而更為可怕的是,香港的企業家們通過內地的設廠經營賺到的錢回到香港以后無處投資,只能將這些錢繼續用于購買股票和房產等泡沫產品,這樣就造成了一個產業空心化后的惡性循環。 相對香港,一直以來沒有拋棄制造業的新加坡則較為平穩地渡過了亞洲金融危機。因此上海在發展中,應該吸取當年香港的教訓。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的上海同樣存在著房地產價格高企、溫州等地的炒房團紛紛涌入、商務成本提高、產業遷出等現象。雖然上海市政府目前一再聲稱上海不存在房地產泡沫,但是香港的經驗教訓仍然值得他們好好研究。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系列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