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盡量用市場調控取代行政調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30日 07:41 中國經濟時報 | |||||||||
發改委宏觀研究院經濟所:不宜出臺新的總量性緊縮措施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報告指出,經過前一階段的宏觀調控,我國目前已經到了一個比較復雜的關口,物價繼續上升和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與可能性同時存在,對于宏觀經濟政策的姿態和操作具有復雜的結構性要求。
下一步宏觀調控的總體要求應該是:“穩定預期、保持景氣、防控通脹”。考慮到資金供給已經比較緊張而物價回落有一定的滯后期,下一步不宜出臺新的總量性緊縮措施,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適度微調。如果物價水平繼續居高不下,可在保持政策體姿態不再收緊的前提下,出臺一些對沖措施消除其負作用。 報告指出,2005年的宏觀調控需要“穩中求進”、“穩中保進”,采取財政幣政策“雙穩健”組合,將政策重心從目前以需求管理為主轉變為短期需求管理與長期供給管理相結合。 報告建議,中國2005年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可適當高于2004年水平,低于992年以來平均水平。2005年M2增長率安排在16%-18%左右為宜,計2004年M2增長率將在15%。貸款增長率也需要適當松動2-3個百分點。 報告還建議,如果物價回落和居民儲蓄增長均不令人滿意,央行可以考慮降低存利息稅和小幅提高存款利率;為減輕企業因貸款利率調高而增加的負擔,政府可以考慮對企業適當減稅。 吳敬璉: 盡量用市場調控取代行政調控 11月22日在上海舉行的2004年國發經濟形勢報告會上,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宏觀調控在方法上仍存在缺陷,今后應更多采用市場化手段,防止功虧一簣。 他說,對2003年開始出現的增長過快的苗頭,從今年3月以后,宏觀部門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緊縮性的總量調節措施。但真正強而有力的措施是行政部門所采取的微觀干預措施,包括發改委派出督察組清理投資項目、國土資源部清理開發區和批禁令、銀監會按“有保有壓”的原則控制信貸。 這些措施的確已經收到了相當成效。但要提醒的是,對行政手段的過分倚重,造成總量措施乏力,由此直接導致存貸款實際利率為負、房地產價格上揚和其他消極后果。因此,今后緊縮性的宏觀調控仍要保持力度,但更多地要采用市場化手段防止功虧一簣。一者,行政措施是個兩難選擇,如果給有關部門以自由裁量權,就易滋生導致腐敗的尋租空間;但要是不給,又會導致行政手段的一刀切;再者,由行政機關決定該保還是該壓,難免會造成資源誤配置、效率的損失;與此同時,行政控的效果也不能持久,一松手就會反彈。 現在普遍存在這樣一種觀點,認為市場手段和總量手段因為對所有人的標準一樣所以是“一刀切”的調控手段,這其實是對經濟學的極大誤解。比如一年期利率提了0.27%,其影響對效率高的企業和效率低的企業是不同的。對效率高的企業說,提高0.27%后還可以照樣生產、照樣投資;但是低效率企業便會因為利率提高而無力投資。換言之,這種市場手段剝奪的是那些浪費資源的企業占有社會資源的權利,所以市場化的總量調控手段也是有保有壓的。與之相比,行政機關就沒有能力判斷哪些該保、哪些該壓。不少行政部門說,我們是代表全局利益的,我們判斷才是最有利于全局效率的。如果這句話成立,那等于說改革的市場化走向錯了。為什么我們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呢?就是因為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起的基礎性作用會讓效率更高。政府不會比市場更聰明、看得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