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中國經濟周刊》2004 > 正文
 

處置不良資產成國外投行盛宴 危及中國金融安全(3)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9日 09:59 《中國經濟周刊》雜志

  中國能否自己處理不良資產

  “既然中國政府成立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作為不良資產處置的專業(yè)公司,四大公司就應該擔負起收債職能。他們不像銀行那樣,一定要將壞賬剝離出去。因此,沒必要將不良資產再轉手給國際投行”,有人以此指責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轉讓行為。

  但支持者認為,通過向國際投行拍賣,可以利用對方的先進技術和資金,將不良資產在較短時間內“變現(xiàn)”。

  事實究竟如何?以108億資產拍賣為例,拍賣成交是2001年12月,但雙方的交割(即付錢)時間是在2003年3月。因為拍賣協(xié)議涉及上百份文件,這些文件不僅雙方要協(xié)調,還要經過財政部央行等相關機構的審核批準。

  “而按照協(xié)議,拍賣成交后,摩根就可以開始收債行動。因此,摩根并不需要動用自己的錢來支付不良資產的購買費用”,內部人士透露說。

  事實上,在交割時摩根所需付給華融的第一個1.75億,早由華融在2001年12月至交割日收了回來(總共收了2億);2003年,相關各方成立的收賬公司—凱利,收回現(xiàn)金8億,替摩根付2003底該付的第二個1.75億后“贏利頗豐”;2004年至今,凱利已收了現(xiàn)金4億,付2004底的第三個1.75億又是綽綽有余;據(jù)知情人士透露,明年(也是最后一次)的付款一定又是靠收上來的錢,摩根是不用掏一分錢的了。

  “從收賬角度看,不良資產處置就是用今天的錢買明天的錢。因此,只要投資人在付款安排上晚付一天,就變成了用當天的錢買當天的錢。說穿了,就是不用付錢,直接把利潤劃給買方就是了”,該內部人士一語道破天機。

  他打了一個比方:一元錢的東西一角錢賣掉;買方還不需要真正帶一角錢來;然后,兩角錢賣掉后,直接把一角錢的利潤拿走即可。這就是以錢買錢的游戲。

  但國際投行的“成人童話”卻給國內不良資產處置設置了一個誤區(qū):即中國銀行體系中不良資產數(shù)以萬億計,買一包資產來處置也要十幾億、甚至幾十億一包。這么大的數(shù)額,中國企業(yè)家哪里買得起?所以非跨國投資銀行做不了。

  除了資金問題外,中國人自己真的不會處理不良資產嗎?銀監(jiān)會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的回收率平均在20%左右。而財政部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考核,主要是兩項指標:回收率和回收費用。華融自己在2003年取得的成績是:現(xiàn)金回收率20.6%,回收費用占回收金額的7%以下。

  而據(jù)摩根內部人士介紹,2003年,摩根處置其從華融收購來的不良資產取得的成績是:現(xiàn)金回收率19%,回收費用占回收金額的8.5%。

  既然國際投行既沒有先進經驗、又不拿錢,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為何還要采取打包拍賣的方式賣給他們,而不自己處置呢?

  業(yè)內人士分析說, 根本原因在于,盡管不良資產處置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新的行業(yè),但并沒有因此建立一個“本國的”完整的行業(yè)鏈,單純依靠四家公司處理如此龐大的不良資產,顯然力不從心。一個完整的行業(yè),不僅要有國家級的資產管理公司,還要建立地方政府級的和民間性質的資產處置公司,引進競爭機制,建立一個市場化、機制靈活的資產處置行業(yè)。

  他們建議說,中國應盡快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不良資產處置行業(yè)。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將具體的收債權,按市場化方式通過拍賣等方式,出售給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和民間機構。具體的拍賣方式,可以以地區(qū)或行業(yè)打包,因為地方企業(yè)對解決本地區(qū)或本行業(yè)的資產問題比較有效率;對國內企業(yè)盡量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或鼓勵它們以受權委托的形式參與,以此降低該行業(yè)的進入門檻。因為除了第一期付款外,未來的付款完全可以用處置回收來的資金支付。

  但從現(xiàn)狀看,目前還未把發(fā)展中國自己的不良資產處置行業(yè)當作首要任務。“一說加快處置不良資產,我們就去找老外。好像把球踢給外國銀行就完成任務了。這種簡單化的代價,從沒人計算過。”

  “稅收也是不良資產處置中,一個各方都不愿觸及的敏感話題”,某學者指出。目前國際投行參與國內不良資產處置,享受很多稅收優(yōu)惠政策,如免收營業(yè)稅、印花稅,減收所得稅等。如此的優(yōu)惠政策,使他們從該業(yè)務中獲得了數(shù)億、甚至數(shù)十億人民幣的利潤。這些巨額利潤已被兌換成美元匯出境外,從中國的GDP中消失。

  “如果國內投資者參與,他們的最終收入都會重新用于國內投資。因此,理論上應該享受更優(yōu)惠的稅收政策。如果國家政策對國內外參與者不一視同仁,必然將導致國內投資者缺乏參與熱情。最終仍然讓外國投行乘虛而入,給國家?guī)砭薮蠼洕鷵p失”,該學者嚴肅地說。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不良資產新聞 全部國際投行新聞 全部金融安全新聞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冬語
聆聽冬日溫暖聲音
西游情史
大話西游短信篇章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