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真正意義上的小額信貸僅有10億元,即由各地半官半民性質的小額信貸機構控制和運作那部分,而其經營業績與當地政府的干預程度成反比;目前小額信貸的發展,面臨政策瓶頸,現有政策強調了其扶貧和公益性特點,而淡化了其市場化手段特色;金融機構資格,應該是小額信貸機構的最終定位
本報記者 楊眉
小額信貸,一項起步于政府和國際組織資助、歷經十年實踐、將農村扶貧與市場化手段合二為一的金融模式,在探索中正成為解決中國農村金融困境的突破口。目前,小額信貸機構的全國性行業組織——中國小額信貸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已進入正式籌建階段。
“促進會的成立,將有助于小額信貸對農村扶貧工作的有效性。與純粹的公益性扶貧模式相比,金融服務的扶貧模式更有效。原因很簡單: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促進會的主要發起者之一——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交流中心)主任王粵對《財經時報》說。
據了解,促進會作為全國300家小額信貸機構的行業協會組織,將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對話和協商,尋求政策和法律支持,為小額信貸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作為一種金融創新,小額信貸的經營模式,可以成為未來中國農村金融的參考模式。”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農村金融專家杜小山對《財經時報》說。
另據了解,目前促進會有關發起單位正在向央行和銀監會申請,希望給予小額信貸機構以金融機構資格。據說,央行和銀監會方面工作人員非常支持和配合。
市場化的扶貧模式
“貸窮不貸富、貸女不貸男,就是以扶貧為宗旨的小額信貸的典型特征。”王粵主任介紹說。小額信貸,是國際上通用的一種扶貧模式。按照聯合國計劃開發署的定義,是指為貧困和低收入人群以及微型企業提供的一種小額信貸。
中國的小額信貸,起步于10年前,最初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國際機構的無償資助。目前國內分布于各地的小額信貸機構,主要由四家政府機構分管。如商務部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分管48個縣和4個城市的機構、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分管5個縣,國務院扶貧基金會和全國婦聯也各分管了一部分資金。
“此次發起成立全國性小額信貸機構促進會的,就是以上四家分管機構,主管單位則是商務部。”交流中心扶貧項目辦公室主任白澄宇認為,對于小額信貸而言,扶貧是宗旨,金融模式是其市場化手段,小額則是其特征,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農村小額信貸規模共計2200多億元人民幣,主要由半官半民性質的小額信貸機構、農業銀行和農村合作社三部分組成。
但按照聯合國計劃署的標準,中國目前真正意義上的小額信貸僅有10億元,即由各地半官半民性質的小額信貸機構控制和運作那部分。其余絕大部分由農業銀行和農業信用社發放的政策性貸款,并不具備完全的“小額信貸”性質。
意想不到的是,盡管農行、農信社的小額信貸,在發放標準上,并沒有充分體現非營利性和扶貧性質,而是考慮和追求了還款能力和盈利性,但其貸款的安全性和實際還款率的整體水平,并不及真正的小額信貸機構。
整貸零還的經營模式
據白澄宇介紹,目前民間小額信貸機構控制的約10億元規模中,不同地區的機構之間,經營業績和命運相差懸殊:既有貸款收回率100%的,也有不到10%的,更有不僅貸款收不回、機構最終也關門大吉的。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多,但一個共同的現象是,與當地政府的干預程度成反比。即干預程度越大,經營效果越差。”白澄宇介紹說。
據了解,當初成立小額貸款機構并沒有統一標準和要求,所以有些地方機構就干脆設在政府內;有的機構是民間性質的,但工作人員由政府委派。
按照小額信貸的國際慣例,中國農村的小額信貸操作模式大致為:初次貸款限制在30至50美元;此后貸款規模可以增大,但每次不超過3000元人民幣;全部借款償還后,可以連續借貸。
而“貸窮不貸富”的規則,如何保證還款?這主要取決于特有的還款模式,即整貸零還。每月幾十、幾百的還款金額,大大減輕了還款壓力。事實證明,這種有別于傳統金融機構的信貸模式,使部分地區的還款率高達100%,與商業銀行、農信社等金融機構相比,不良資產率較低。
但與此同時,某些地區的還款率不及10%、甚至機構倒閉。白澄宇認為,地方政府的干預是主要原因。如貸款不能嚴格按照規則操作,更有甚者,地方政府挪用扶貧的信貸資金,用于其他投資或行政費用開支。
爭取金融機構資格
促進會成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嚴格小額信貸機構的設立、職能、操作規則和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據了解,目前已有上百家機構表示自愿加入促進會。而促進會“章程”關于會員資格的第一條就是,“愿意將自己的財務信息和其他業務信息公布于眾(對信息的真實性自負責任)”。在目前國內的行業協會中,還是第一次將公開財務信息作為會員資格的首要條件。
作為國內小額信貸和農村扶貧的國內主要機構之一,中國社科院農村副所長杜小山介紹說,小額信貸的另一種現象應該被關注,即貸款規模小的時候,項目管理比較好;而一旦規模擴大,問題反而就多起來。“地方機構工作人員現有的金融知識和業務水平,已經成為效額信貸事業發展的阻力”。為此,正在籌建中的促進會,提前一步開始了為期5年的、針對地方機構工作人員金融知識的培訓工作。
據介紹,龐大的培訓費用,由花旗銀行提供。早在2001年,花旗集團就曾通過孟加拉鄉村托拉斯,向中國大陸的小額信貸項目捐贈過130萬美元。
杜小山認為,利率方面尤其需要特殊政策。目前小額信貸的名義利率是8%,加上各種費用后,實際利率最高可以達到16%。“即使16%的利率,也不能覆蓋風險成本。”有專家預測,小額信貸利率應該達到20%,才能覆蓋風險成本。
白澄宇則認為,目前小額信貸的發展,面臨“政策瓶頸”。如合法經營權方面,來自央行方面的態度非常“曖昧”。
目前,浙江等地區的一些民間資本和城市資本,頻頻向小額信貸機構表示參與意愿。但按照目前政策規定,這種參與方式顯然屬于非法金融。
“其實,金融機構資格,應該是小額信貸機構的最終定位。”白澄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