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微縮版的石油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0日 13:08 中國經營報 | ||||||||
覃東海?編輯:韓曉靜 石油價格一再飆升,全球面臨通脹壓力;兩大經濟引擎降溫,各國央行同步加息;三十年一輪回,世界經濟再次綁到了同一條船上。 2004年的世界經濟在一片紅火中延續了驚人的增長勢頭。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
三十年前,歐佩克一紙禁運決議,石油價格立即上漲4倍,并帶動整個商品價格的上漲,工業化國家普遍出現兩位數以上的通貨膨脹,并造成世界范圍內總需求和總供給的萎縮。各國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有效緩解經濟衰退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的壓力。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各國啟用緊縮性的宏觀經濟政策來應對通貨膨脹壓力,卻又陷入了更為嚴重的經濟衰退之中。整個20世紀70年代,工業化國家在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的泥潭中難以自拔。幸運的是,發展中國家和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因為沒有融入到當時的世界經濟體系中,從而避免了這次石油危機的沖擊。 2004年以來,世界石油市場漲聲一片。歐佩克一攬子石油價格從1月底的每桶30.33美元上漲到10月底的45.37美元,全年石油平均價格接近了每桶36美元。雖然教科書的經典理論告訴我們,石油價格變化只會帶來相對價格的變化,并使得收入從消費者向生產者轉移,事實上,石油價格上漲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顯然要超過理論模型的推斷。美國、中國和日本這些石油進口大國已經明顯感受到了石油價格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不巧的是,美元的持續貶值和東亞地區的美元本位特征,使得這種石油價格的外部沖擊對國外物價的影響進一步加劇,各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紛紛出臺,以應對通貨膨脹的壓力。 2004年下半年以來,美聯儲連續3次上調聯邦基金利率。這標志著美國自2001年降息周期以來,美國經濟政策已經進入新一輪的加息周期。與此同時,中國也決定從10月29日起對基準存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這是中國9年以來的第一次加息。我們知道,世界經濟增長的60%都是來自于美國和中國,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同時降溫將給世界經濟帶來怎樣的沖擊?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與此同時,英國、加拿大、瑞士、新西蘭、馬來西亞也紛紛祭起加息大旗,歐洲中央銀行和日本也開始考慮以加息來應對可能的通貨膨脹壓力。全球經濟已經穩步進入新一輪的加息周期,世界經濟在經過1999~2000年的迅速復蘇,2001~2002年的周期性調整,2003~2004年的加速增長以后,開始向2005~2006年的平穩增長過渡。這也難怪,無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還是高盛、摩根斯坦利、UBS等跨國投資銀行紛紛預測世界經濟將在2005年出現向下調整,GDP增長率可能要下滑到4%左右。 我們也要看到,當前的世界經濟增長是以全球的外部失衡為代價的,集中表現為美國經常項目的持續累積。近年來,美國和中國在進口方面的強勁增長分別扮演了全球性和地區性的增長引擎角色。美國進口總額占到了全球出口總額的18%,而東亞地區的出口中,有15%左右是以中國為市場目標。但是,全球經濟增長伴隨著美國巨額的經常項目赤字,根據估計,2004年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將達到5000億~5500億美元之間。這就意味著美國需要同樣巨額的資金輸入維持國際收支的平衡,東亞地區的中央銀行孜孜不倦地購進美元資產對維持這一體系的穩定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歐元地區的私人投資者不斷抽出資金使得雙支柱的平衡體系變成了單支柱體系,東亞地區還能勉力維持多久?誰也難以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一旦這種失衡體系不能繼續維持,世界經濟將遭受沉重打擊。 回顧歷史,常常可以發現一些驚人的巧合。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信譽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清償力不可兼得的矛盾終于演化為1971年和1973年的兩次美元危機,美元大幅度貶值。接著就是1974年開始的石油危機,工業化國家在走過20年的黃金時期以后陷入失落的10年。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事實上在向布雷頓森林體系回歸,美國經常項目的長期赤字終于引發了2002年末開始的美元貶值,緊接著就是2003年開始的世界石油價格突然上漲,世界經濟在經過2004年的高增長以后,已經進入下一個調整周期。 歷史的魔瓶中會不斷蹦出一些古怪的精靈,在平穩的長河中演繹出一段段的驚世傳奇。當然本次的激情表演要柔和得多,稱之為微縮版的石油危機大概也并不為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