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西北地區,現在最大的難題是治沙。前不久,記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民豐縣采訪的時候,對于這種沙漠追人的情況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會,在我國的西北部地區,由于干旱少雨和綠色植被的破壞,每年都有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沙化,沙漠正在不斷擠壓人類的生存空間。
閻宣今年72歲,多年來從事民豐的縣志研究,對于民豐的歷史,老人了如指掌。他告訴我們, 民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漢朝,民豐的前身叫精絕國,是著名的西域36國之一,作為絲綢之路的要塞,這里繁華一時。但在公元2世紀,精絕國被風沙掩埋,現在聞名于世的尼雅古城遺址,就是精絕國留下的歷史陳跡。為了逃避風沙,精絕國的居民被迫遷移,新的定居點叫做“尼壤城”,但最終尼壤城也沒能守住,公元15世紀,這里的居民再一次搬遷,最終定居在現在民豐縣城的位置上。 盡管一次又一次地搬遷,但在閻宣老人看來,民豐并沒有徹底擺脫風沙的威脅。 老人回憶起1957年5月的事情,“我們點著煤油燈辦公三個小時,伸手五指看不見,有兩個半鐘頭慢慢的(風才消失),這就是風沙。”
1957年,是閻宣老人剛從北京到民豐工作不久,對于這樣的黑風暴,他當時的感受是震驚,但在隨后的幾十年里,他已經對這樣的天氣習以為常了。雖然許多民豐的居民已經習慣了他們周圍的風沙,但事實上民豐已經沒有退路了。
為什么民豐到了需要保衛的地步呢?民豐縣南面是昆侖山脈,北面就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是一個遍布流動沙丘的地方,這些沙丘流動速度一年下來平均有10米。一千多年來,民豐的居民沿著尼雅河一直在往南退,那個時候他們還有退的可能,而現在,民豐的南面就緊鄰昆侖山,從某種程度上他們已經退無可退,那么民豐又該如何應對這種挑戰呢? 植樹造林是大家首先能想到的,的確,民豐人也在用這這樣的行動保衛著他們的家園,在縣委副書記許凱看來,綠色就是民豐的生命線。 許凱向我們介紹,這兩年他們每年按照10000畝的速度制造林業面積和防風林帶,每年按照50公里的速度在進行,從2001年到現在,已經形成了130多公里的防風林帶,它是一條寬70米的大林帶。
從2001年起,民豐開始在縣城周邊修建寬度達70米的防風林帶,目前已建了130多公里。目前這些綠色屏障已經將風沙的推進速度降低到每年23毫米,但民豐又面臨著另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澆灌防護林的水,從哪里來?
民豐縣有多缺水,我們來看一下這樣一組數字。民豐縣每年的降水量不到20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2800毫米左右,蒸發量是降水量的140多倍,干旱程度可想而知。防御風沙需要植樹造林,但植樹造林又需要大量的水,而水恰恰是西北的沙漠干旱地區最缺乏的資源。那么這個矛盾該怎么樣解決呢?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一直被稱為死亡之海,而我們記者所拍攝到的這些綠色植物,就種在這片死亡之海核心地區。這些樹是怎么成活的呢?
這片長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綠化帶長達30公里,是由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牽頭進行培育的。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種植這些樹的水并不是從沙漠外運來的,而是完全取自于沙漠公路地下沿線。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項目副經理周宏偉向我們介紹:“通過這個水資源的調查,我們每年消耗的用水量,將近500多萬方,占整個(塔里木)盆地補水量的6%。”
據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測算,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地下水儲量高達16億立方米,這位在公路邊上開餐館的老板就自己打了一口井,但是這種水所含的鹽分很高,被生活在沙漠地區的居民稱為苦咸水,根本無法用來澆灌植物。經過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10年的科研攻關,一批能適應苦咸水的植物品種終于馴化出來了。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工作人員王永東介紹他們共引進了173種植物,長勢現在基本良好的能適應的有89種。
水找到了,適應苦咸水澆灌的植物品種也馴化出來了,但要想在沙漠中建起一道道綠色屏障,對于民豐這樣的縣市來說,建設費用可能是它們無法承受的重負。塔里木沙漠公路防護林生態工程項目經理馬振武說他們的總投入,根據國家發改委批準的投資,是2.18億元。
據馬振武介紹,目前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這片綠化帶,每公里的建設資金大約為50萬元,這些費用包括在沙漠中打井抽水、鋪設運水管線等等。民豐如果使用這樣的技術建設防護林,每年50公里的造林計劃將耗資250萬元,而民豐每年的財政收入只有700萬,顯然這筆費用是一個讓民豐無法承受的數字。要知道,民豐縣屬于國家扶貧的四類地區。
對于很多西北地區的縣市來說,這種能夠在沙漠中找水種樹的技術,既是急需的,同時又是難以承受的。那么怎么讓沙漠綠化的方式不成為地方財政的負擔,而讓它在更大范圍得到推廣呢?
作為塔克拉瑪干沙漠綠化帶的項目負責人,馬振武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有更多受到沙漠威脅的老百姓,從這個項目中受益。在馴化出了適應苦咸水的植物之后,研究人員又在探索能夠讓這些綠色植物產生經濟效益的辦法。 在紅柳、梭梭這個基礎上種植大蕓(肉蓯蓉), 肉蓯蓉,俗稱大蕓,又稱沙漠人參,屬于名貴的野生中藥材,現在通過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試驗,這種藥材已經能夠在防沙植物——紅柳和梭梭的根部成功接種,據測算,每畝肉蓯蓉能產生1000元以上的經濟效益。如果栽種長度為1公里,寬度為70米的紅柳防護林,雖然造價高達44萬元,但是每年卻能產生10萬元的經濟效益,4年即可收回所有投資。這樣的綠色屏障已經不再是一個無法承受的負擔,反而成了一條快速致富的路。民豐縣薩勒吾則克鄉黨委書記葛士勇告訴記者:“我們計劃到2008年基本實現小康,紅柳大蕓(肉蓯蓉)是我們一個主要的經濟來源,它的經濟收入的比例,我們想將可以占到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的40%左右。”
不僅僅是薩勒吾則克鄉,民豐縣的其他一些鄉鎮也在布署種植紅柳和肉蓯蓉的計劃。事實上,民豐所在的和田地區,這種生態防護與農民致富兼顧的發展計劃,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田地委副書記程振山告訴記者,目前和田地區已經種植了7萬畝紅柳,而在5年之內,他們將把這一數字擴大到30萬畝。他說:“在我們整個改善生態環境的過程當中,紅柳大蕓的種是我們解決生態問題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解決農民增收的一個的重點。……通過生態效益的提高來推動我們經濟效益的提高,反過來要通過我們這種經濟效益來支撐和推動生態效益的提高。”
貧困地區的治沙工作,怎樣才能夠突破資金上的瓶頸?中國防治荒漠化協調小組的高級顧問王禮先教授認為,必須要找到一條以綠養綠的發展之路。 在一些成功的典型上就是既有生態效益,固定了流沙,改善了風沙地區的小氣候,
實現了植被的覆蓋率的增長。與此同時一般糧食的產量要增加,人均純收入要增加。
王教授告訴記者,在我國西部,很多地方都在嘗試這樣以綠養綠的探索,盡管發展的模式不盡相同,但正在摸索出一條可以借鑒推廣的路子。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的荒漠化治理得到了國際上的高度評價。聯合國荒漠化秘書處高度評價中國在執行《荒漠化公約》防沙治沙方面的成就,而且建議其他的非洲的荒漠化國家到中國來學習。
在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上,我們國家提出了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中心,著力構建比較穩定的沙區生態防護體系和比較高效的沙區產業開發體系,努力實現“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力爭到2050年,適宜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上得到治理,沙區的生態狀況顯著改善,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基本實現山川秀美的宏偉目標。我們盼望著這一目標能夠順利實現。
記者: 孫菁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 《經濟半小時》 首播時間:21:30
重播時間次日:12: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