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總局圍剿跨國公司巨額稅漏 轉讓定價成重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3日 13:47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石海平 “轉讓定價”將成為國家稅務總局新一輪稅收監管重點。 11月10日,國稅總局正式向外公布新修訂的《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稅務管理規程》,對轉讓定價的稅收工作進行了規范管理。
關聯企業間業務往來,也即通俗意義上的“轉讓定價”,是指跨國集團內的關聯企業之間,為了確保集團利益的最大化,在集團內部人為的控制定價。這其中包括產品價格、貸款利息、無形資產轉讓價格、勞務費用等。 此前針對轉讓定價的稅收管理辦法是在1998年由國稅總局頒布的試點辦法。業內專家稱,新辦法是對試點辦法的一個修訂,也是對最近幾年國稅總局在對轉讓定價稅收管理中所取得的成功經驗的總結,而重拳出擊的對象將是高達200億元的稅收漏洞。 200億稅收監管漏洞 2003年上半年,廣州市國稅局依法調增廣州寶潔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共5.96億元,補繳企業所得稅8149萬元。這是一起跨國公司的“轉讓定價”案例:2002年,P&G在華子公司廣州寶潔從廣東某銀行獲得高達20億元左右的巨額貸款,然后從中撥出巨資以無息借貸的方式借給關聯企業使用。 事實上,像P&G這類通過融通資金從而達到避稅目的的做法在轉讓定價中還只是一種“非典型”做法,據專家介紹,跨國公司轉讓定價的“典型”做法是“采購和銷售在國外進行”和“高進低出”。 操作路徑一般為,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以高價從海外關聯公司購買原材料,經過產品加工制造后,再以低價出售給海外關聯公司。這樣做的好處是,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出現虧損,而利潤則被轉移到海外低稅率的關聯公司。 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04年8月底,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94025家,但所有外企中,有一半以上的都是虧損狀態。稅收專家指出,這些處于虧損狀態的跨國公司有相當一部分是為了避稅制造的人為虧損,而關聯企業之間的轉讓定價是避稅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種方式。據估算,跨國公司每年避稅給中國造成的稅收損失在300億元以上,其中,轉讓定價實現的避稅總額占整個避稅總額的60%,接近200億元。 “圍剿”避稅 8月11日,摩托羅拉公司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季度報告中稱,由于美國國稅局不贊同它在不同國家分公司之間分配利潤的方法,它可能要為1996年至2000年多交5億美元的稅款。 “國際上對轉讓定價的稅收監管采取的是嚴格監管的態度,”中央財經大學羅錚說,“今后,我國也將對轉讓定價采取更為嚴厲的措施。” 據介紹,跨國公司進入我國以來,一直大量使用轉讓定價來達到避稅的目的,這個局面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才得到初步遏制。究其原因,國內對國際價格信息了解的不對稱是我們無法回避的現實,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我國企業采取更積極的態度融入國際市場,對國際價格等因素越來越了解,因此,對跨國公司的轉讓定價避稅加強監管也越來越容易。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隨著跟我國政府簽訂稅收協定國家數量的增多,跨國公司轉讓定價的國際聯合監管也隨之出現,也讓轉讓定價的國際生存空間縮小。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跨國公司利用我國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在稅率上的不同進行轉讓定價,去年12月27日,《內地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安排》在澳門正式簽署,根據該安排的有關規定,《安排》應自2003年12月30日起生效,并適用于2004年1月1日或以后開始的納稅年度中取得的所得。 暗示稅制改革方向? “此次出臺的辦法可能跟稅制改革有關。”羅錚分析。 今年以來,稅制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大。7月,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開始對2003年的減免稅情況進行一次全國性的普查。普查對象涉及所有2003年底前辦理納稅登記的納稅人。這次全國性減免稅普查規模是建國以來的首次。有關專家認為,歷次稅制改革前夕,稅務部門都會開展各種調研活動。如此大規模的全國性普查肯定會為未來的稅改提供重要依據。 9月底財政部公布的消息稱,決定在東北地區實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調整資源稅稅額標準和企業所得稅優惠等稅收政策,以上地區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和大連市。 羅錚表示,新一輪稅制改革的總體要求是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原則,積極穩妥地分步推進,而此次對跨國公司的轉讓定價加強監管,符合“嚴征管”的稅制改革方向,因此,可以預期的是,今后稅收漏洞將變少,企業的實際稅收也將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