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國
街道就像是城市的脈搏,走在大街上,就如同在給城市把脈。濟南的街道沒有上海擁擠,卻亂。在上海,每天早晨八九點、下午五六點是上班的高峰期,可謂人流如織車流如梭,但不同車道間車輛的行進還算井井有條;濟南的車輛搶道現象卻頗為嚴重,司機們都很懂得見縫插針的意思,但萬一有所差池,交通回旋的余地就很少了。
在筆者眼里,“工地”是城市的一個隱喻,也是現實。舊城改造、拆遷、公路拓寬等,城市的面孔總要不停變換,這變換間,除考慮城建規劃要求外,還應該最大限度的避免影響日常生活。筆者所住的賓館毗鄰市區一條主要交通干道,當時正逢修路,工地上沒有上海常見的藍色防護欄,也沒有建設標語,近似于露天施工。寬闊的馬路橫陳于陽光下,像被剖開的血管,行人車輛在馬路的兩側走,兩側都是坑坑洼洼的沙石路面,上下班時節擁擠異常。承蒙天氣好客,筆者待在濟南的幾天還算秋高氣爽,如果是風雨天氣,不知將是何種景象。
今年濟南的雨水很好,屆時來觀看天下名泉的游客會很多,所以城區兩條主要交通干道同時施工,要求趕在國慶之前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所必需的硬件要求,也是創業的硬環境,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本來無可厚非。但政府不應急功近利的追求短期利益,而應該將其放在長遠的位置上進行考慮,城市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要求撇開任何浮躁的心態,沉心靜氣地去逐步完善和發展。
在濟南采訪期間,濟南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張化民副部長一直陪同采訪,在他身上,筆者見識了魯人的好客和質樸。還有譚主任、蘇部長,都給予了很大幫助。筆者走訪了濟南留學人員創業園,其硬件環境相當優秀,園區的工作人員也能真正做到為企業著想,比如為企業免費訂閱科技創業方面的相關雜志,幫助企業申報各種國家基金,企業孵化成功后,希望搬出園區尋求更大的發展環境,園區工作人員也能為其聯系解決相關事宜。筆者所采訪的多名創業者皆表示了對園區的感激。
城市創業環境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體,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政府要吸引創業者,就需要考慮和完善各種環境。濟南有一個優秀的創業中心,這是其優勢,政府需要在優勢基礎上補充其不足,長期地、冷靜地考慮各種創業需求,這樣才能保證城市持續穩定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