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冰島
今天,區域經濟作為一種經濟現象,正在成為支撐全球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力量之一。大到歐盟尋求區域經濟一體化協調發展,小到一個村莊一個街道構筑產業發展特色,人們追求的就是在各種區域經濟中,如何形成自身的產業特色,從而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自己在這個社會尋求到一個最佳發展位置。
1990年代初期,“蘇南模式”、“珠三角模式”、“溫州模式”、“晉江模式”曾被統稱作中國新經濟發展模式,曾被社會追捧一時。但一個二十年過去,當年新經濟模式中的四大主角卻已演繹出不同的命運:由于未能與時俱進,“蘇南模式”已成為歷史,只能在回憶中散發出舊時的光芒;溫州經濟已成氣候,世界各地也到處見到溫州人的身影,但由于其科技實力和品牌產品缺位,溫州產品在國際市場屢遭從官方到民間的反傾銷。不久前發生的西班牙火燒溫州鞋事件,雖然原因很多,但未能樹立品牌形象、為產品在國際市場爭得應有的地位和利潤、以至成為當地同業產業工人時時要拔掉的眼中釘,才是各種原因中的主因。溫州炒房團對一些城市房市產生的負面效應,對溫州形象也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其同時更透露出當地政府在引導民間資本二次發展時的乏力和缺位;珠三角是中國加工貿易發展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但借鑒他人能力創造自身品牌、從加工貿易的產業鏈條中走出來還尚待時日,但其具備了一定的對中國新經濟的引領能力;晉江卻走出了一條“質量立市、品牌立市”的道路。恒安、安踏、七匹狼、SBS等一批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的出現,使晉江這個昔日農業小縣,成了今日名副其實的中國品牌之都,也使其成為當年四大主角中今日含金量最高的一位。
從當年四大主角的今日現狀來看,晉江的發展之路應該是最被這個時代所需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也是最強的。
其實誰都會看到晉江這條道路的最終發展前景,但能否走好這條路卻不完取決于企業自身,除基礎設施、地理位置、發展環境、文化偏好等基礎資源外,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當地政府對大經濟發展趨勢的把握能力,對當地產業集群的科學規劃、科學引導和政策服務能力,這正是提升一個地區的產業集群水平,發展好區域經濟的又一個重點,而晉江市委市政府恰恰在這個重點上探索出了一條高端道路。
晉江占地范圍只有649平方公里,面積并不大,而且出身農業并沒有什么工業基礎。但由于身處僑鄉,地臨水域港口,又有“愛拼才會贏”的傳統做事特點,所以當改革開放的春風頻頻吹起時,出身、人文、地理等先天優勢開始同時發力。1990年代初,“以市場經濟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股份合作制為主,多種經濟成份并存共發展”的“晉江模式”,成為當時中國經濟發展的先進模式之一。但這只是一種發展模式,離“中國品牌之都”該走的道路還有非常大的距離,但這個距離最終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個距離到底是怎么消失的?多數人并不是很清楚。
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龔清概曾在《人民日報》上撰文“經濟馬賽克”,其在文中談到:“晉江在發展之初就選擇了做大產業集群這條發展道路,因此才出現了一批專業鎮和專業村,產業集群應運而生,一些配套產業也因此發展起來。短短二十年過去,通過發展產業集群這條道路,使晉江從一個農業小縣發展為全國聞名的制造基地。
而早在1996年晉江由縣升市時,市委市政府就將工業化和城市化聯系起來:土地規模經營;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提高專業化程度。政府又及時推出“現代化制造基地;著名僑鄉;生態型濱海城市”的城市發展定位,使晉江在產業布局、園區規劃上更趨合理。與此同時,企業產品也走出一條從仿牌、貼牌、再到創牌的良性發展之路。恒安、安踏、七匹狼、九牧王、SBS等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就是在這種發展背景下陸續誕生。如今,僅全國馳名商標晉江就有10個,還不算中國名牌產品和省級名牌產品,晉江已成為中國擁有知名品牌最多的的縣級市。
今年4月,政府又拿出1800萬元,重獎2003年的創牌和達標企業。通過這一系列動作,晉江基本解決了產品質量問題,品牌運營也進入了新境界。
而自“九五”以來,晉江的領導班子就致力于解決企業和城市發展后勁問題,同時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對重點企業更是全力扶持,利用各種政策鼓勵企業創牌。沒有這一切舉措,‘中國品牌之都’的美名我們是得不到的”。
龔清概的一番話讓我們看到,一方經濟要想做大,從企業自身努力到政府服務到位,兩只手的力量必須平衡,抽掉哪只手市場都是起不來的。尤其當一方經濟發展到關鍵階段的時候,政府的這只引導之手更顯重要。
如今,晉江已形成鞋業制造、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建筑陶瓷等一批較成熟的產業集群,聚集各類企業6000多家,年產值達600多億元(市場商業價值18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95%以上。也正是由于這些產業集群的存在,晉江才被冠以“中國鞋都”、“中國紡織工業基地”等美譽。
享受這些美譽的全國還有一些區域,但在一個小區域內全國馳名商標這么集中這么多的,恐怕全國除晉江外,可與其比美者寥寥。
晉江這個案例還使我們看到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政府的服務能力中,政府一把手對一個區域的長遠思考、長時間內對各種服務政策和服務手段始終如一的執行,這也是做大一方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參與《晉江市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調研和制定而對晉江領導班子有很深了解的北京金必德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北大演講學者、著名產業集群規劃專家沈青的一番話很令人思考:“龔清概在晉江被譽為強勢書記,他對城市、對企業、對政府服務的領導能力都很強。他在晉江干了二十多年,沒有這個人,晉江也難有今天的發展。龔清概是個懂商人的政府官員,既有政治能力又有商人能力,對市場有很強的把握能力。他的從政之路是從村文書、村長、鎮長、副市長、市長、市委書記一路走來,從政經驗豐富,開拓能力強。他的最大抱負是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在晉江干了二十多年,這對晉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各項政策的連續性都至關重要。晉江能有今天,與這個人的存在有很大關系,所以他在晉江有著非常好的口碑。
去年春天,龔清概親自帶領晉江的70多個企業家到北京大學充電,這在中國官員中還是很少發生的事。因為晉江有一批企業年產值做到億元后,企業家們便有了不再思進取的情緒,這種情緒很致命,也使晉江的發展處在一個十字路口。福建的人均土地面積比浙江還少,而且山高丘陵多,對經濟發展制約很大,政府必須引導企業走出去。短期的學習后,這些企業家們又考察了了匯源果汁集團,了解其集團是怎樣在短時間內將企業由5個億做到50個億。這一切使這些企業家們很震動,待一切結束回到晉江時,企業家們沒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來到了市政府的一個會議室,研究怎樣將企業做大。變革的需求在激動著他們,這一切對晉江的產業發展非常有好處”。
當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不斷被嚗光的時候,當一方的經濟發展缺乏方向和政策上的連續性時,龔清概在晉江的長期任職及晉江今天的發展現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實在的思維空間。其實在這一點上,商務部部長薄熙來在大連的長期任職及大連城市經營的巨大成功,都說明了面對同樣資源和發展背景時,一個區域一把手的執政水平,決定著那片區域的死與活。
當區域經濟的發展被所有人重視時,也是區域經濟競爭最激烈的時候。雖然晉江的經濟發展已走出一條高端道路,雖然其2003年的財政收入達到近30個億令人刮目,但在市場激烈競爭的大背景下,這些都不代表永遠的競爭力,只有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與時俱進,才會使一方經濟的生命力更持久。
為此,今年5月,晉江市政府啟動了一項工程:將產業集群規劃專家沈青請來,將部分政府官員及一些大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請來,共謀晉江產業集群的升級戰略。
晉江的經濟發展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金必德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沈青。
記者:沈青你好!我知道你這段時間受晉江政府之邀一直在參與《晉江市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制定,這應當是當地政府第一次請外腦參與本地產業升級和發展政策的制定,晉江的領導者們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
沈青:可以說晉江的經濟發展到今天,遇到了五大問題:第一,晉江人均土地資源比浙江還要少,當經濟做大時就帶來很大的資源上的制約性,企業應該怎樣更快、更強地走出去?第二,除土地資源的制約外,晉江的水電資源也很有限,怎樣將有限資源向優勢企業傾斜?第三,晉江一些家族企業做得很大,但企業達到幾個億的銷售額后,發展后勁明顯不足。怎樣促使一批企業盡快上市,獲得較好的發展環境和資源?第四,晉江企業家素質普遍偏低,一些知名企業的老總只有小學文化,知識經濟時代,人的素質低就造成一些企業模仿能力強創新能力不足,擴張意識強發展能力不足;第五,眾多商人面臨向企業家轉變,以此解決企業和城市發展后勁。五大問題促使當地政府重金聘請外腦,為當地的經濟再發展謀篇布局。
記者:晉江的一些產業集群全國聞名,這些產業集群有什么特點?
沈青:晉江的產業集群有四大特點:第一,小產品,大市場。有些產品很小,如運動鞋、休閑食品、西褲、內衣、拉鏈、雨傘等,但產品在全國占有的市場份額非常大,有十多類產品在全國同類市場中占有率第一;第二,小概念,大前景。晉江有很多休閑產品,如休閑服裝、休閑運動鞋、休閑太陽傘等,概念不大做得卻很專很有特色,符合大眾消費傾向;第三,小企業,大合作。晉江企業中小型居多,但生產方式卻是社會化大協作,生產效率比較高;第四,小集群,大作為。晉江產業集群規模相對較小,最大的紡織服裝業2003年的工業產值也只有214.5億元,但產業競爭力卻是國家級的,很有作為。
記者:晉江產業的優勢和不足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沈青:主要體現在五大方面:第一,生產能力與創新能力之間的落差。如晉江紡織服裝業僅先進噴水織機就有8000臺,噴氣織機1000臺,針織圓盤機1000臺。制鞋業僅旅游運動鞋產量就占全國總量的40%,占世界總量的20%。但由于研發設計能力有限,品牌通道狹窄,導致投資、生產、品牌營銷手段趨同,結果是產品附加值低;第二,先進裝備和人力資源之間的落差。晉江在服裝、制鞋、食品、陶瓷等幾大行業的整體水平均居國內領先地位,但管理、營銷、研發人才卻極度匱乏,有一定技能的產業工人隊伍還未形成,先進設備與先進技術和人力未能高效結合;第三,造牌成本與品牌價值之間的落差。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年60多億元的廣告額中,就有6億多元來自晉江企業的貢獻。晉江僅制鞋業年廣告投入就超過10個億,但由于缺乏品牌的文化建設和高水平的形象包裝,導致品牌成本和品牌價值之間反差較大;第四,產業規模與單體能力之間的落差。如晉江的紡織服裝企業和制鞋企業均達到3000家以上,產業規模很大,但企業的單體實力和國際品牌相比差距很遠。如安踏的鞋年銷售額已達10個億,但耐克鞋2003年的銷售額是40億美金。同樣是名牌運動鞋,二者間的銷售差距竟達近40倍。這說明品牌優勢未能全面發揮,規模效益還未形成;第五,發展速度與發展空間之間的落差。晉江各大產業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勢頭,但晉江土地資源有限,用地難成為企業擴大產能的一大瓶頸,繼而導致部分規模企業外遷,嚴重削弱了晉江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記者:專家們對晉江產業集群水平升級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沈青:首先選擇紡織、制鞋、玩具等五大行業進行重點扶持,使這些行業的企業不光做專做精,更要做大做強。其次扶植50家企業,主要看其行業優勢,對當地產業的帶動能力和未來對財政的稅收回報能力,通過4年左右的培植,使這些企業的年產值達到10—50億元。通過這個舉動,再培育出一批國家級品牌,使晉江品牌之都的形象更具威力。與此同時,扶植10家企業上市,在證券市場形成晉江板塊,增強晉江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影響力。總之,將一切政策優勢和資源優勢向龍頭企業傾斜,通過做好這一切,力爭使晉江成為“國家產業集群發展示范基地”。
記者:前景很誘人,但可操作性強嗎?這些目標是依據什么定出來的?
沈青:《晉江產業集群發展規劃》的制定是集合當地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和營銷專家等一批人馬的智慧,金必德課題組又走訪了晉江五大行業,對50多家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調查研究,產業集群規劃方案多次征詢晉江市委市政府及各綜合部門的意見后,花了三個多月時間十易其稿才最終完成的,所以規劃的前瞻性很強,可操作性也很強,很有晉江特色,可充分釋放當地產業集群的發展活力。尤其將終稿向企業征求意見時,企業一致認為這個規劃是政府十年來發展導向最強,政策含金量最高的一次。
記者:謝謝你接受采訪。
我們在《晉江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區域產業集群發展的決定》里看到,晉江的領導者們將在龍頭企業扶持、技術創新、品牌經營、人才培養等方面實施七大工程,工程的具體細則已經出來:如受扶持的核心企業的認定標準;企業如在工業園區投建占地500畝以上的大型制造中心,地價可按開發成本的三分之二支付,優惠部分由市財政補貼;企業如異地“買殼”上市后又將企業注冊地遷回本市的,享受的政策優惠將視同本地上市企業;政府與企業共同出資在勞力輸出地建立招工窗口和培訓窗口,解決企業技工難問題;外來務工人員將在戶口遷移、政治待遇、子女就學等方面,與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政府還將有計劃地開發針對務工人員的經濟適用房等。
龔清概說得好:“這一切行動的目的,就是要在晉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打造引導型政府,構建起使晉江產業集群水平科學升級的保障體系,使更多的國家級品牌甚至國際級品牌在這里涌現。此舉使晉江的財政收入有可能在未來四年內增加一倍,即2008年時財政收入達到80個億”。
可以說,當這些目標變成現實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將是晉江的領導者們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又一次成功引導和發展模式上的水平提升,晉江的經濟發展能力也將因此進入又一個不同的時代,晉江的經濟已探索出一條高端發展道路。在這條路上,最好的發展機會將向這里集中,企業利潤將實現最大化,政府和企業的各自目標將在這里得到最大實現。
當中國的大小區域希望以各種不同的區域經濟,希望以各類不同的產業集群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時候,怎樣選擇一條科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用什么手段保障這條道路高速前行,已成為各級政府最需要深入研究和科學落實的問題,但晉江的發展道路已經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維和行為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