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治污水十年一輪回 目標落空時該誰負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2日 16:28 瞭望東方周刊 | |||||||||
文/孫大勝 當目標最后落空時,該誰負責,怎樣負責 2004年10月23日,一個高規(guī)格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現(xiàn)場會在安徽召開。
會上,國家環(huán)保總局受國務院委托,與河南、安徽、山東、江蘇四省分別簽訂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四省人民政府在《責任書》中作出了多項承諾,他們表示:要對各自省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負總責,建立水環(huán)境質量目標、水污染物總量削減和水污染治理工程完成情況考核制度,確保淮河治污目標的實現(xiàn)。 依稀仿佛,10年前,在淮河岸邊,看到過類似的場景。 淮河治污大事回放 淮河污染問題無疑是中國所有河流里受政府及媒體關注程度最高的。 以淮河的重要程度來看,它也確該受到這樣的關注。 這條發(f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的河流,全長雖僅1000公里,但其流域跨越河南、安徽、江蘇、山東、湖北的36個地(市)、182個縣(區(qū))。26.9萬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上,養(yǎng)育著1.51億人。以占全國1/8的耕地,生產著全國1/6的糧食。 1974年,在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尚不知何為污染的時候,關于淮河污染給當?shù)匕傩赵斐赏纯嗟姆从常褪沟脟鴦赵簩iT派人進行調查。 1975年,淮河發(fā)生嚴重的水污染事故,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批示:抓住不放,做出成績,一直到解決問題。 1989年2月,淮河再次發(fā)生大面積污染事故。 1992年2月,淮河又一次發(fā)生大面積污染事故。 在淮河污染過程中,小小的麥草成了占重要分量的一環(huán)。 俗話說“斤麥斤草”,生產一斤小麥要產出一斤的凈麥草。沿淮多是產麥大省,每年的凈麥草產量十分驚人。 20世紀70年代末期,原野上的人們得知可以用麥草作為造紙制漿的原料,投資十幾萬元,半年多就能收回全部投資。很快,在各級政府的支持、推動下,小造紙遍地開花。 進入80年代后,政府大力提倡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小造紙成為首選。 1992年,政府支持小造紙的力度再次升溫,安徽省委書記在蕭縣親自主持推廣小造紙現(xiàn)場會。國家最主要的新聞媒體對蕭縣造紙群進行了正面報道,使其一夜成名。蕭縣小造紙企業(yè)迅速發(fā)展到120多家,年生產能力達15萬噸,用工人數(shù)達6000余人。另帶動運輸、加工、飲食、服務等就業(yè)人數(shù)達10000多人,一年消耗麥草20萬噸。 但惡果隨之顯現(xiàn):蕭縣所有的河道溝渠腐敗發(fā)臭、蚊蠅孳生、魚蝦絕跡。在最高峰期,因為蚊蠅過于瘋狂,老百姓睡覺時不得不用牛皮把腿裹上,比這更難以忍受的是沒有能喝的水了。 蕭縣的場景,即是淮河沿岸當時的縮影。 政府不得不出手了! 1994年5月,國務院環(huán)委會在安徽蚌埠市召開淮河流域環(huán)保執(zhí)法檢查現(xiàn)場會,研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對策,會議確定了到20世紀末實現(xiàn)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水變清的目標。 1994年7月16日,河南潁上閘下瀉污水,19日到達安徽蚌埠;20日凌晨3時,蚌埠閘開閘下瀉污水,形成70公里長污水團帶;23日上午,污水前鋒過大柳巷入淮陰境內,造成淮河下游特大污染事故,震動全中國。 1994年8月19日到24日,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環(huán)保局局長解振華和水利部副部長嚴克強率工作組赴蘇、皖、豫三省,慰問受災群眾。 1995年8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鵬簽署國務院令,《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發(fā)布施行。條例的第三條“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目標”是:1997年實現(xiàn)全流域工業(yè)污染源達標排放;2000年淮河流域各主要河段、湖泊、水庫的水質達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的要求,實現(xiàn)淮河水體變清。 1995年9月,國務院第二次淮河流域環(huán)保執(zhí)法檢查現(xiàn)場會下令:1996年6月30日之前,沿淮5000噸以下的化學制漿小造紙廠全部關停。 沿淮四省迅速行動。拆除設備、砸毀石灰池、斷電、收回營業(yè)執(zhí)照、收回貸款……河南省政府還與17個地市的領導簽訂了目標責任狀,凡不能按期完成任務的,主要領導不能提拔、不能表彰、不能授予榮譽稱號。 雖然當時建廠是政府推動的,但如今關廠也是迫不得已。一時間,破產、逃債者比比皆是。 1997年7月,國務院環(huán)委會召開第三次淮河流域環(huán)保執(zhí)法檢查現(xiàn)場會,國務委員宋健率隊考察山東、安徽、河南三省水污染防治情況。 1997年12月25日國務院環(huán)委會第12次會議指出,經過3年艱苦奮戰(zhàn),已基本實現(xiàn)治淮第一階段目標。 2000年,地處淮河中游的安徽省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發(fā)布的水質公報顯示,淮河水質沒有達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guī)劃目標,淮河流域水污染仍然嚴重。44%的河段每月水質皆超過國家地面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三類水標準限值,27%的河段每日水質達五類水標準,93%的河段出現(xiàn)超標,76%的河段出現(xiàn)超標的幾率超過50%,這其中泉河楊橋段、渦河蒙城閘段、阜陽閘下段等9處全年水質皆達五類或超五類,水污染嚴重。 中國在所有大江大河大湖中下了最大決心、最大功夫,向全世界有過莊嚴承諾的淮河,在2000年年底沒有變清。2004年,多家媒體更連續(xù)發(fā)出了“淮河治污10年,水質回到原點”的報道。 三板斧是怎樣卷刃的 削減淮河污染主要的三板斧,一是關停小造紙、小制革、小化工、小煉焦等“十五小”,而這后來成為沿淮幾省互生怨氣的根由。其中的一個悖論是:關停小造紙廠,是因為大造紙廠有能力建配套的治污設施且便于管理。如果這兩點不能落實,那豈非使污染量更增加了? 各個省似乎都有牢騷可發(fā),如安徽環(huán)保工作者的牢騷是:安徽在這方面吃了虧。他們說:山東在關停生產能力5000噸以下小造紙的同時,大大擴充了其造紙能力,動輒都成了生產能力幾萬噸的大廠;河南管得比安徽松,所以有安徽農民跑到河南去辦造紙廠。 第二斧是工業(yè)污染源達標排放。在這一點上,人們失望地看到,企業(yè)規(guī)模大了,照樣不能解決問題。 河南的周口味精廠規(guī)模大得驚人,在同類企業(yè)中規(guī)模居亞洲第一。但其污染規(guī)模也是驚人的,以至于沿淮某市一位環(huán)保局長說:淮河能否變清,關鍵看周口味精廠。 公開的報道稱:周口味精廠從1994年開始,先后投資1.58億元,把世界上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都用到了。后來通過二期工程,把治污工藝提前到生產程序中,不但使COD的排放量削減了90%多,而且在運行過程中不但不用花錢,還能生產出復合肥料賣錢。不但徹底解決了污染問題,還有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但如果站在周口味精廠廠房后面的駙馬溝,看著從廠子流出的一溝黑水,聽著在溝旁干農活的張草樓村村民的實話,就會知道那又是個吹起來的神話。 淮河治污的第三板斧是生活污水的達標排放。由于生活污水已占到淮河污染總量的近50%,所以,計劃到2000年要建成52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同時進一步解決農業(yè)污染。但是,到2000年底時,能按生產規(guī)模投入運行的不足5座。 究其原因,回答不外乎:要么是資金遲遲不能到位,要么是管線不通,建起來也成為擺設。 按照中國多年一貫的做法,建污水處理廠,管線、設施先可以放在后面,首先要建辦公樓。沿淮一位從英國考察歸來的環(huán)保局長說:在英國,和中國同等規(guī)模的污水處理廠一般有6位工作人員,哪里還需要什么辦公樓?而中國一般最少得60人。一些必要的化驗等設備,國外是盡量提高社會化程度,盡量通用。中國卻是從大學到科研機構到各個相關企事業(yè)單位,統(tǒng)統(tǒng)要自建一套,成本高、使用率低就是必然的。 目標落空時該誰負責 今天看來,關于四省人民政府承諾和表示要如何如何之類的新聞,已很難使人興奮。因為,10年前,人們已為更信誓旦旦的承諾而激動過。 其實,目標早就有,考核制度也從來不缺。缺的是該說清楚:當目標最后落空時,該誰負責、怎樣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