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路徑(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2日 14:48 經濟日報 | |
——堅持結構調整主線,定位全球產業鏈條。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是國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一項戰略舉措。 而對東北自身而言,則是產業的振興以及整個經濟結構的重新調整與布局?v觀中國工業化進程,從加工工業階段到重化工業,再演進到“高加工工業”階段,進而升級到以知識經濟為主的知識、技術集約化產業階段,趨勢已經十分明顯;放眼全球產業發展走向,以裝備制造為主的新一輪世界產業轉移浪潮,正給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長三角”、“珠三角”輕工制造業優勢明顯,雖已形成國際競爭力,卻改變不了我國大型裝備仍嚴重依賴進口,產品技術受制于人的現實。站在這個高度審視,人們發現,發展涉及國家戰略安全、關乎國民經濟命脈的裝備制造和重化工業這一重任的肩負者,國家選擇了東北。東北振興大業也就由此有了明確的指向和更深層的含義:坐標定位于全球高端產業鏈條、力爭成為中國經濟下一輪增長的發動機、全力打造繼“珠三角”、“長三角”、“京三角”之后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 ——立足轉型轉軌實際,發揮激活自身優勢。 振興東北的關鍵不在“開發”,而在“轉型”。專家指出,從總體上看,社會結構轉型和經濟體制轉軌同時并行,是現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征。相比之下,東北地區轉型轉軌的特殊之處在于,它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時間最長,卻退出最晚。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更涉及近億人口、千萬產業工人大軍、1.3萬億元國有資產,使相關的改造轉型工作充滿嚴峻的挑戰。這便是東北最大的“區情”。 從轉型期“區情”的實際出發看東北振興,就知道振興大業需要關注,更需要理解和支持。在東北,為什么一些理應由市場來解決的事項,政府不出面往往就解決不了?為什么一些地方要出臺國企改制后必須保證70%以上原有職工不能下崗這樣的規定?諸如此類的問題,皆因特殊“區情”所致。其他地方成功做法在這里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搬;成熟市場經濟理論在這里可以探討,但不能硬套。既要改革發展,又要堅守社會穩定的底線;既要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又要堅定地推動就業再就業工程。由此我們就能理解,東北各級政府、各個企業何以要為東北振興付出更多的艱辛,承擔更大的壓力,甚至風險。 從轉型階段的實際出發審視自己,東北人則不必因暫時的困局而妄自菲薄,垂頭喪氣。解決觀念落后、市場意識不強的問題,有時不能僅僅靠解放思想,因為癥結還在于歷史上長期形成的市場化程度太低造成的體制障礙,而突破這一制約因素,正是振興東北的關鍵所在。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東北人看似“呆板”的大生產文化素養和產業素質,卻是中國跨入大工業時代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只要再澆灌以市場經濟的雨露,必定會轉化為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和優勢。 “堅持立足現有基礎,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黨和國家對振興東北提出的要求,由此愈加顯得意味深長。東北的優勢絕不僅僅是自然資源和重工業基礎,在東北,還有一大批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改革的政府、企業領導和干部職工隊伍,他們世代相傳的光榮傳統,飽滿的產業報國熱忱,更是保障東北老工業基地實現振興最可珍貴的精神財富。 刊登于經濟日報2004-10-25 第1版 (本報將從明日起推出“探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路徑”系列報道,從政府職能轉變、國企改革改制、發展民營經濟、區域經濟合作等方面,探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一年來的成敗得失。敬請讀者垂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