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成交272億美元創新高 出口形式喜憂參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1日 15:16 人民網-華南新聞 | |||||||||
本報記者 張翼鵬 在中國進出口總額即將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的大好形勢下,10月30日剛剛閉幕的第96屆廣交會一路飄紅:到會采購商和出口成交再創新高。來自203個國家和地區的采購商突破16萬人次,比上屆增長5.8%;出口成交累計27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1%,比第94屆增長32.8%。當中國最好的出口資源匯集在這張外貿“晴雨表”的時候,除了成交態勢持續向好外,我們
歐美仍是大市場 國內變幻新格局 雖然本屆廣交會上來自亞洲的采購商仍居首位,但一個突出變化是歐洲采購商增長迅速,比上屆增長33.8%;對歐盟的成交額也居第一位,91.9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9.9%,占總成交額的1/3。美國市場的需求依然強勁,成交47.1億美元,增長10.2%,占總量的17.3%。 部分亞洲市場的成交卻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明顯的是對中東、東盟和香港的成交下降,對香港的出口額甚至降了10個百分點。由于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即將在南寧召開,分散了客流,所以本屆與會的東盟客商有所減少。廣交會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徐兵告訴記者,以往出口香港的商品很多都轉手到歐美市場,如今歐美客商更傾向于直接與中國的生產企業接觸,香港的轉口貿易少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香港的成交。 在本屆廣交會上,國內的參展企業格局更是風云變化:生產企業首次超過外貿企業,占參展商的一半以上;國有企業成交雖占總成交額的51.8%,但比重比上屆下降10.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成交占總成交額的1/4,比上屆增長40.7%;外商投資企業成交比重首次超過10%。中國外貿體制改革的效應已經非常明顯,由于外貿經營主體的放寬,越來越多的生產性企業自營進出口,國外采購商也更多給生產企業直接下單。外貿企業如果不圖謀變革,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 反傾銷是普遍威脅 出口企業喜憂參半 在大好的外貿形勢下,眾多出口企業的心情卻喜憂參半,紡織品和鞋類企業就是典型代表。一方面是明年世界紡織品貿易配額取消和歐盟放開鞋類進口配額的利好;另一方面卻是打壓中國紡織品聯盟的聲勢浩大和西班牙“燒鞋”事件的陰影。大家心里都明白,中國商品的競爭力越強,出口量越大,將遭遇到的貿易壁壘就越多。 本屆廣交會上,眾多行業商會都利用企業云集的機會,溝通信息、醞釀對策。機電商會、紡織品商會、輕工商會、土畜商會與行業成員探討的焦點都不約而同,中國出口商品如何應對貿易壁壘絕對是當前最為緊迫的問題。而且,中國商品低成本的價格優勢已經受到新的發展中國家的沖擊,不能長期依賴于此。中國輕工工藝進出口商會會長霍曉虹提醒企業,應敏銳獲取國際市場信息,在開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高產品的基礎上,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努力培育自有品牌和拳頭產品,以新求變,以變求強,努力鞏固傳統市場,積極開拓新的市場。 在本屆廣交會上,出口企業的成本壓力增大,油價、原材料上漲、運費提升、出口退稅率調低等因素都無法回避;再加上貿易壁壘的威脅,企業苦練內功的緊迫性更加嚴峻。 保護知識產權“發條”越來越緊 本屆廣交會上,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帶著律師來參展。隨著企業對自主品牌產品研發投入的加大,企業更加關注如何在外貿主戰場上保障自我權益,防止被競爭對手抄襲、克隆。 徐兵告訴記者,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方案》中特別指出,要加強國內展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而本屆廣交會是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投入力度、人員配備最強的一屆。本屆廣交會最終認定侵權企業468家,其中專利侵權企業312家,商標侵權企業142家,版權侵權企業14家。投訴最集中的產品是小家電、五金制品、電子及信息產品、陶瓷潔具等。 從本屆廣交會上看,大會工作組處理機制已經不斷完善。廣東省、廣州市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版權局都派出執法干部進駐會場;大會投訴站的電腦不僅與參展商備案系統聯網,而且與全國專利登記檢查系統聯網,可以及時確查涉嫌侵權的案件。但參展企業向記者反映,大會對于侵權企業和商品的懲戒制度尚不完善,以至于很多有獨家創意產品的企業都只能使出下策:派員工在展位前“把門”,非采購商不得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