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擔保業:繁榮背后的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5日 09:50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解決融資難題 逐利的資本,正瘋狂地擠進一個高風險低收益的行業———擔保業。人民銀行統計結果顯示,2002年,國內有擔保機構848家;2004年,變成了3000多家,平均每年翻一番。 在浙江,融資難是制約中小企業成長的最大瓶頸,于是,擔保業便隨著浙江省中小企
作為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擔保公司,其發展對促進當地經濟增長、增加勞動就業等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因而,推動擔保機構的發展成為各地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政府甚至掏出財政資金直接出資。據悉,浙江省內完全由政府出資設立的擔保機構達41家,由政府相關部門出資的則占據了大半。在該省寧波市,市政府扶持擔保機構發展的政策之一即為:市區內成立的擔保公司由市政府幫助解決20%的注冊資金。而2003年下半年房地產信貸的緊縮,更使市場對擔保公司的需求急劇膨脹。寧波市現有的17家擔保機構中,有10家是在2003年到2004年成立的,目前已經發展到每個縣都有一個擔保機構。 擔保業的出現,確實有效地緩解了浙江省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據介紹,到2003年底,浙江省擔保機構累計擔保企業戶數12085戶,累計擔保筆數29241筆,累計擔保總額183.33億元。2003年末,在保企業戶數6124戶,擔保責任余額61.17億元。單筆擔保最高額5000萬元,單筆擔保最低額0.3萬元。單筆貸款最高期限55個月,單筆貸款最低期限3天。 業內隱患多多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雨后春筍般頻頻冒“芽”的擔保公司存在不少隱患。 從與擔保機構協作的金融機構來說,不僅存在合作機構較少的問題,同時還不共同分擔風險。在浙江,國有商業銀行幾乎不與杭州市尤其是部分縣及鄉鎮的擔保機構協作,擔保機構只能與部分中小非國有金融機構或信用社協作,許多金額較大的貸款需求難以通過擔保機構的服務得到解決。同時,與擔保機構協作的金融機構,大部分不分擔風險,即使有,也只承擔20%的風險。風險聯動機制的缺失,限制了擔保機構的擔保積極性。 從擔保機構本身來說,擔保機構弱小,資金未得到充分利用。在浙江省,截至2003年底,擔保公司的資本金總額為24.77億元,平均每家約1000萬元。由于規模小,2001年通過擔保機構擔保貸款只有5億元,僅占同期金融機構工業短期貸款總額的0.96%。 弱小的擔保機構,擔保對象多為小型企業,而小企業財務管理相對不夠規范,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量變動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增加了融資擔保的潛在風險,直接影響到擔保機構的擔保積極性。2003年,杭州市擔保業的資金放大倍數僅為2.77倍,寧波市的放大倍數僅為2.4倍,遠未達到國際上應有的5~10倍的放大倍數,而在日本等國家,擔保機構的放大倍數可以達到20倍。 擔保機構中還存在違規操作現象嚴重的問題。如房產信貸是擔保公司最大額的業務,目前市場上很多不規范房屋貸款中介,就是打著擔保公司的名號進行一些違法操作。據了解,有的地區,80%的擔保公司不再以“擔保”為主業,而以直接投資、股票收益等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一些擔保機構甚至就直接放貸。 監管部門缺失 有關人士指出:如此龐大的一個行業群體,目前卻處于“沒有任何法律明確認可的監管部門”監管的狀態下。擔保市場到底有多少從業人員?有多少擔保機構?從業人員素質如何?現在都找不到答案。浙江省的一位業內專家說,現在的統計都是不完全統計,實際存在的擔保公司遠遠超過公布的統計數據。由于管理混亂,有的擔保機構在工商部門登記,視做企業法人;有的在人事部門登記,視做事業法人;有的在民政部門登記,作為社團法人。這位專家呼吁,擔保市場現在的混亂狀況,需要改變多頭監管的局面。 據介紹,在美國,擔保業的分類涇渭分明:一類由聯邦小企業局出資設立,專為弱勢群體和小企業提供擔保;一類為商業性擔保機構,規模大、業務量大,主要集中在工程擔保和企業發展擔保等領域。 而國內的擔保機構既承擔政策性義務,又追逐商業利益。也正是由于這種游離,在政策支持上平均用力,又往往支持不足,浙江省的相關人士如是說。誰來保證擔保業的健康發展?從事擔保業研究的專家認為:“首先要明確的就是定位問題,即實行政策性擔保機構與商業性擔保機構的分離。” -相關鏈接 擔保業務可以分為融資擔保、合同擔保、金融衍生產品擔保和其它非合同擔保等。擔保公司憑借自己的信用,為缺乏信用能力的多家企業和個人融得銀行貸款。目前國內的專業性擔保公司,絕大多數從事的都是融資擔保業務,即為本身資質不夠從銀行直接獲得貸款的法人或個人提供擔保,提升其信用級別,使得他們能夠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擔保公司則從其中收取擔保費用。國內融資擔保收取的擔保費在0.5%~5%。
|